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溫惟昇醫師】許多鼻咽癌患者本身不菸不酒,飲食生活作息也正常,要如何自我留意可能的警訊?
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大馬羽壇一哥李宗偉於2018年9月證實罹患鼻咽癌,特赴台灣就醫,完成治療後重返賽場。(編按: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6月13日正式宣布退休,他說明,「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今年4月我在台灣最近一次的檢查之後,我跟馬來西亞羽球協會說我要休養一個月,我跟家人討論之後,還是做出退休的決定。」)
韓國明星金宇彬於2017年5月突然傳出罹患鼻咽癌,暫停了手上所有的工作,2017年底發表公開信,提到自己接受了3次化學治療、35次放射治療,正逐漸康復並向粉絲們報平安。
世界羽毛球界四大天王之一、大馬羽壇一哥李宗偉於2018年9月證實罹患鼻咽癌,特赴台灣就醫,完成治療後重返賽場。(編按:馬來西亞羽球名將李宗偉6月13日正式宣布退休,他說明,「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決定,今年4月我在台灣最近一次的檢查之後,我跟馬來西亞羽球協會說我要休養一個月,我跟家人討論之後,還是做出退休的決定。」)
韓國明星金宇彬於2017年5月突然傳出罹患鼻咽癌,暫停了手上所有的工作,2017年底發表公開信,提到自己接受了3次化學治療、35次放射治療,正逐漸康復並向粉絲們報平安。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什麼是鼻咽癌?
鼻咽部位於鼻腔最後方的深處,咽喉的最上方,由於位置較深,從鼻孔、嘴巴都看不到也摸不到,因此長腫瘤的時候往往不容易注意到。

鼻咽癌曾在男性癌症中排行第十,是僅次口腔癌第二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以往以40~60歲年齡層居多,但近年來屢屢傳出青壯年罹病的個案。 因解剖位置關係,加上症狀與感冒、過敏相似,罹患鼻咽腫瘤時不容易被察覺。
作息正常,沒有不良嗜好,還是可能找上門!
許多鼻咽癌患者都曾問:我平時不菸不酒,也沒有吃檳榔等習慣,生活作息都很規律,為什麼還是會得到?
目前已知有多重的因素影響,包括
- 種族因素:台灣、廣東、香港與東南亞的人種遠高於其他地區
- 遺傳因素:一等親有鼻咽癌病史的人,比正常人多4~10倍罹癌機率
- Epstein-Barr(EB)病毒的感染:俗稱接吻病毒,經由唾液或飛沫傳染
- 飲食習慣:常吃鹹魚、鹹肉等醃漬的食物
- 環境因素:抽菸或長期吸入刺激性物質(如工業用的石綿、鉻、鎳、甲醛等)
平時該如何提高警覺?鼻咽癌的4大前兆、治療方法剖析,請看下一頁完整說明!
我該如何提高警覺?留意這四大前兆
根據統計,鼻咽癌最常見的症狀分為四類:
- 脖子症狀(76%)-腫瘤轉移導致淋巴結腫大
- 鼻子症狀(73%)-鼻涕、痰帶血絲(初期常常僅早上第一口痰);長期單側鼻塞
- 耳朵症狀(62%)-腫瘤壓迫耳咽管,引起中耳積水,耳朵悶塞、聽力障礙、耳鳴等
- 神經症狀(20%)-腫瘤侵犯腦神經引發頭痛、臉部麻痛或複視
因此,有上述症狀者,應盡速就醫接受完整檢查。

早期診斷與治療,痊癒機率高
如有上述症狀,應接受鼻咽內視鏡與其他理學檢查。若高度懷疑的情況下,可透過鼻咽切片、抽血(EB病毒DNA定量檢查)與核磁共振造影來確診。
早期的鼻咽癌以放射線治療為主,由於腫瘤對於放射線相當敏感,完全治癒的機率甚至高達9成。晚期或是復發、殘餘的腫瘤則可輔以化學治療或手術,整體來說治療的反應遠比乳癌、肺癌或大腸癌等其他常見癌症來的好。

