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午後雷雨開轟,國家警報響!受到西南風影響、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今氣象局針對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並對新北市新店、石碇、坪林、三峽、桃園市復興區、新竹縣橫山鄉等地部分河川區域發布災防告警,有暴雨發生的機率,應留意溪水暴漲;而經濟部水利署也最新發布淹水警戒,桃園市(大溪區)列一級警戒,提醒低窪地區及道路特別注意防範積淹水。
【豪雨特報,發布時間14:45】
豪雨:新北市、桃園市
豪雨:新北市、桃園市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大雨:基隆北海岸、臺北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山區、南投縣山區、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含蘭嶼綠島)
【災防告警】區域附近有暴雨發生的機率,留意溪水暴漲並注意安全:
新北市南勢溪(紅河谷至龜岩寶島區)、永定溪(石碇蚯蚓坑)、石碇溪(石碇淡蘭吊橋)、逮魚堀溪、大豹溪;桃園市霞雲溪(優霞雲瀑布區);新竹縣油羅溪(雞油樹下區域)
需要注意的不僅如此,日前有47歲婦人與老公、小孩一家五口在屏東後壁湖潮間帶餵魚區遊玩,不料午後竟下起大雨,婦人遭到雷擊,當場昏迷,幸好及時實施CPR後順利恢復意識,並立即送醫治療。醫師判斷,婦人有輕微燒燙傷,但無生命危險。
根據「天氣風險WeatherRisk 」統計,2022年台灣落雷的數量與往年趨勢相似,仍是西多東少的分布狀況。最多落雷的縣市前三名分別為:台南市、南投縣、嘉義市;單位面積落雷數最多的縣市,則分別為:嘉義市、台南市、雲林縣,而嘉義市已經連續6年蟬聯落雷密度冠軍寶座。
民眾可別輕忽雷擊的危害,門諾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鄧學儒曾受媒體訪問說明,遭輕微雷擊,會使皮膚、肌肉、骨骼出現一、二級燒灼傷。此外,還可能因雷電的電光太亮導致白內障、失明,或因雷聲巨響導致聽力、耳膜受損。嚴重雷擊則會造成心臟停止。若立即死亡,則大致可分為3狀況:
為了避免遭到雷擊,下起午後雷陣雨時,若民眾正在戶外撐傘,就需特別留意。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於臉書專頁撰文解釋,「穿雨衣比撐傘安全」,主要原因有2:
因此,若發現身處郊外,且雷劈得很近,又撐雨傘時,吳昌騰醫師建議民眾應立即蹲低行走,並盡速找尋遮蔽物以防安全。而他也提供了登山、健行時預防雷擊的方式供民眾參考:
身邊的人遇到雷擊怎麼急救?自己會有危險嗎?下一頁看看專家說明自保救人方法!
若不幸遇見他人被雷劈,民眾也不必擔心跟著觸電而不敢救援。鄧學儒醫師說明,雷擊不會像接觸電線觸電般,一直有電通過,協助急救的民眾不會因此觸電。
曾獲全台十大傑出救護技術員的花蓮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小隊長彭康祐受媒體訪問建議,民眾可透過以下方式協助受雷擊的傷患:
除了室外需留意雷擊外,在室內也不容輕忽。中央氣象局前局長鄭明典曾於臉書介紹,當閃電擊中建築物,電流經由建築物外圍的導體,使人觸電「間接雷擊」,而根據國外研究,「間接雷擊」是最主要雷擊傷害的原因,呼籲民眾在大雷雨時,要注意不要讓身體直接接觸到導體。
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賈蔚則在臉書專頁介紹,室內可能的導體包括: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災防告警】區域附近有暴雨發生的機率,留意溪水暴漲並注意安全:
新北市南勢溪(紅河谷至龜岩寶島區)、永定溪(石碇蚯蚓坑)、石碇溪(石碇淡蘭吊橋)、逮魚堀溪、大豹溪;桃園市霞雲溪(優霞雲瀑布區);新竹縣油羅溪(雞油樹下區域)
