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華佗第80代傳人授氣血導引術:肩頸腰背痠痛一次鬆除,頭腦更靈光!

早安健康編輯部
2024-01-02 15:00:00
45,991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編輯部】肩頸、腰、背,經常感覺痠痛、僵硬,按摩效果往往不佳嗎?常覺得頭暈、腦脹,無法思考?你有可能是氣血循環不好,讓身體末梢的細胞、組織機能下降!

「氣血循環」似乎是一個又中又西醫的說法,但事實上,中、西醫對血液的看法大致相同。血液循環是供應全身所有細胞氧氣、養分與運走代謝廢物的物流系統,腦神經細胞如果4 分鐘內得不到氧氣供應,就可能開始死亡,身體其他器官組織往往可以再多撐幾分鐘,但如果長期血液循環差,有如糧食短缺,細胞就算不死,機能也會大幅下降,想不生病也難!

促進血循、緩解痠痛,試試這招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華佗第80代傳人、中醫師吳建東表示,想要促進血液循環,運動是最好的方法,但是運動不是非要氣喘吁吁、滿頭大汗。「虎鬆肩背」是中華傳統流傳了1800年的氣血導引術「五禽戲」其中一招,雖然看似古老,但是卻能解決現代人肩頸痠痛問題;肩頸部位氣血變順暢,通往頭部的血流也會變得更為充實,頭腦就能變清楚,思緒變清晰。

「虎鬆肩背」是模仿老虎動作發展出來的五禽戲招式,主要著重在上半身的肩、頸、背等部位,對現代人常見痠痛,頗有助益。

「虎鬆肩背」特別的地方是可以活動到平常不太會運用到,或者是說較難運動到的部位,包括肩胛骨附近肌肉、也就是膏肓穴所在,大約在小腸經與膀胱經附近,伸手難及,這項運動可以應對該部位平常容易肩頸腰背痠痛之處。

第二個部位是脊椎兩側與多裂肌群,也就是督脈經過的部位,如果常覺得下背痠痛與駝背,這個動作可以一節一節鬆開脊椎與拉伸多裂肌群,就可以有效應對棘手的下背痠痛與駝背,讓督脈暢通,以促進全身氣血循環。

動作示範

1.兩腳站立略與肩同寬,同時雙手掌背緊貼併攏。
1.兩腳站立略與肩同寬,同時雙手掌背緊貼併攏。

2.兩手背邊緊貼著, 慢慢往上舉。上舉過程中,兩肩關節往內縮,隨後肩關節向後旋轉一圈。
2.兩手背邊緊貼著, 慢慢往上舉。上舉過程中,兩肩關節往內縮,隨後肩關節向後旋轉一圈。

3.利用步驟2. 順勢把兩手臂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
3.利用步驟2. 順勢把兩手臂舉至胸前,與地面平行。

4.兩手背緊貼著, 並由內向外旋轉。轉過來後,改成手肘緊貼手肘、手腕緊貼手腕。
4.兩手背緊貼著, 並由內向外旋轉。轉過來後,改成手肘緊貼手肘、手腕緊貼手腕。

5.雙手往上方伸展,很快就能感受到兩邊肩膀外側,靠近肩關節的地方,肌肉拉得很緊繃。
5.雙手往上方伸展,很快就能感受到兩邊肩膀外側,靠近肩關節的地方,肌肉拉得很緊繃。

6.隨著雙手一直往上, 會發現雙肘併攏愈來愈難。一直到用力再也無法併攏, 雙肘部份就可以張開不用勉強。

7.雙手盡量往上方伸展, 視線也同時抬頭看著雙手。
6.隨著雙手一直往上, 會發現雙肘併攏愈來愈難。一直到用力再也無法併攏, 雙肘部份就可以張開不用勉強。

8.雙手漸漸放下,過程中掌心朝內,手肘要往內扣住, 以垂直的方向降下, 不要向外伸,自然垂下到身體兩側。
8.雙手漸漸放下,過程中掌心朝內,手肘要往內扣住, 以垂直的方向降下, 不要向外伸,自然垂下到身體兩側。

氣血通則萬病滅!3.01前募資優於45折 慢老中醫 #吳建東 獨門「氣血導引術」少年白練回滿頭黑髮!(越晚買會越貴)立即搶購>>

此為《早安健康》1月號雜誌《氣血導引》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超商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2024.01早安健康雜誌《氣血導引》連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