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大便擦過頭竟生膿瘡?醫囑:看到衛生紙「這顏色」就收手

新聞中心李芸
2023-03-10 13:00:00
68,45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您是否有這樣的經驗,上完大號後,抽了一張又一張衛生紙,紙上卻總是殘留一點點淡黃痕跡,怎麼也擦不乾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上指出,他有些病患每次上完大號,甚至需要使用超過10張衛生紙清潔!然而,過度清潔、摩擦,很可能讓肛門破皮出血,因此他建議大家,盡量使用水洗、濕擦等方式擦屁股,減少肛門摩擦。(編輯推薦:蓋馬桶不光擋細菌,還能聚財!2022新春廁所開運術,3個幸運色招財「不旺都難」

上完大號「擦過頭」導致膿瘍!醫師:擦到這樣就該停



上完大號屁股擦「太乾淨」,很容易因過度摩擦,導致肛門破皮出血、肛裂。大腸直腸科醫師蕭慕琦曾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提到,皮膚上本來就會有許多好的、壞的細菌,肛門也是正常菌叢所在。清潔太乾淨,不但會破壞細菌平衡,還可能因摩擦產生傷口,導致刺激性感染;或是將黏液、油脂擦掉,使皮膚缺乏保護力。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蕭慕琦醫師分享,他曾在診間遇到1名年輕女病患,上完大號總習慣用力地將屁股擦乾淨,導致肛門破皮、感染大腸桿菌,長出一個大膿包。經過手術、復原,病患狀況好不容易好轉,他出院後卻又用紗布、優碘猛清傷口,最後導致傷口惡化、壞死,最後只能將爛肉去除。蕭慕琦醫師呼籲,肛門本來就無須清到非常乾淨,「沒有異味、乾淨、一般就好了。」

不過擦不夠和擦過頭,中間的界線有時很難拿捏,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在臉書上提到,我們排便後擦屁股時,通常會想要擦到衛生紙上完全沒顏色,因此擦到第四、五張,紙上殘留淡淡的淺黃、黃綠色,仍會抽出下一張衛生紙,繼續擦拭。然而,人過了中年後,皮膚油脂逐漸減少、粗糙,如果想要將肛門完全清潔乾淨,很容易造成破皮、過度清潔。因此他建議,看到衛生紙上「淡淡淺黃色」就應收手。

選對方法擦屁股衛生又乾淨!醫師最推這種清潔法



如果仍會介意屁股擦不乾淨,除了拿衛生紙猛擦以外,陳威佑醫師還提供了幾種清潔肛門的方法:

1. 水洗:



現在愈來愈多人家中都有裝設「免治馬桶」,上完大號只要按下按鈕,就能坐著讓水柱沖洗屁股,方便、快速又舒適,而且能夠乾淨清潔,無須浪費多張衛生紙。陳威佑醫師建議,對於好發痔瘡的族群,最好選擇水洗方式,沖完屁股再用一、兩張衛生紙輕壓,吸除過多水分,就能輕鬆完成清潔。

2. 濕紙巾: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開始用濕紙巾擦屁股,陳威佑醫師說明,相對於用衛生紙乾擦,濕擦對肛門上皮組織的傷害較小;而且含水濕巾的吸附性佳,較容易帶走肛門周圍的髒污。

不過陳威佑醫師提醒,擦屁股的濕紙巾除了水分外,其他添加物越少越好,避免添加成分刺激肌膚、產生過敏;另外,婦產科醫師李偉浩也在《健康多1點》頻道提到,女性外陰部與肛門的位置接近,正因為濕紙巾吸附能力佳,沾染到肛門上的糞便、分泌物後,很容易感染鄰近的外陰部。因此使用濕紙巾清潔時,一定要「由前往後」,避免讓陰部接觸肛門髒汙,造成感染。

擦屁股老是不乾淨?除了選對清潔用品,下一頁醫師再解答3個可以改善的原因!


3. 衛生紙:



用衛生紙乾擦為大家最常使用的清潔方式,若使用衛生紙過度擦拭,很容易讓肛門細緻的皮膚層受傷,因此清潔時需盡量避免用力擦拭、次數過多,陳威佑醫師提醒,每次上完大號最多擦4、5下即可。他也提到,市售衛生紙的材質、製造細緻度,都會影響衛生紙的柔軟程度,較粗硬的衛生紙更容易摩擦破皮。

陳威佑醫師最後建議,擦屁股方式的優先順序為「水洗>濕擦>乾擦」,最好能盡量減少肛門摩擦,選對方式才能保持肛門的衛生與清潔。不過,若水洗、濕擦仍然容易出血、肛門紅腫發癢,可能代表痔瘡程度嚴重,就需盡快就醫檢查。

大便太黏、排空不佳也是擦不乾淨的兇手



除了要選對清潔方式,鍾雲霓醫師也提醒可以從「根源」改善問題,藉由飲食、生活習慣改善腸道健康,也能有效改善擦不乾淨的問題!他提到,如果本身沒有痔瘡,卻老是覺得肛門擦不乾淨,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 纖維質攝取不足使糞便太黏:蔬果中的膳食纖維能接合腸道中散落的糞便,使糞便蓬鬆、飽滿,在腸道內順暢滑動;相反地,若纖維攝取不足,導致糞便乾黏,排出時就容易到處沾黏、清不乾淨。因此多攝取水分、纖維質,能有效改變大便型態,改善清不乾淨的狀況。

  • 油脂不夠使皮膚太乾燥:當油脂不足、皮膚太過乾燥,擦拭過程就容易使肛門破皮。因此鍾雲霓醫師建議,每天晚上洗完澡後,可以在肛門塗抹一點凡士林,增加表皮油脂;且要維持均衡飲食,並多吃堅果、好的油脂,增加肌膚含油、含水量。

  • 排空效率不佳,殘便無法一次排出:若排便無法一口氣排空,殘便就很容易卡在肛門口,導致怎麼擦都擦不乾淨。造成腸道排空效率不佳的原因與缺乏運動相關,鍾雲霓醫師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透過運動活化掌管腸胃的副交感神經,提升排便時的排空率。
醫師名片卡:鍾雲霓
參考資料:
  1. 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
  2. 肛門過度清潔,皮膚潰瘍慘壞死?醫師:流膿像草莓奶昔?!
  3. 痔瘡手術女醫師-鍾雲霓
  4. 上完廁所可以用濕紙巾擦拭外陰部嗎?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上完大號「擦過頭」竟生膿瘡?醫囑:看到衛生紙這顏色就收手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