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腹痛、胸部脹痛不只是經前症候群?婦科醫教判別標準這樣看

新聞中心藍若水
2021-07-09 13:00:00
70,663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不少女性適逢排經期間,多少都有不舒服的症狀,包含腹痛、腹瀉、無精打采等,事實上更多女性在月事前5~11天,就已經會出現明顯不適的表現,即所謂的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且身心方面均受到影響。不過,有時候要經前經期後,症狀還是持續或每次行經前的症狀都不太相同,就要多提心留意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的原因。

經前症候群不適症狀多樣 壓力、咖啡因加重現象



經期症候群常見於30–40歲的女性,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曾指出,通常週期不定、體重不定、飲食習慣不規律,偏愛飲用咖啡等女性,也是經前症候群的高危險群。據統計,約有8成女性會在月事來臨前一、兩週,身心理會出現變化,症狀嚴重者會影響生活、人際活動,症狀可概括的有: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生理:
  • 容易疲倦、沒有活力 
  • 乳房脹痛;關節、肌肉痠痛
  • 脹氣
  • 體重增加、關節肌肉痛 
  • 嗜睡或睡眠不足

心理:
  • 情緒敏感、易怒
  • 易陷入低迷、負面的情緒,精神不振,注意力下降
  • 食慾改變、暴飲暴食

經前症候群的判別標準



目前醫界對經前症候群發生的原因沒有定論的說法,但通常會討論到可能是荷爾蒙改變、血清素改變、營養失調和本身就有情緒性疾病,或生活步調繁忙、高壓等,都可能是引起或加重經前症候群的因素,此外,遺傳也是原因之一。


事實上,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獻樑曾表示,經前症候群盛行率高,但療程不易,因該症狀複雜,光是在醫學文獻所提及的經前症候群症狀,就超過150種。

除了向醫院、診所諮詢,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的判定標準,經前症候群至少在排經前5天,會有生理或情緒方面的不適表現,接著會在月經來之後4天之內逐漸消緩,且連續3次經期都有不舒服的狀況。

哪些狀況可能不只是經前症候群而已?下一頁看更多


這些症狀很可能不只是單純的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通常都會在月事來之後慢慢舒緩,但如果沒有或是每次的症狀都不太相同,可能就要進一步釐清是否有潛在疾病。

根據婦產科醫師陳美州醫師曾接受媒體訪問時的說法,臨床上因患者認為自己的狀況對應經前症候群,但透過問診與檢查後卻不是這症狀的情況時有所見,其中以頭痛為例,假設發作時機點不固定,且跟月經週期不吻合,會請患者先到神經科詳細檢查有無腫塊、血栓等,排除這方面的疑慮後,會再回轉到婦科門診。

腹痛也是經前、經期會發生的症狀之一,陳美州醫師指出病患在經前會有肚子痛的情況,可能跟子宮內膜異位有關係,若伴隨著拉肚子、絞痛的問題會請醫師以超音波檢查確切病症;婦產科醫師張致遠也曾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因為會刺激腸胃,所以容易引起腸胃道不適的症狀,通常也會給予藥物舒緩。

另外,乳房脹痛雖然亦是經前症候群的反應,同樣會在經期期間消緩,但陳美州醫師指出,若脹痛的症狀沒有隨著經前/經期結束而消退,就要懷疑是否有腫瘤在作怪,並進一步深入檢查。曾有新聞報導,一名30歲女性因經期前後乳房異常脹痛、消失,症狀反覆發作,檢查後發現胸部長滿纖維囊腫跟纖維腺瘤,雖然該囊腫多屬良性腫瘤,但醫師呼籲女性如有異常跡象,還是要盡速安排就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