需要注意的不僅如此,日前有47歲婦人與老公、小孩一家五口在屏東後壁湖潮間帶餵魚區遊玩,不料午後竟下起大雨,婦人遭到雷擊,當場昏迷,幸好及時實施CPR後順利恢復意識,並立即送醫治療。醫師判斷,婦人有輕微燒燙傷,但無生命危險。
根據「天氣風險WeatherRisk 」統計,2022年台灣落雷的數量與往年趨勢相似,仍是西多東少的分布狀況。最多落雷的縣市前三名分別為:台南市、南投縣、嘉義市;單位面積落雷數最多的縣市,則分別為:嘉義市、台南市、雲林縣,而嘉義市已經連續6年蟬聯落雷密度冠軍寶座。
民眾可別輕忽雷擊的危害,門諾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鄧學儒曾受媒體訪問說明,遭輕微雷擊,會使皮膚、肌肉、骨骼出現一、二級燒灼傷。此外,還可能因雷電的電光太亮導致白內障、失明,或因雷聲巨響導致聽力、耳膜受損。嚴重雷擊則會造成心臟停止。若立即死亡,則大致可分為3狀況:
- 燒成焦炭,無法急救
- 呼吸停止
- 電流經過心臟,造成心律不整,心跳停止
大雨雷擊如何防範?戶外、登山、健行遇到打雷怎麼辦?撐雨傘更容易被雷劈
為了避免遭到雷擊,下起午後雷陣雨時,若民眾正在戶外撐傘,就需特別留意。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於臉書專頁撰文解釋,「穿雨衣比撐傘安全」,主要原因有2:
- 雨傘傘頂尖端有如「避雷針」,可能會吸引電流。
- 雷劈的方向,會有兩個特質,一是朝金屬方向,二是越尖越容易遭雷擊。
因此,若發現身處郊外,且雷劈得很近,又撐雨傘時,吳昌騰醫師建議民眾應立即蹲低行走,並盡速找尋遮蔽物以防安全。而他也提供了登山、健行時預防雷擊的方式供民眾參考:
- 最好躲進車內、封閉的建築物。須留意要收起車頂天線,以免也成為雷擊的目標。
- 不要光腳,最好穿著鞋底是橡膠製的鞋子,具有耐水、不導電的特性。
- 不要站在空曠高地、鐵塔下、樹幹下及電線桿下。
- 戶外露營民眾應撤離,因為帳棚架有金屬,也容易傳遞電流。
身邊的人遇到雷擊怎麼急救?自己會有危險嗎?下一頁看看專家說明自保救人方法!
被雷劈怎麼辦?觸碰雷擊傷患不會觸電;專家曝5招急救要訣
若不幸遇見他人被雷劈,民眾也不必擔心跟著觸電而不敢救援。鄧學儒醫師說明,雷擊不會像接觸電線觸電般,一直有電通過,協助急救的民眾不會因此觸電。
曾獲全台十大傑出救護技術員的花蓮消防局救災救護指揮科小隊長彭康祐受媒體訪問建議,民眾可透過以下方式協助受雷擊的傷患:
- 注意周遭環境是否危險、潮溼,應趕緊將患者移到安全處。
- 若患者身上有燒灼傷、衣物物品著火,應趕快用手摀住臉,趴在地上翻滾滅火。
- 若患者失去意識,先用厚外套包覆、滅火,衣物則暫時不須強迫移除,以燒燙傷的急救方式處理。
- 心跳突然停止,比燒燙傷更需要急救。一般緊急狀況要先求救再急救,但雷擊是例外,因為心臟停止跳動非常急迫,應先CPR急救再求救。
- 若需要打手機,應在避免被雷擊的安全場所撥打。不要因為救人而讓自己變成被救的人。
打雷時在室內打電話也可能被電!留意室內3處避免「間接雷擊」
除了室外需留意雷擊外,在室內也不容輕忽。中央氣象局前局長鄭明典曾於臉書介紹,當閃電擊中建築物,電流經由建築物外圍的導體,使人觸電「間接雷擊」,而根據國外研究,「間接雷擊」是最主要雷擊傷害的原因,呼籲民眾在大雷雨時,要注意不要讓身體直接接觸到導體。
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賈蔚則在臉書專頁介紹,室內可能的導體包括:
- 水:應避免靠近水,不要進行洗澡、拖地、洗碗等會用到水的活動。
- 電話等電器產品:停止打家用電話、關閉電器產品。
- 牆面與門窗:不要抵靠水泥牆面,遠離鋁製門窗。
參考資料:
- 閃電劈中47歲婦人!一家5口後壁湖戲水雷擊 夫和3孩嚇壞
- 天氣風險 WeatherRisk:驚蟄來了2022閃電回顧特輯
- 雷擊時蹲下踮腳尖 先急救再求救保命
-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下雨天撐傘會遭雷擊嗎?
- 鄭明典:間接雷擊
- 賈叔叔的會客室:夏天必須注意的環境傷害—電擊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