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人好好的突生病?沒症狀≠沒問題!癌症、慢性病最愛悄悄找上5類人

黃軒醫師
2024-06-05 13:00:00
111,144
收藏
分享
我當重症專科醫生,最擔心病人或家屬說:「人之前明明好好的,怎麼會這樣?」、「住院前沒有毛病,住院後怎麼就出現一堆毛病?」

其實,如果人真的是「明明很好」,你就不會跑來急診/門診掛號,醫生也不會輕易要你住院,更何況是加護病房了!

你以為的平常「看起來健康」,不代表你身體必然健康!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很多人都認為「沒有症狀,就代表健康」,但其實這是個大大的誤區。就像我們常說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許多隱藏的健康問題,都是在定期,體檢中被發現的。你們相信嗎?

很多中老年朋友可能因為覺得自己身體硬朗,就忽略了定期體檢的重要性。等到真的感覺不適時,去醫院一檢查,才發現高血壓、糖尿病、心腦血管問題早已悄悄來到身邊。所以呢,我們要提醒自己和家人:定期體檢是對抗慢性病的第一步。

不要等到病來敲門才後悔莫及,現在就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吧!一起來做個負責任的健康管理者。記得,健康是一生的財富,定期體檢是守護健康的守門人。

哪些看似健康,卻不健康的高風險族群?



根據專家的研究,有一些特定族群,真的會容易罹患癌症和慢性疾病,即使你外表看起來健康沒問題,體內卻可能已出問題了。不是因為「沒症狀 = 沒問題」!?如果你屬於以下其中一類,專家們還建議你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以早期發現和預防相關問題:

  1. 家族癌症史
    如果你的家人中有人曾患過肺癌、大腸癌等,你的罹癌風險可能會增加。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肝功能檢查、胃鏡檢查等是明智之舉。

  2. 肥胖
    你自己知道自己肥肉一堆。要知道肥胖,本來就是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才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3. 抽菸和喝酒
    你一直長期抽煙和過量飲酒,當然會是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等癌病變的高風險健康族群。戒菸和限制飲酒是重要的健康習慣。

  4.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50歲),罹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加更多。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甲狀腺檢查、大腸癌篩檢等有助於早期發現。

  5. 情緒壓力
    你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狀態的人,罹患肺癌、大腸癌、乳癌、胰臟癌是罹患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健康高風險族群者。所以,我們日常保持心理健康和適當的壓力管理對預防癌症很重要。

人明明好好的,怎麼住院之後狀況越來越差?下一頁看看醫師解答


怎麼住院之後,新的疾病/併發症都跑出來了?



我們在住院期間,醫療檢查是更加精細和全面的,這樣可以更精確地針對患者的病情,可以進一步獲得診治。

舉例來說,多發性骨髓瘤這種病,在門診初步的常規體檢中,可能只會進行X光攝影和骨密度檢查,而這些檢查結果,往往只能顯示出不同程度骨質疏鬆而已,這可能導致你的門診醫師,僅僅進行補鈣治療,而不再進一步檢查。但是過了幾個月,你治療效果不佳,而醫生高度懷疑,你有多發性骨髓瘤時,他可能會想作進一步骨髓穿刺。侵犯性的檢查,這個時候,你會被邀請住院去了⋯⋯

而在當你住院時,你的醫生會根據需要,會進行更全面的檢查,如X光、CT掃描、MRI等,這些檢查可以更詳細地顯示,你骨頭真實破壞情況,從而發現如骨頭破壞、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等問題。這些是在常規體檢中不易發現的「隱藏疾病」,骨髓穿刺。侵犯性的檢查,變成必然要作的一項侵犯的檢查了!

在你住院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可能由於,你的病情波動變化和治療的影響,你的相關生理指標,也可能又會發生變化。例如,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如果出現高鈣血症,我們醫生得馬上作降鈣治療,以免病情加重影響,但是經過降鈣治療後,你也可能會衍生了低鈣血症,這又是一種需要關注的「新問題」,故醫生又得再次抽血,追蹤你的血鈣是否在正常範圍內了

這樣,大家能了解:你住院的時候,其實身體已有狀況了,只是你看不出來,但你的專業醫師,由於他們受到專業訓練,可以提早感受出來,而必須讓你住院做進一步診治,於是你就會有:很多新的疾病/新的併發症,住院後都陸續會跑出來的感覺!

其實,你明明人早就不好了!



外表的健康,並不能完全反映內在的健康狀況。有時候,一些慢性疾病或健康問題在早期階段,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出現…

大家一定有聽過,運動員在運動參賽中被檢查出來有癌症、有毛病的身體,不是嗎?重點在於,你平常有沒有做好「健康檢查」尤其是當你是有癌症家族史、你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一些慢性病的家族史…這些,都是透過精密醫療儀器,一一檢查出來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在我們身邊聽到「看起來很健康」卻突然被診斷出有癌症案例很多、很多。有些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心臟病、其他疾病也不易察覺出來的。

所以,即使你覺得自己很健康,也不要忽視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它可以幫助我們及早發現問題,進行早期治療,從而避免疾病的進一步惡化。

再次提醒

平常明明你一直抽煙喝酒,熬夜不睡、肥胖不運動,這些習慣,明明平常,就是不好的健康行為…你怎麼會是認為:「你人平常,就是明明好好的呢?」…

記住,預防總比治療來得好,不要等到身體發出警告信號才開始行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和減少壓力,這些都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關鍵。

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吧!

本文獲得黃軒醫師授權刊載 黃軒醫師粉絲專頁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成人健康檢查-定期篇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成人預防保健
  3. 檢查項目及年限 - 勞工健康檢查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