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向後/向旁邊走
改變行走的方向也是一個新穎且安全的方式。在《國際骨質疏鬆雜誌》(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刊登的一篇研究發現,側走或向後走和高衝擊運動對於增加骨質密度的效果和高衝擊運動一樣好。
Pelitera建議,每次練習可進行30秒,以腳跟或蹠骨(前腳掌)側走或向後走,每3~5分鐘就可重複一次這個模式。
3 用力跳躍20下
研究顯示,特定的跳躍方式對停經女性的骨骼有益。其中一項研究發現,25~50歲的女性每天兩次、每次連續跳躍20下,4個月後就能明顯增加臀部骨質密度。
不過,也要注意跳躍的方式和時間,才能真正有益骨骼。跳躍時,應將雙腳併攏,雙膝彎曲並將兩隻手臂向後擺,再往上跳躍。
和平常一樣健走五分鐘後,每30秒跳躍一次後原地休息,總共跳20下(10分鐘)。結束20次跳躍後,再健走10分鐘,並重複以上循環。
4 走樓梯或斜坡
Pelitera表示,以稍快的速度健走過樓梯或陡坡,對增加骨質密度也有好處。如果住家附近就有斜坡,可以在平時的健走路線加入2~3次的上下坡;如果沒有天然的斜坡,也可以選擇會經過階梯的路線或利用建築物的階梯,或是調整跑步機的傾斜度。
【延伸閱讀】
- 靠健走消除脂肪肝!運動前後,他都這樣喝水吃東西
- 易學易做!超簡單「搖滾健走」,輕鬆消除腰腹贅肉
- 比每天一萬步更好!間歇健走鍛鍊大腿肌力、降三高
- 伸展核心健走術:只要注意2關鍵,鍛鍊深層腰大肌
- 走得快、握力強就長壽!健走、阻力訓練增全身肌力
資料來源:Prevention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