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食力傳媒林玉婷採訪、黃毓棻撰文】冬至吃湯圓,元宵節也吃湯圓?同樣的東西吃2次,您有想過為什麼嗎?其實冬至吃的湯圓,和元宵節吃的元宵,是不同的食物!湯圓與元宵的差別究竟是什麼?
元宵和湯圓,原料都是糯米粉
無論是湯圓、元宵,都是糯米「生粉」做的。所謂的生粉,是米浸泡後濕式磨粉,再乾燥而成的米穀粉。但是,兩者的作法則大有不同。
元宵和湯圓,原料都是糯米粉
無論是湯圓、元宵,都是糯米「生粉」做的。所謂的生粉,是米浸泡後濕式磨粉,再乾燥而成的米穀粉。但是,兩者的作法則大有不同。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元宵,是搖出來的

傳統元宵節吃的元宵,是用餡料沾水在裝有糯米粉的竹篩上搖製而成。(攝於大普美藝術蛋糕公司)
元宵是元宵節時祭拜的供品、食用的點心。製作方式是將餡料切小塊,放在充滿糯米粉的竹篩中,搖晃使之滾動,約莫滾數十次後,取出沾水再放回竹篩內繼續滾動,如此反覆約7~10次,或是邊滾邊灑水,直到粉末逐漸增厚,從餡料搖晃成一顆顆的元宵。且因為剛搖製好的元宵較軟,需要再冷藏幾小時、讓元宵比較堅實後,再取出重複搖晃2~3次,才能販售。
以傳統方法製作元宵的大普美藝術蛋糕門市經理何承彰表示,為了讓餡料能夠沾附粉末並且滾動時維持形狀不散開,在製作餡料時,會添加從豬板油炸取得的豬油,並加入麥芽糖,讓餡料較為黏硬。而由於靠滾動成形,因此元宵的形狀較不規則,口感吃起來也較鬆,因此煮元宵的水也較煮湯圓的水更為混濁。元宵製作完成後,須盡快食用,若要保存則務必密封冷凍,以免表面裂開。
湯圓,是包出來的

傳統冬至時吃的湯圓,是紅白兩色,用手搓製而成。
傳統來說,冬至祭拜神明與祖先,使用的供品則是湯圓!傳統冬至所吃的湯圓,並非包餡湯圓,而是將糯米粉和水混合,並染上紅色,直接搓製成紅白二色的湯圓,搭配糖水、甜湯或是鹹湯食用。
現在常吃的包餡湯圓,則是分別做好糯米粉糰和餡料,再把餡料包入糯米粉糰中,搓成球狀。現在的湯圓餡料口味豐富,甜鹹皆宜,無論是紅豆、花生、芝麻,還是抹茶、豬肉等,都能成為湯圓的餡料。
相較於元宵,湯圓製作使用糯米粉糰,含水較多,成品的表面較為平整,口感也較為細膩。在製作時,還能在糯米粉糰中加入些許油脂一起揉製,讓粉糰的質地能夠更加光滑、不黏,更容易搓揉。
無論是湯圓或元宵,吃得開心健康最重要
無論是冬至或元宵節,消費者往往是藉由購買市售的冷凍湯圓來慶祝節日。不過,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食力傳媒,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2016、2017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得主,立志找回台灣媒體生態最缺乏「正確」的價值觀,讓人們清楚食品產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讓食品業在媒體的監督下,使民眾免除對於食的擔心受怕。 食力foodnext

傳統元宵節吃的元宵,是用餡料沾水在裝有糯米粉的竹篩上搖製而成。(攝於大普美藝術蛋糕公司)
元宵是元宵節時祭拜的供品、食用的點心。製作方式是將餡料切小塊,放在充滿糯米粉的竹篩中,搖晃使之滾動,約莫滾數十次後,取出沾水再放回竹篩內繼續滾動,如此反覆約7~10次,或是邊滾邊灑水,直到粉末逐漸增厚,從餡料搖晃成一顆顆的元宵。且因為剛搖製好的元宵較軟,需要再冷藏幾小時、讓元宵比較堅實後,再取出重複搖晃2~3次,才能販售。
以傳統方法製作元宵的大普美藝術蛋糕門市經理何承彰表示,為了讓餡料能夠沾附粉末並且滾動時維持形狀不散開,在製作餡料時,會添加從豬板油炸取得的豬油,並加入麥芽糖,讓餡料較為黏硬。而由於靠滾動成形,因此元宵的形狀較不規則,口感吃起來也較鬆,因此煮元宵的水也較煮湯圓的水更為混濁。元宵製作完成後,須盡快食用,若要保存則務必密封冷凍,以免表面裂開。
湯圓,是包出來的

傳統冬至時吃的湯圓,是紅白兩色,用手搓製而成。
傳統來說,冬至祭拜神明與祖先,使用的供品則是湯圓!傳統冬至所吃的湯圓,並非包餡湯圓,而是將糯米粉和水混合,並染上紅色,直接搓製成紅白二色的湯圓,搭配糖水、甜湯或是鹹湯食用。
現在常吃的包餡湯圓,則是分別做好糯米粉糰和餡料,再把餡料包入糯米粉糰中,搓成球狀。現在的湯圓餡料口味豐富,甜鹹皆宜,無論是紅豆、花生、芝麻,還是抹茶、豬肉等,都能成為湯圓的餡料。
相較於元宵,湯圓製作使用糯米粉糰,含水較多,成品的表面較為平整,口感也較為細膩。在製作時,還能在糯米粉糰中加入些許油脂一起揉製,讓粉糰的質地能夠更加光滑、不黏,更容易搓揉。
無論是湯圓或元宵,吃得開心健康最重要
無論是冬至或元宵節,消費者往往是藉由購買市售的冷凍湯圓來慶祝節日。不過,
在享用湯圓的好滋味的同時,也需要注意湯圓的熱量其實不低,吃太多人也會變得更圓!

【延伸閱讀】
- 元宵就是要來浪漫燈節美一下!2018全台燈節大搜集
- 吃完湯圓喝杯麥茶解脹氣!女中醫教你4招安心吃不發胖
- 4顆湯圓熱量等於一碗白飯!3招降低熱量吃不胖
- 聰明吃湯圓不發胖!鹹比甜好,3吃法熱量不過多
- 煮湯圓不破祕訣,就靠這5撇步
作者簡介:食力傳媒,食事求實的知識頻道, 2016、2017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得主,立志找回台灣媒體生態最缺乏「正確」的價值觀,讓人們清楚食品產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讓食品業在媒體的監督下,使民眾免除對於食的擔心受怕。 食力foodnext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