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2/25高中以下學生開學在即,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之下,大家不免擔心學校發生群聚感染。發燒是新冠肺炎的可能徵兆之一,為了防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發燒體溫標準,希望藉由量體溫的簡單篩檢,降低病毒群聚感染的風險;此外教育部也已依據指揮中心建議,訂定出高中以下及大學院校的停課標準。
量體溫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不過拜現在科技的進步,常見的測量方式就有額溫、耳溫、腋溫、肛溫4種,這些不同部位的體溫標準都一樣嗎?而額溫槍、耳溫槍如何使用等等,這些問題大家可能還是一知半解。以下列出4個測量體溫的常見問題,增進大家的瞭解。
量體溫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不過拜現在科技的進步,常見的測量方式就有額溫、耳溫、腋溫、肛溫4種,這些不同部位的體溫標準都一樣嗎?而額溫槍、耳溫槍如何使用等等,這些問題大家可能還是一知半解。以下列出4個測量體溫的常見問題,增進大家的瞭解。
一、體溫升至幾度才算發燒?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衛福部指出,發燒的定義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C 」 ,而介於 37.5~38°C 之間的體溫則可能是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再加上各種測量方式的標準也有些許不同,其實不容易判斷。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作法,會要求學校多次測量,以免誤判。
另外,雖然現在有測量額溫、耳溫的電子儀器,十分方便;但耳溫槍與額溫槍的量測體溫結果易受「量測距離」與「溼度」等因素影響,建議將耳溫槍與額溫槍作為發燒的快速篩選工具。但當量測結果異常時,建議使用者用水銀溫度計或電子水銀溫度計再量測一次。
需注意的是,許多活動都可能會提高體溫,比如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所以在測量前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且最好靜坐休息15~30分鐘後再量體溫。
衛福部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母親用手觸摸體表判斷有無發燒,準確率約74%;護理人員的正確判斷率則只有42%。,憑感覺判斷有一定的失準可能,建議還是用測量體溫的器具比較好。
使用耳溫槍量體溫,需特別注意一些使用上的技巧,包括:套、拉、潔、校。
另外,測量時應盡量固定量左耳或右耳,如此才能得到較準確的紀錄數據。
若受測者年齡太小,部分測量方式並不適合,比如:
最新校園停課標準出爐!下一頁一張表清楚整理給你看
19日教育部發函給各縣市教育局,要求家長每日上學前幫子女量體溫,耳溫只要在38°C(含)以上,或額溫37.5°C(含)以上(額溫達標之後還須再量耳溫一次)視為發燒。如果子女有咳嗽或非過敏性流鼻水等症狀,應告知學校後盡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除了在家自主量體溫篩檢,學生進入學校後,班導師或授課教師也應隨時注意學生狀況。
量體溫只是初步篩選,後續還會視情況做採檢,如果確診新冠肺炎,不僅當事人要進行隔離,也會視該校的確診人數考量要否停課;中央料敵從嚴,參考SARS訂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的停課標準(期程14天):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停課標準:
大專校院學校停課標準:

圖片來源/教育部臉書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另外,雖然現在有測量額溫、耳溫的電子儀器,十分方便;但耳溫槍與額溫槍的量測體溫結果易受「量測距離」與「溼度」等因素影響,建議將耳溫槍與額溫槍作為發燒的快速篩選工具。但當量測結果異常時,建議使用者用水銀溫度計或電子水銀溫度計再量測一次。
需注意的是,許多活動都可能會提高體溫,比如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所以在測量前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且最好靜坐休息15~30分鐘後再量體溫。
二、用手摸體表判斷有無發燒準確嗎?
衛福部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母親用手觸摸體表判斷有無發燒,準確率約74%;護理人員的正確判斷率則只有42%。,憑感覺判斷有一定的失準可能,建議還是用測量體溫的器具比較好。
三、使用額溫、耳溫、腋溫、肛溫4種測量方式差別在哪?須注意什麼?
