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年紀增長,骨質密度會跟著快速流失,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資料顯示,女性在中年後,骨質密度每年約減少0.5-3.5%,且停經後5年內,將流失25%的骨本,因此如何正確補鈣,是每個人必知的重要觀念。對於補鈣,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在健康節目《聚焦2.0》中推出私房補鈣火鍋湯底,讓不管吃葷或吃素的人,都可以藉由吃火鍋有效補充鈣質!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預估至2050年,光是在亞洲地區,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髖關節骨折的人數,將高達325萬人。據統計,台灣地區骨鬆所引發的髖關節骨折,一年發生率約超過1600人,且發生後第一年的死亡率更高達15%,比率甚至比女性癌症前兩大死因—乳癌(11.32%),以及子宮頸癌(8.56%)還高,嚴重程度不容小覷。(編輯推薦:骨鬆骨折死亡率竟高於乳癌第4期!骨質疏鬆如何預防?|劉博仁醫師|健康連線)
骨鬆導致髖關節骨折一年內死亡率已超越乳癌、子宮頸癌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預估至2050年,光是在亞洲地區,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髖關節骨折的人數,將高達325萬人。據統計,台灣地區骨鬆所引發的髖關節骨折,一年發生率約超過1600人,且發生後第一年的死亡率更高達15%,比率甚至比女性癌症前兩大死因—乳癌(11.32%),以及子宮頸癌(8.56%)還高,嚴重程度不容小覷。(編輯推薦:骨鬆骨折死亡率竟高於乳癌第4期!骨質疏鬆如何預防?|劉博仁醫師|健康連線)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根據國泰綜合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要保健骨骼,攝取足量鈣和維生素D3是根本之道。經由多項研究證實,飲食中較低的攝取含鈣量,會增高髖部骨折的風險。年老婦女或男性補充足量鈣劑和維生素D3,可以幫助降低髖部骨折或其他非脊椎骨折的發生率。
說到補鈣,首先會讓人想到牛奶、起司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不過,有許多人不能喝牛奶,吃素的人也無法從此類動物性來源攝取鈣質,營養師劉怡里推出富含鈣質的火鍋湯底,即使是吃素的人,也可以把動物性補鈣的來源,替換成富含鈣質的蔬菜!
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醒,許多人會有使用大骨湯可以補鈣的迷思,事實上,大骨湯中可能有重金屬累積,且經過實測,約10碗大骨湯的鈣含量,才與一杯牛奶相當,因此不建議以骨頭做湯底。
補鈣免喝大骨湯!下一頁看看營養師用這些食材,高湯超鮮甜還助補鈣補骨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以白蘿蔔、洋蔥、番茄及1/4顆蘋果做湯底,帶出蔬果的甜味,再用丁香魚乾或小魚乾作為補鈣的食材,熬煮40分鐘後,再加入柴魚。
至於火鍋料的部分,比起紅肉,營養師建議,可以盡量選擇魚、雞、海鮮等白肉等低脂高蛋白的食材,相對較好;另外,由於製作傳統豆腐時,當中的凝固劑含有鈣質,因此建議挑選傳統豆腐;相較之下,嫩豆腐所含的鈣質相當低。此外,還要注意由於加工食品的含鈉量通常較高,過多的鈉會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建議盡量少放。
至於不能吃動物性食品的族群,營養師建議可以用植物性補鈣法,像是放入青江菜、綠花椰菜等含鈣量高的蔬菜,來幫助素食主義者,或對動物性來源的食物敏感者補充鈣質。
根據美國骨質疏鬆基金會(NOF),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攝取飲食鈣量為1200毫克(包括鈣補充劑),以及維生素D3 (800-1000IU),不過當每日攝取鈣量超過1200-1500毫克時,對身體無益,反而會增加腎結石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想補骨不需要靠大骨湯!營養師教自煮「補鈣蔬菜鍋」,這些補鈣好物素食也能吃
補鈣不只牛奶、起司!營養師劉怡里提供私房補鈣火鍋湯底
說到補鈣,首先會讓人想到牛奶、起司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不過,有許多人不能喝牛奶,吃素的人也無法從此類動物性來源攝取鈣質,營養師劉怡里推出富含鈣質的火鍋湯底,即使是吃素的人,也可以把動物性補鈣的來源,替換成富含鈣質的蔬菜!
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醒,許多人會有使用大骨湯可以補鈣的迷思,事實上,大骨湯中可能有重金屬累積,且經過實測,約10碗大骨湯的鈣含量,才與一杯牛奶相當,因此不建議以骨頭做湯底。
補鈣免喝大骨湯!下一頁看看營養師用這些食材,高湯超鮮甜還助補鈣補骨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以白蘿蔔、洋蔥、番茄及1/4顆蘋果做湯底,帶出蔬果的甜味,再用丁香魚乾或小魚乾作為補鈣的食材,熬煮40分鐘後,再加入柴魚。
至於火鍋料的部分,比起紅肉,營養師建議,可以盡量選擇魚、雞、海鮮等白肉等低脂高蛋白的食材,相對較好;另外,由於製作傳統豆腐時,當中的凝固劑含有鈣質,因此建議挑選傳統豆腐;相較之下,嫩豆腐所含的鈣質相當低。此外,還要注意由於加工食品的含鈉量通常較高,過多的鈉會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建議盡量少放。
吃素者可在火鍋中放入青江菜、綠花椰菜等富含鈣質蔬菜補鈣
至於不能吃動物性食品的族群,營養師建議可以用植物性補鈣法,像是放入青江菜、綠花椰菜等含鈣量高的蔬菜,來幫助素食主義者,或對動物性來源的食物敏感者補充鈣質。
根據美國骨質疏鬆基金會(NOF),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攝取飲食鈣量為1200毫克(包括鈣補充劑),以及維生素D3 (800-1000IU),不過當每日攝取鈣量超過1200-1500毫克時,對身體無益,反而會增加腎結石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想補骨不需要靠大骨湯!營養師教自煮「補鈣蔬菜鍋」,這些補鈣好物素食也能吃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