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防災包裡面要裝什麼?專家推薦放得久、營養均衡的食物,「好吃」也很重要

新聞中心張承宇
2020-04-07 00:00:00
7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天有不測風雲,尤其台灣處於地震帶,同時更身處颱風經常拜訪的位置,經常受到天災的洗禮,讓國人比起其他國家的國民對天然災害更有預防概念,許多人家中都備有裝滿糧食、水的防災包,以應對突如其來的不測。而同樣天災眾多的國家日本,也累積了相當多的防災經驗,日本防災專家列出了準備防災食物的幾大重點:保存期長、營養均衡、不用開火等,來看看緊急避難包到底該準備哪些伙食吧!

防災食物幾大重點:不用配開水、不容易壞、小包裝、營養均衡、好吃



曾經歷了日本311大地震的宮城大學飲食產業學群教授、農學博士石川伸一表示,他自己平常就會準備儲備糧食以應不時之需,不過即使是在地震頻仍的日本,根據石川伸一的觀察,也大約只有25%的人會儲備糧食,等到災害發生後短期內才會提高到50~60%,許多人因為麻煩、浪費錢、占空間等因素而不做,因此石川伸一呼籲大家要更加重視才是。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石川伸一強調,其實準備防災食品倒也未必如同想像一般麻煩,例如家中可以儲存一些長備菜,例如醬菜、醃漬物等,萬一災害發生就能成為暫時的食物,另外石川伸一也建議了一些比較適合作為防災食物的幾大重點,幫助我們在挑選防災食物時做出更好的選擇:

  • 不需要配飲用水、湯也能下嚥的食物。
  • 夏天也不容易腐壞,同時也容易攜帶的食物。
  • 一開封就能立刻吃、不須另外調理的食物。
  • 一包剛好一餐、易於發放分享的食物。
  • 不需要餐具也能吃的食物。
  • 不挑設備、不挑場地就能吃的食物。
  • 不會製造出太多垃圾的食物。
  • 營養均衡的食物。
  • 好吃的食物。

石川伸一強調,而所謂的好吃,指的就是和自己平常吃的食物同等美味即可,有些人可能會意外為什麼要挑選好吃的食物,事實上,根據他的經驗,不少人在遭逢災難之時,也仍會想吃好吃的食物,也會因為吃不到好吃的食物而感到難過,尤其在受到災害後帶來的巨大壓力,還會因為吃不慣食物而讓壓力更大。

而相對地,若能吃到好吃的食物,能幫助受災戶冷靜下來,具備放鬆身心的效果。

天災必備防災物品



日本災害危機管理顧問、防災士和田隆昌則建議食物可選擇餅乾、罐頭、即食包等,保存期限建議以能存放2~5年的為主,並定期吃掉快過期的食物,再放新的食物進去,同時也建議在防災包中放入以下物品:

  • 飲用水約500ml。
  • 簡易餐具、緊急糧食,如點心類、果凍等。
  • 醫藥用品,例如消毒藥水、三角巾、胃藥、退燒藥等。
  • 禦寒衣物。
  • 隨身收音機及電池。
  • 現金、貴重物品。
  • 照明用具,如手電筒、火柴、打火機、蠟燭。
  • 塑膠袋、塑膠墊、雨具。
  • 小刀、剪刀、指南針。
  • 大條毛巾、小條毛巾、衛生紙。
  • 手機電池。
  • 油性簽字筆、等文具。

天災來時有了這些更方便



除了前面提到的必備物品以外,和田隆昌也推薦了一些簡單的小物,是在災害來臨時能幫助我們生活得更方便的物品,優先度略遜於前者,但有餘裕也建議著手準備:

裁縫工具包、保鮮膜、提燈、頭戴式照明燈、暖暖包、防寒鋁箔袋、折疊式水桶、附輪行李箱、推車、附菜籃的腳踏車、睡袋、燒烤工具組、緊急狀況專用的濾水器等。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