額溫 | 耳溫 | 腋溫 | 肛溫 | |
正常範圍 | 35~37°C | 35.7~37.9°C | 35~37°C | 36.2~37.9°C |
發燒標準 | ≥ 37.5°C | ≥ 38°C | 比肛溫低0.8°C | ≥ 38°C |
測量時間 | 使用電子體溫計如額溫槍、耳溫槍請參照商品說明書使用。 | 若使用水銀溫度計,腋溫需量3~10 分鐘,肛溫需量1~3分鐘。 | ||
注意事項 | 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體表經常低估體溫。 | 中耳炎等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 | 直腸、肛門有傷口,或心臟病患者不可測肛溫。 |
四、使用耳溫槍量體溫須記住4字口訣
使用耳溫槍量體溫,需特別注意一些使用上的技巧,包括:套、拉、潔、校。
- 套:使用前應套上專用耳套,市面上部分耳溫槍會搭配專用耳套,必須套上耳套才能量出正確的體溫。耳套為單次使用,如果要重複使用可能造成測量誤差。
部分不需使用耳套的耳溫槍建議在使用前以酒精擦拭探頭,並靜置至少5分鐘,待其風乾後再進行量測。 - 拉:測量前必須先拉耳朵,因為耳道是彎曲的,所以在測量前必須先拉耳朵。給自己測量體溫時,要反手由頭後拉耳朵,才能使耳溫槍的探頭對準鼓膜。
- 潔:使用前後應注意清潔,使用耳溫槍前後,必須用酒精擦拭耳溫槍探頭,並確認耳套是否受損、破洞或髒污,以免影響體溫測量的結果。耳溫槍可以用濕潤的軟布擦拭,但是要注意別讓水流入耳溫槍本體造成故障。
- 校:使用耳溫槍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量測不準的問題,應定期把耳溫槍送到購買處進行校正,才能確保耳溫槍的精準度。
另外,測量時應盡量固定量左耳或右耳,如此才能得到較準確的紀錄數據。
五、嬰幼兒要用什麼方式量體溫?
若受測者年齡太小,部分測量方式並不適合,比如:
- 1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耳溫與肛溫,可考慮量腋溫。
- 耳溫槍只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嬰兒。
- 3歲以內的嬰兒要量耳溫,要把耳朵向下向後拉,再將耳溫槍測溫頭放入耳內。
最新校園停課標準出爐!下一頁一張表清楚整理給你看
停課標準出爐!一班有1位師生確診即全班停課
19日教育部發函給各縣市教育局,要求家長每日上學前幫子女量體溫,耳溫只要在38°C(含)以上,或額溫37.5°C(含)以上(額溫達標之後還須再量耳溫一次)視為發燒。如果子女有咳嗽或非過敏性流鼻水等症狀,應告知學校後盡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除了在家自主量體溫篩檢,學生進入學校後,班導師或授課教師也應隨時注意學生狀況。
量體溫只是初步篩選,後續還會視情況做採檢,如果確診新冠肺炎,不僅當事人要進行隔離,也會視該校的確診人數考量要否停課;中央料敵從嚴,參考SARS訂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的停課標準(期程14天):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停課標準:
- 只要一班有1名師生確診,即全班停課;
- 14天內,一校有2名師生以上確診,即全校停課;
- 若一鄉/鎮/市/區有三分之一的學校停課,則該地方行政區合區停課。(補習班及幼兒園皆比照上述辦理)
大專校院學校停課標準:
- 只要有1位師生確診,該師生所修課或所授課程均停課;
- 有2位以上師生被列為確定病例,則該校(區)停課。

圖片來源/教育部臉書
參考資料:
-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2180323.aspx
- https://phb.kinmen.gov.tw/cp.aspx?n=911D7B7BA6BF572E
-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25&pid=1610
-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459825?redirect=1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072656
- https://www.fda.gov.tw/upload/133/2015071609234723126.pdf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