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臺北榮總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 吳貞宜主任】玫瑰斑是一個以臉部皮膚慢性發炎為主的病兆。典型的病兆是臉部皮膚中間泛紅,發炎的比較嚴重時,會合併有一些丘疹、膿皰,有時候會有燒灼或刺痛的感覺。玫瑰斑的病程,好好壞壞的,會有一些生活上的誘發因子,例如曬到太陽,吃到辛辣、熱食、或喝到酒精時,常會使玫瑰斑的病兆更惡化。
除了這些惱人的皮膚病兆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這些玫瑰斑的慢性發炎,會不會合併有一些身體上的其他疾病呢?在玫瑰斑的長期照護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玫瑰斑病人常見於30~40 歲的年齡層,一般來說屬於相對健康且疾病比較少的族群。翻開文獻,確實有不少醫學研究探討玫瑰斑常見的一些合併的疾病。我們在此也很簡單的回顧現存的醫學文獻,依照疾病的種類,來探討玫瑰斑共病。
除了這些惱人的皮膚病兆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議題是,這些玫瑰斑的慢性發炎,會不會合併有一些身體上的其他疾病呢?在玫瑰斑的長期照護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
玫瑰斑病人常見於30~40 歲的年齡層,一般來說屬於相對健康且疾病比較少的族群。翻開文獻,確實有不少醫學研究探討玫瑰斑常見的一些合併的疾病。我們在此也很簡單的回顧現存的醫學文獻,依照疾病的種類,來探討玫瑰斑共病。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玫瑰斑與神經系統疾病的關聯
玫瑰斑,除了臉部皮膚的慢性發炎,也被認為是一個神經血管發炎的疾病,藉由神經介質或免疫失調的因素,造成神經發炎。也因為觀察到這些細胞與免疫的交互作用,有科學家提出腸道-腦-皮膚軸(Gut-brain-skin axis)的理論。有文獻報告過玫瑰斑與偏頭痛(Migraine)、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有關。
回顧文獻,我們發現玫瑰斑與偏頭痛有關的證據力較為充足,值得我們注意一下。有系統性結合先前所有相關文獻得到量化結論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報導,相較於沒有玫瑰斑的病人,有玫瑰斑的病人約有兩倍罹患偏頭痛的風險。
玫瑰斑與偏頭痛的相關性的確實機轉,我們還不是十分了解,不過有人提出兩者可能有共同的基因或是共同的致病機轉。在病理學上,玫瑰斑與偏頭痛皆與神經肽(Neuropeptide)的釋放有關,導致兩者可能在病理機轉上有部分的重疊,因此在流行病學的研究上,才會觀察到玫瑰斑的病人有偏頭痛的比例較高,但是兩者應為相關性,而非因果關係。
玫瑰斑常會有臉部潮紅,有皮膚燒灼或刺痛,合併部分神經性的症狀。因此我們建議在玫瑰斑的病人,可以注意看有沒有偏頭痛的症狀,如果有這方面的困擾,可以轉介給神經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有玫瑰斑的人高血壓、高血脂、腸胃道疾病風險都較高?下一頁看看醫師更多說明
玫瑰斑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玫瑰斑基本上是在臉部的慢性發炎病兆,最近的醫學知識發現,玫瑰斑也與全身性的發炎有關。全身性的發炎可能造成血管硬化的問題,造成一些心血管疾病。有文獻報告過玫瑰斑與高血壓(Hypertension)、血脂異常(Dyslipidemia)、冠狀動脈疾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心血管疾病 Cardiovascular disease)有關。
文獻上的證據力,我們發現玫瑰斑與高血壓、血脂異常較有相關。有統合分析報導,相較於沒有玫瑰斑的病人,有玫瑰斑的病人會稍微增加20%罹患高血壓,或32%罹患血脂異常的風險。
目前並沒有證據顯示,玫瑰斑是造成這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或是這些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造成玫瑰斑,可能這兩者享有共同基因或是生活型態所致。在機轉上可能與帕羅康酶(Paroconase-1)(PON-1)相關。在玫瑰斑病人身上有關PON-1 的活性會較一般正常人低,進而導致抗氧化劑(Antioxidant)的濃度減少,容易造成血管硬化的狀況產生,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提高。
因此我們建議有玫瑰斑的病人,可以注意看有沒有心血管疾病的家族史、注意體重、監控血壓與血脂,可以早期診斷相關疾病與治療。
玫瑰斑與腸胃道疾病的關聯
