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指甲變色不是灰指甲?4狀況可能是不會癢的香港腳嚴重得截肢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1-08-17 09:00:00
7,845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香港腳是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腳趾、腳底又癢又痛,甚至出現水泡、異味都有可能是香港腳的徵兆。不過,隨著感染位置及個人健康狀況的差異,或許也有部分民眾無感,根本不知自己已罹患香港腳。日本專家指出,其實香港腳意外的常見,並且有一種人要特別小心,避免截肢風險。

香港腳又稱「足癬」,是一種由多種黴菌(皮癬菌)侵入皮膚表皮層所造成成的足部感染。根據新竹馬偕醫院的衛教資料,香港腳的症狀大不相同。大多數人除了常見的脫皮以外,會再漸漸發展或合併水泡、發癢、糜爛、角化厚皮等症狀。炎炎夏日,台灣天氣溼熱、若又習慣穿著不通風的鞋襪,或許就容易飽受香港腳之苦。


指甲變色也是香港腳的表現,這類人要特別留意避免截肢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不過,由於並非所有香港腳都會產生發癢、水泡、糜爛等不適症狀,或許不少民眾根本不知自己已罹患香港腳了!英爵醫美診所皮膚科主任醫師徐嘉琪表示,根據統計台灣感染香港腳的比例約有4成。

根據日本臨床皮膚科醫會指出,日本每10人就有1人罹患香港腳,若以此數字為基準,則日本香港腳患者將超過1000萬人,然而實際就醫治療的民眾卻並沒有這麼多。理由和不會癢、不會痛,難以察覺有關。

東京醫科大學皮膚科主任教授原田和俊表示,香港腳僅有約1成左右的患者會癢。特別是高齡者,常將指甲變得混濁當成是單純的老化現象,實際上是香港腳的表現。此外,也有的人指甲會出現濁白色、濁黃色等現象,或是變厚、變形,甚至變成用指甲剪也難以修剪指甲的狀況。走路時出現疼痛症狀,也成為高齡者跌倒的原因之一。

此外,原田和俊也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別注意,否則容易因為一點小傷,就引起壞疽(組織壞死),演變成不得不截肢的狀況。外科醫師白映俞曾撰文解釋糖尿病患者容易有傷口、潰瘍、麻痛感,是因為糖尿病破壞全身血管,當腳部的血管、神經受損,就容易使得感覺不敏銳,並且傷口也難以獲得充分的氧氣及養分來進行修復,產生小傷變潰瘍、傷口難以癒合的狀況。


此外,牧田綜合醫院皮膚科部長北見由季指出,因背部或臀部受到黴菌感感染就診,到院後檢查才發現有香港腳的比例很多。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或許也和民眾無香港腳的自覺有關。然而,若手接觸到黴菌,再去碰身體的其他部位,就有可能會造成黴菌再身體、手指甲、臀部甚至臉上繁殖。

一旦感染就耗時又費心力!預防重於治療的香港腳下一頁看更多避疾重點


留意「共用」場合預防香港腳



由於香港腳治療不易,甚至即使吃抗黴菌藥物治療也要花上數周至數月的時間,因此北見由季指出,或許最好的解決辦法仍須從預防的角度下手。

去泡湯、運動場等不特定多數人會光腳不行的場所時,由於接觸到細菌後到感染需要花上半天以上的時間,因此沒有驚慌的必要。回到家後,用清水洗淨,並用乾毛巾擦拭即可。

在新冠病毒流行的期間,許多民眾家中或隨身都有酒精,也可使用酒精消毒雙腳。此外,每天持續穿同一雙鞋也有讓黴菌繁殖的可能性,除了外出不要經常只穿同一雙鞋,在家時也不要與家人共用拖鞋,並且要定期更換浴室的地墊。

若已罹患香港腳,新竹馬偕醫院的衛教資料則針對感染源處理提出建議,穿過的棉襪需用熱水煮沸15分鐘再清洗,鞋墊也要換新。並且為了預防互相感染,不要赤腳在地面行走或共浴、共用鞋襪等。

參考資料:
  1. 傳染性皮膚病:足 癬
  2. 「爪の水虫」気づかず家族に感染 放置で痛み、転倒も
  3. 爺爺香港腳灰指甲 孫染股癬
  4. 入梅不發霉-談黴菌感染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