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最新!北市錢櫃KTV火警釀5死悲劇!消防員還原現場2步驟自救保命

新聞中心余宗翰
2020-04-26 17:00:00
598,876
收藏
分享

編按:「這裡發生火警,救命!」台北市林森北路錢櫃KTV,今天(26日)上午10時許驚傳火警!火勢雖然於11時30分撲滅,但大火共造成54人送醫,其中5人死亡、2人命危,另有47位民眾嗆傷。

有逃生民眾指出,火警時灑水設備和警鈴都沒啟動,更誇張的是竟連逃生門也打不開。濃煙不斷往高樓層竄,許多民眾打開窗戶揮手求救,非常危急。

台北市消防局表示,起火點在5樓,初勘現場有電梯整修,但5項消防設備卻全部關閉,是嚴重的人為疏失。現在相關單位正在釐清相關責任以及真正起火原因!

究竟在火災發生時,民眾應該要如何自保呢?有沒有什麼逃生撇步?其實,火場求生最重要的是判斷力,趕快看下去,今天就讓教官教大家判斷在火場中做對的步驟。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失火了,你的第一個直覺,是趕快開窗戶通風、大聲呼救嗎?如果你也有這樣的觀念,可能要特別小心了,在火場中一個自救的步驟不對,就有可能造成致命結果。

根據消防署的資料,台灣去年的建築物失火次數達8765起,造成141人死亡,在火警案例中,以「鐵皮屋」的死亡機率最高,而當中的罹難者,大多是先被濃煙嗆暈後導致死亡。因為火場的致命性,消防署不斷推廣火場自救知識,並不斷更新民眾的火場求生觀念,最近,嘉義市政府消防局隊員就模擬鐵皮屋火災現場,後製一個宣導影片在網路上就獲得廣大回響,提醒大家若不幸發生火災,到底該如何自保。


只要一個錯誤的步驟,就是火災現場生與死的差別



「火場中最致命的是濃煙!」但為什麽火災發生時,「開窗」這個動作卻可能成為致命關鍵?下一頁告訴你解答!


嘉義市消防局日前舉辦蘭潭分隊精英義消訓練,由今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救護技術員殊榮的陳建中擔任教官做防火宣導,利用透明的小型室內空間做為模擬,以大把線香模擬火場裡的濃煙,藉由煙的流動示範,火場濃煙在垂直通道的流動速度快於水平流動速度,也就是說樓梯間會燒最快、最危險。

「火場中最致命的是濃煙!」為了排除室內的濃煙,大家的第一直覺自然就是開窗,但這個動作卻可能成為致命關鍵。小型模擬屋示範未關門、先開窗的情況,只見線香的煙霧很快地從門口進入室內,再從窗口散出。消防員提醒,若是在真實的火場,那股煙所代表的濃煙,可能帶有毒性、高熱,甚至會燒起來,能將窗口附近的人嗆死或燒死。

一定要先關門擋煙,才能開窗排煙



消防隊員強調,在火災發生時若只是「開窗」,有時會有嗆死或燒死的風險,一定要先確認有「關門」阻擋煙的進入,才能開窗讓濃煙由窗戶排出,居室內不再蓄煙,保持相對安全的避火空間。

總而言之,在火場內「可以開窗」,但必須把握「先關門後開窗」的原則,以免煙還沒從窗戶排出去,自己就先被濃煙嗆暈了。

遇到火災的第一直覺是躲避「火」,消防達人呼籲:千萬不要往上逃生!以備不時之需,下一頁逃生密技快學起來


「不要往上逃生」!消防達人:發生火警,沒有往上跑的道理



遇到火災的第一直覺是躲避「火」;實際上,火災中人們大多是被濃煙嗆死,而非被火燒死。在火災事故裡不一定要逃。尤其人們用來逃生的樓梯空間正是快速向上竄流的濃煙奪取生命的場所。

前內政部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有「消防達人」之稱的林金宏,在大愛電視台節目「【人文講堂】走過傷痛 :火場求生一瞬間」分享火場經驗,他表示,很多火災現場是不需要逃跑的,逃跑的話反而更危險。林金宏強調,防範火災濃煙其實更重要。當看到所處室內空間外有很多濃煙時,第一要務可能不是向外逃跑,而是把門關上,用濕布把門縫封緊,營造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果樓高12樓,而自己身在11樓,10樓起火,要往上逃還是往下跑?」林金宏說,其實正確答案是往下跑,因為火絕對不會往下燒。但是,往下跑的前提是10樓還沒有產生濃煙。如果火場還未產生濃煙,仍看得到火,其實還不是最危險的情況,這時要趕快通過火災發生地點,往下跑,才能避免之後火災產生的濃煙。

如果火災發生樓層已無法通過,絕對不能往上跑,因為濃煙向上竄的關係,高樓層反而更危險。林金宏強調,「沒有不能往下跑,就往上跑的道理,這個(錯誤)觀念害死很多人」。

火場「求生」,而不是火場「逃生」



林金宏表示,大眾要翻轉「火場逃生」的觀念,發生火災不一定要逃跑,尋找最有可能活命下來的「求生」方法更加重要。若處於無法通過火災現場向下逃生的情況下,最好的做法是趕快營造一個安全的待援空間,選一個隔間牆為不燃材料、有對外窗戶、門能阻擋煙及熱(比如實心木門、鐵門)的空間,待在那個空間裡,關好門阻絕濃煙進入,想辦法向外求救,並靜待救援。

參考資料:
  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9-iBciFJQ
  2. https://www.facebook.com/setnews/posts/2590268757724363/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