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20檔最熱門ETF出爐!專家提醒ETF新手避開「3種賠錢買法」

新聞中心吳慧禎
2022-04-15 10:00:00
73,44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吳慧禎報導】根據集保結算所今年3月的最新資料,目前台股市場受益人數突破400萬,而近期台股受到國際情勢影響,反而帶動ETF的投資潮。從i-Buzz口碑聲量調查可見,ETF備受關注的兩大時機點,一種是年初各大公司舉辦法人說明會的期間;另一種則是每年6~7月的除權息旺季。

這兩個時間點分別是公布除權息資訊,以及實際除權息的日期,甚至會直接帶動相關股票的漲跌,ETF也不例外。那麼,究竟2021年哪些ETF最受青睞呢?(本文不代表任何投資決策之建議)

選ETF看重殖利率、報酬率?靠存股對抗通膨,穩定獲利成關鍵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根據i-Buzz網路聲量觀察ETF熱議關鍵字,可以觀察到投資人看重ETF「殖利率」、「報酬率」的存股趨勢,投資方向選擇「定期定額」形式買進,以長期的資產配置為目標,而非操作一時的價差。

至於是哪種ETF呢?口碑調查資料顯示,投資人最愛的兩大類型分別為「大公司」以及「高股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分別為0050(元大台灣卓越50)與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兩支ETF。(編輯推薦:股市這麼高,還能定期定額0050、0056?施昇輝:這檔隨時買,買了忘記它

0050、0056,是投資人最愛



0050追蹤台灣市值前50大的公司,包含台積電、聯發科、鴻海、聯電等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及富邦金、中信金、國泰金等金融公司,還有中華電、中鋼、台泥、統一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公司等,可以分散各產業下跌的風險,也是網友討論度最高的ETF,佔比近50%。

0056的投資思維則不同,因為0056成分股的選擇是以預測未來一年能有「高配股、配息」的股票為主,因此台積電反而不在其中,目前持股最重的其實是波動大的航運股、議題的防疫概念股、面板股等,金融股比例也偏低,儘管如此,當然還是有市值必須為台股前150大這個條件,因此仍有14%的關注度。

值得注意的另有討論度第六名的006208(富邦台灣采吉50),追蹤與0050完全相同的指數,有一派網友認為內扣費用較低,所以從0050跳轉到006208,但也有人提醒,006208的規模跟交易量都比0050小,必須要考慮零股的溢價風險是否會比較高。(編輯推薦:月領10萬達人曝ETF「月月領息」年曆!善用配息頻率,當股市包租公整年有錢領

其他熱門的高股息ETF還有00878(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首創「季配息」的制度,等於一年可以領四次股息,網友表示更有回饋感,所以也累積2%的討論度。

此外,聲量調查還顯示,「高科技」主題式ETF有特別受到關注的趨勢,比如00881 (國泰台灣5G Plus通訊)成分股包括半導體、電動車等未來產業。00895 (富邦未來車)、00893(國泰智能電動車)、00896(中信綠能及電動車)等三支ETF也紛紛於2021年掛牌上市,可見券商看好產業趨勢。
ETF關注量圓餅圖


ETF菜鳥別犯「3種賠錢買法」



事實上,存股族對於ETF關注度比較高,無非是希望透過買入ETF來分散風險,且更加穩定逐步獲利,但買入ETF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例如,討論度第三位的00677U(富邦標普500波動率短期期貨)是以偵測恐慌指標為主體的避險ETF,反而因為股市大漲,在2021年6月因為30天平均淨值未達2元,宣告清算下市,最終每單位僅分配約1.5元。

總而言之,一定要了解自己購入的ETF追蹤的指數型態、以及定期關注成分股的調整,可不是像銀行定存一樣「放著」等領利息就好,要是只會搭熱潮搶進,搞不清楚投資內容,很可能賠錢慘變冤大頭!事實上不少理財達人、投資部落客,都曾經針對投資ETF提出幾項建議:

1.不要搭熱潮搶進,卻搞不清楚投資內容



理財達人林奇芬的專欄文章中提到,她建議,買任何ETF以前,應該至少要到基金公司網站認真查詢該ETF的投資明細,如果是投資在台股,要了解主要持股與比重;那如果是投資在海外股市的ETF,也要了解投資國家、產業、個股的分布。千萬不要看名稱就買進,而且境外ETF沒有漲跌幅限制,要格外小心波動風險。(編輯推薦:升息表示金融股會漲嗎?想聰明存股該怎麼挑?小心只有這種才是升息受惠股

投資理財講師小資女艾蜜莉也在粉專貼文中分析,其實ETF可以分成被動型和主動型,被動型ETF是追蹤市場上的指數,比如0050追蹤台灣50指數;但主動型是指有基金經理人來負責分析及選股,為了打敗市場指數,常常會「汰弱留強」變動成份股。因此,她認為如果要投資主動型ETF,除了要對其投資方向、市場趨勢、成份股都非常熟悉,或許也不太適合定期定額投資,更好的方式可以利用該檔ETF選擇的主要族群趨勢,來搭配投資規畫。

看好趨勢題材,錯在哪?專家眼中最擔憂的ETF買法,繼續看下一頁!


2.不能只看趨勢題材,應留意大盤風險



市場熱門募集的新ETF包括電動車、綠能、基因生技等,比如全球熱烈討論電動車趨勢,光2021年台股就有三檔電動車相關ETF登場,也有二檔半導體ETF上市,業者都宣稱是未來10年趨勢主流。很多投資人認為,長期趨勢看好,就可以安心投入,但林奇芬強調,即便再怎麼看好趨勢,也要留意景氣循環與國際金融環境風險,否則可能難以避免整體金融市場修正的風險。

一如理財作家施昇輝在著作中談到主題式ETF應注意的要點,他舉例,半導體ETF的風險分散效果是,它排除了「個別公司」的利空影響,但它無法對抗「個別產業」的景氣變化,例如可能有產業的淡旺季影響,都是要考慮的條件。

3.認清自己要短線投機,還是長線投資?



用ETF來理財,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但要先認清自己是長線投資人,還是短線投機客。

首先,如果是想要短線獲利,那當然得時時注意金融市場變動,堅定執行停損停利的紀律,才不會賺到沒落袋為安,轉身變長期套牢者。

那如果要長期投資,聽起來「老套」的定期定額,或許還是最好的策略,持續投資,適時出場就可以。

最讓人擔心的是,你明明原本想長期投資,結果遇到市場大跌,無法戰勝心魔,心態又變成短線投資人,想要急著出場。或是本來想短線投機,結果一虧損就硬坳,反而長期套牢族。林奇芬呼籲:小心「這樣的NG行為,財只會越理越少了!」

參考資料:
  1. 2021年20檔最熱門ETF大公開|i-Buzz VOC+ 產業速報
  2. 搶ETF的NG行為,你中幾樣?
  3. 他定期定額買ETF,8個月竟慘賠30%!達人教戰選股秘笈:這4種ETF我不會買
  4. 《ETF實戰週記:樂活大叔的52個叮嚀》/ 施昇輝(ETF理財達人)/商業周刊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