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比爾蓋茲宣布離婚:無法再一起成長!身價3.5兆、27年夫妻身分終結

早安健康新聞中心
2021-05-04 11:30:00
169,708
收藏
分享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與妻子梅琳達(Melinda Gates)宣布結束27年婚姻!雙方在推特發表聲明:「對於我們的關係,經過深思熟慮與努力之後,我們決定終止我們的婚姻。過去27年來,我們養育3個優秀的孩子,一起創立了一個跨越世界各地的基金會,致力讓所有人能過上健康滿足的生活。我們依然對這項使命懷抱信念,工作會繼續營運,只是,我們不再認為我們能以夫婦的角色繼續在人生下一個階段成長。在我們開始往新生活邁進時,希望能讓我們的家人保有空間與隱私。」



65歲的比爾蓋茲曾是全球首富,退休後與梅琳達、好友巴菲特共同經營基金會慈善事業。結縭27年,婚姻就此畫下句點,兩人在聲明中也強調雖然不再是夫妻的身分,慈善工作會繼續運行,盼望外界保留一個家庭的空間、並尊重他們的隱私,並沒有談到離婚的確切原因。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事實上,幾年前梅琳達接受媒體訪問時就曾談過兩人相處遭遇到的關卡,當時她提到,過去討論結婚利弊時比爾蓋茲難以下決定,「問題是關於他能不能在工作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身為工作狂的比爾蓋茲一天的工時很長,給家庭的時間不免受到壓縮,讓婚姻的日子變得比想像中艱難、甚至煎熬,連自己都想問「還能堅持下去嗎?」其實比爾蓋茲的「忙碌」已是「舉世聞名」,《有錢人都在做的時間管理術》一書也特別分享他對於時間計劃的擬定,書中談到:「2008年以前,比爾蓋茲一直為了讓應用程式普及到各個家庭的電腦而忙碌,現在他為了拯救因疾病與貧窮而痛苦的人們而忙碌。」

不過,這當然未必是離婚的原因,一如聲明中所說「難以作為一對夫妻繼續成長」、「深思熟慮過、彼此努力過」,兩個人攜手向前,本就關卡重重,也許每段關係,都有難以解決的問題。

婚姻觸礁,

當牽手變枷鎖,銬住了自由?日本熟年卒婚之道:從婚姻畢業吧



不是每對夫妻都能選擇離婚這個選項。熟年婚姻面臨盡頭,多少人擔心離婚要顧慮的事情太多,但是,當兩人走的步伐不同、速度不同、方向不同,就算執意牽著手,也只是枷鎖。對於難以訴說的身不由己,日本人發明了一種介於離婚與維繫關係之間的折衷辦法,叫做「卒婚」。

畢業的日文叫做「卒業」,卒代表「結束」,套用這個語義,你可以說卒婚代表著「結束了婚姻這門修業」。卒婚是心理牽絆的結束,法律意義上的婚姻關係仍保留著,維持著「分而不離」的狀態。

半數以上的日本老夫妻想離婚,但又不敢離



婚姻觀念保守的日本其實是「隱藏的離婚大國」。幾年前日本曾經流行過「熟齡離婚」,《日本經濟新聞》曾做民調統計,發現40、50歲以上的老夫老妻,47%以上坦言考慮過離婚。尤其是丈夫退休後賦閒在家,通常偏處弱勢的日本女性要花更多時間照顧老公,心情自然不會愉快。有一位日本太太形容:「覺得老公就像大型傢具一樣麻煩。」另一方面,男性退休後也不想一整天跟太太相處,總感得厭煩。

人說結婚需要衝動,其實有些人離婚後也覺得自己是一時衝動。畢竟離婚這件事有許多需要顧慮的問題。比如,日本人有保守的婚姻觀念,導致外界對執意離婚的人投以或多或少的譴責眼光,難免令人心生畏懼;要是小孩還未獨立,離不離婚更需要三思。

正是處於這種想離又不敢離的矛盾之下,2004年日本作家杉山由美子出版了《卒婚的建議》。當年45歲的她跟丈夫處於劍拔弩張的狀態,很想要離婚,偏偏小孩還無法完全獨立,終究不想讓家庭分裂。這個難以解決的矛盾成為為激發新想法的契機,杉山由美子從那時候開始思考,有沒有在離婚之外的選擇,最後定義出「卒婚」的概念。

你心目中的「卒婚」生活怎麼定義?你曾經想過從婚姻卒業嗎?繼續看看下一頁的分享吧


在同一個屋簷下,各自擁有一片天

夫妻相處幾十年,關係變得像家人一樣,這是許多怨偶遲遲不肯離婚的原因,總怕離婚後兩方形同陌路,自己會有很深的孤獨感。而保留了婚姻關係的卒婚比較有回頭的可能,畢竟只是口頭協議,不僅容易施行,轉圜的空間也比較大。


婚姻關係只是一張紙,實際上的關係則可近可遠。例如知名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就是與太太分床睡,也就是所謂的「睡眠離婚」,王偉忠曾說「夫妻到最後變得像室友」,夫妻之間的關係不一定要如膠似漆;有些夫妻關係更加疏離,採行分居模式,一個人獨自生活,但可能偶爾相聚一下,聊聊感情。

正是處於東方凡事講求退讓一步的「以和為貴」意識裡,卒婚更顯得意義突出。杉山由美子認為,隨著年齡增長,人的個性會固定,所以夫妻都有無法退讓的界線,相處時容易因為各自的稜角而摩擦,那還不如保持適當的距離。

從婚姻卒業,開啓下一個階段:活出自我



發明卒婚的杉山由美子就像卒婚界裡的人類學家,到處採訪各個卒婚夫妻,挖到許多因為興趣不同而各自尋找理想生活的有趣案例,比如一對65歲的本田夫婦,先生在50歲後從上班族轉職為大學教授,經常出國參與社會福利運動,或是到台灣採集、研究昆蟲;而本田太太喜歡旅行,就獨自一人到歐洲、美國遊玩,雙方不再執著於出雙入對的觀念,各自追求自己的興趣與理想。

最後再度回到「卒婚」這個詞的定義,杉山由美子本人對它的定義是,婚姻就像是一場修行,經歷夫妻磨合、育兒的時光,終於領略到婚姻的意義。不過,幸福的婚姻不一定要和伴侶一起度過往後的歲月,有些人希望活出新的自我,不想再被另一半牽絆。或許分而不離、各自追求新人生的卒婚也是個不錯的新生活方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