如金宇彬、李宗偉能夠在短期內完成治療,重返正常生活,均是於早期癌症時便予以診斷,並配合治療的緣故。
本文同步刊登於2018-12-09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版與自由時報電子報
©溫惟昇醫師 保留所有權利
作者簡介:溫惟昇醫師,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治醫師,專長為中耳炎、耳鳴、眩暈、鼻中膈彎曲、鼻過敏、鼻竇炎、耳咽管疾患等。溫惟昇醫師個人部落格
對鼻咽癌症狀還有疑問嗎?下一頁看《早安健康》整理更多關於鼻咽癌分期症狀!
鼻咽癌症狀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資料,鼻咽癌大多是因為出現症狀,或是在例行健檢、為了其他疾病所做檢查時發現。鼻咽癌的症狀常出現在單側,包括:
- 單側鼻塞、呼吸道不暢通,且症狀不會惡化或改善
- 眼睛上方、下方疼痛
- 鼻涕倒流至咽喉
- 流鼻血
- 鼻腔流膿
- 嗅覺退化、聞不到味道
- 臉部部分麻木疼痛
- 牙齒鬆動或麻木
- 臉部、鼻子或上顎贅生物
- 眼睛持續分泌淚水
- 單側眼睛腫
- 視力減弱或改變
- 單側耳朵疼痛或壓迫感
- 聽力受損
- 頭痛
- 張口困難
- 脖子淋巴結腫大
以上症狀不一定代表鼻咽癌,也可能與其他鼻腔、副鼻腔疾病有關。但如果有這些症狀仍應就醫檢查,以免錯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指出,鼻咽癌確診後,還需藉由切片、電腦斷層、胸腔X光、核磁共振、正子掃描、骨骼掃描等方式,確認癌症的擴散程度與分期。
癌細胞可能透過組織、淋巴系統或血液轉移,而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
鼻咽癌分期:上頷竇鼻咽癌
- 0期(原位癌):異常細胞存在於上頷竇黏膜深處,可能轉變成癌細胞並擴散到鄰近的正常組織。
- I期:癌症在上頷竇黏膜中成形。
- II期:癌症擴散到上頷竇附近的骨骼,包括上顎與鼻子,但還未親期上頷竇後方或顱骨底部。
- III期:
- 癌症擴散到上頷竇後方骨骼、皮膚下組織、眼窩、顱骨底部、篩竇處;
- 癌症擴散到同側脖子淋巴結,腫瘤小於3公分,同時也擴散到上頷竇黏膜、周圍骨骼、皮下組織、眼窩、顱骨底部、篩竇處。
- IV-A期:癌症擴散到上頷竇黏膜、周圍骨骼、皮下組織、眼窩、顱骨底部、篩竇處,同時有以下情形之一:
- 癌症擴散到同側脖子淋巴結,腫瘤3~6公分;
- 癌症擴散到脖子同側多個淋巴結,腫瘤小於6公分;
- 對側或雙側脖子淋巴結都出現轉移,腫瘤小於6公分。
- 癌症擴散到眼睛前方、臉頰皮膚、顱骨底部、下顎後方、雙眼中間骨骼、蝴蝶骨或額竇處,也可能擴散至脖子處超過一個淋巴結、腫瘤小於6公分。
- IV-B期:
- 癌症擴散到眼睛後方、大腦、顱骨中間、連結到大腦的神經、鼻子後方的喉嚨上部、顱骨底部,同時可能有一個以上淋巴結轉移。
- 單一淋巴結有超過6公分的轉移腫瘤,也可能擴散到上頷竇內部或附近處。
- IV-C期:癌症出現在上頷竇內部或近處、擴散至淋巴結,且轉移到遠處部位如肺臟。
鼻咽癌分期:鼻腔與篩竇鼻咽癌
- 0期(原位癌):鼻腔或篩竇黏膜深處中發現異常細胞,可能發展為癌症。
- I期:癌症已形成,僅限鼻腔或篩竇中的一處,可能擴散到骨骼。
- II期:鼻腔與篩竇中出現鄰近的兩處癌症,或是擴散到鼻竇附近區域,可能擴散到骨骼。
- III期:
- 癌症擴散到眼窩、上頷竇、口腔上顎、眼睛之間的骨骼。
- 癌症擴散到脖子同側單一淋巴結,腫瘤小於3公分,同時也可能擴散到鼻腔、篩竇、眼窩、上頷竇、口腔上顎、眼睛之間的骨骼處。
- IV-A期:癌症擴散到鼻腔、篩竇、眼窩、上頷竇、口腔上顎、眼睛之間的骨骼,同時有以下情形之一:
- 擴散至脖子同側單一淋巴結、腫瘤介於3~6公分;
- 擴散至脖子同側多個淋巴結,腫瘤小於6公分;
- 擴散至對側或雙側脖子淋巴結,腫瘤小於6公分。
- 癌症擴散到眼窩、鼻子或臉頰皮膚、顱骨前側、顱骨底部、蝴蝶骨或額竇,同時轉移到一個以上的脖頸淋巴結、腫瘤小於6公分。
- IV-B期:
- 癌症擴散到眼睛後方、大腦、顱骨中間、連結大腦的神經、鼻子後方的喉嚨上部、顱骨底部,同時脖子淋巴結有一處以上轉移。
- 淋巴結有超過6公分以上癌症腫瘤轉移,同時鼻腔或篩竇也有發現癌症腫瘤。
- IV-C期:鼻腔與篩竇內或周圍發現癌細胞、擴散至淋巴結,同時轉移到遠處器官如肺臟等。
參考資料:
- https://www.cancer.gov/types/head-and-neck/patient/adult/paranasal-sinus-treatment-pdq
- https://www.cancer.org/cancer/nasal-cavity-and-paranasal-sinus-cancer/detection-diagnosis-staging/signs-symptoms.html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