玫瑰斑與腸胃道疾病的相關性有很多的文獻探討,玫瑰斑與腸胃道疾病可能享有共同的致病基因、或是微菌叢、或是免疫因子等,因此有科學家提出腸道—皮膚軸(Gut–skin axis)的理論。
有文獻報告過玫瑰斑與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乳糜瀉或稱為麩質不耐症(Celiac disease)、幽門螺旋桿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HP] infection)、胃食道逆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腸躁症候群(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小腸菌叢過度增生(Small intestine bacterial overgrowth [SIBO])有關。
文獻上的證據力,我們發現玫瑰斑與發炎性腸道疾病,包含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與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較有相關。有統合分析報導,相較於沒有玫瑰斑的病人,有玫瑰斑的病人會稍微增加32% 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的風險。
辛辣的食物、熱食、或酒精類的飲料,常會造成玫瑰斑的症狀惡化,也常引起腸胃不適。如果能避免掉這些常會造成玫瑰斑的食物,可以增進對玫瑰斑的控制。因此我們建議在玫瑰斑的病人,如果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症狀,例如胃痛、痙攣、腫脹、體重減輕、血便等症狀,可以轉介給腸胃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精神疾病、癌症也與玫瑰斑有關嗎?下一頁看看醫師有哪些提醒吧!
玫瑰斑與精神疾病的關聯
玫瑰斑的症狀是臉部的發紅等的慢性發炎病兆,臉部的病兆,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外觀,與個人的自信心與社交活動等,也因此玫瑰斑常會影響到個人的幸福感與生活品質。
玫瑰斑被報告過與一些精神疾病,如焦慮症、憂鬱症、思覺失調症、恐懼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有關。文獻上我們發現,玫瑰斑病人會有兩倍多罹患焦慮症或憂鬱症的風險。
玫瑰斑是一個反覆慢性發炎的皮膚疾病,我們可以藉由教育或諮詢,讓玫瑰斑的病人能知道如何照顧自己的皮膚,例如避免日曬、使用防曬品、選用不刺激的保養品,並且避免熱食、辛辣食物與酒精的飲料。我們建議玫瑰斑的病人,如果有焦慮或憂鬱的症狀,可以轉介給精神科醫師進一步評估。
玫瑰斑與癌症及其他疾病的關聯
玫瑰斑是屬於慢性發炎的病兆,有文獻報告過與一些癌症,包括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非惡性黑色素瘤的皮膚癌(Non-melanoma skin cancer)、甲狀腺癌(Thyroid cancer)、乳癌(Breast cancer)、肝癌(Hepatic cancer)、膠質瘤(Gliomas),可能與玫瑰斑有關。不過後續有學者針對台灣全人口的健保資料庫分析,發現玫瑰斑的病人並沒有增加癌症的機會。
雖然玫瑰斑的病人並不會增加癌症風險,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反而有些癌症可能會長得像玫瑰斑,需要細心的做鑑別診斷。我們建議在玫瑰斑的病人,只需要照一般人的癌症篩選準則即可。
另外, 有一篇論文探討到, 玫瑰斑可能與第一型糖尿病(Type I diabetes mellitus)、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享有共同的基因,因此與這些疾病有較高的相關性,這些相關可以在後續持續追蹤。
玫瑰斑的形成,與基因、環境因素、免疫因素、皮膚的微菌叢等等都有關,引起皮膚的反覆性發炎,造成皮膚的紅斑、潮紅、丘疹、膿皰等症狀,除了皮膚,也可能影響到身體的其他系統疾病。
玫瑰斑與各種共病之間的關係,確切的致病機轉都還不是十分了解,目前的想法是玫瑰斑與各種疾病之間,並不是真的存在因果關係,而是享有共同的病生理機轉。因此觀察到玫瑰斑的病人,會有一些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疾病、腸胃道疾病、精神疾病等的共病。
總結醫療文獻的報導,我們認為玫瑰斑與偏頭痛、高血壓、血脂異常、發炎性腸道疾病、焦慮症或憂鬱症等疾病,有較高的關聯性。我們並不需要過度擔心這些共病的問題,而是希望能夠多了解,提供玫瑰斑病人更好的衛教與醫療照護品質。
本文摘自《戰勝玫瑰斑》/邱品齊等18位皮膚科醫師合著/資料夾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