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金真善(精神科醫師)】
我們在養育孩子時,最大的危機瞬間應該就是,小孩沒頭沒腦地突然哭了起來的時候。事情往往在我們太過大意的時候暴發出來。到底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根本不清楚啊!明明五分鐘前還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結果突然開始吼叫了起來,脾氣就跟火山爆發一樣,然後開始大聲喊叫些我們聽不懂的話,整個人就躺在地上耍賴。
「把拔馬麻聽不懂我在說什麼嗎?」孩子好像是這樣說的,可是再仔細聽一次時,又真的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要是孩子說得清楚點,可能還可以猜測出來是什麼意思,但是他這樣又哭又叫的,叫人怎麼聽得懂他在講什麼啊?
小孩沒來由地哭泣,該怎麼處理?
我們在養育孩子時,最大的危機瞬間應該就是,小孩沒頭沒腦地突然哭了起來的時候。事情往往在我們太過大意的時候暴發出來。到底我們做錯了什麼?我們根本不清楚啊!明明五分鐘前還是個天真可愛的孩子,結果突然開始吼叫了起來,脾氣就跟火山爆發一樣,然後開始大聲喊叫些我們聽不懂的話,整個人就躺在地上耍賴。
「把拔馬麻聽不懂我在說什麼嗎?」孩子好像是這樣說的,可是再仔細聽一次時,又真的聽不懂孩子在說什麼。要是孩子說得清楚點,可能還可以猜測出來是什麼意思,但是他這樣又哭又叫的,叫人怎麼聽得懂他在講什麼啊?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因為不知道孩子到底為什麼哭鬧,當然也就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孩子哭得更加激動。他一直蹬腳,還把頭都貼到地上,一直發出啊啊啊的怪聲。此時的父母想必已經陷入恐慌的狀態。什麼恐怖電影都沒有比這種狀況更恐怖啊!
然後接下來是什麼?一直聽著小孩大哭的父母們終於受夠了,「喂!你到底夠了沒?」開始像這樣對孩子大吼。於是現場完全是一團混亂。最後,要不就是怒火爆發的父母們自己振作精神、停止吼小孩;要不就是孩子被父母嚇到而停止哭泣,可能就是以這兩種方式來收場。
最後剩下什麼呢?只能是一團慘狀囉!「今天我又沒有好好同理孩子的心情!今天我又是個沒有耐心的媽媽!」當我們看著滿臉淚痕的孩子,內心也會陷入無止盡的自責當中。可是問題在於隔天又會發生一模一樣的事件,然後自己還是一點對策都沒有。這樣真的讓人感到很絕望。
真的,這種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各位可能有在育兒書籍上看到類似這樣的方法:
聽起來真的是再完美不過的方法了,不是嗎?有誰能反駁這點呢?但問題是,要執行這個方法,實在是太困難了。首先第一步要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從這裡開始就超級困難啊!
找出哭泣的原因,這在新生兒身上還算是相對簡單的。要不就是大便了,要不就是肚子餓了,再不然就是想睡覺。總之大概就是這三種的其中之一。所以新生兒一哭,父母可以先把尿布打開來確認看看,或者餵個奶,然後輕拍孩子安撫他,大部分就可以解決孩子哭泣的狀況。
可是當孩子稍微再大一點之後,唉,上述的方法就只能拿來想想而已。想要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腦袋裡在想什麼,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孩子會因為自己比較會說話了,就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也就是說,他們會期待能進行「大人對大人」的思想溝通。可是孩子懂的詞彙有限,發音又不是很清楚,可能不經思考就直接把話說出來,結果當別人都聽不懂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生氣。
我們可能也會因為孩子變得越來越會說話,就有點過度地誇獎他們。並且會期待能用對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當孩子鬧脾氣大哭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感到很疑惑。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玩具嗎?還是因為冰淇淋呢?還是太熱才這樣的呢?還是想睡覺啊?還是想吃飯呢?」如果第一個選項就猜對的話,那天就是成功的一天了。可是事情往往不如我們預期的那樣順利嘛!
「不是不是不是啦~~啊~~~~!」
「喂!你到底夠了沒?」(無限反覆)
運氣好的時候,大概還能推測出孩子哭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想使用喜歡的東西,也可能是想要拿著那個東西,又或者可能是發生讓他不開心的事情等諸如此類的小事。可是重點在於「好,我知道你為什麼哭了。但是你也沒必要為了這種小事情鬧成這樣嘛!」大人們對這種小事實在很難有認同感,所以就不會產生想要安撫孩子的念頭。
對於大發脾氣的孩子來說,你問他到底為什麼生氣?這是一點用都沒有的。總之在哭鬧的當下,孩子的腦袋是著火的狀態。下一頁看看專家有什麼「滅火」的好方法
即使如此,奉勸各位還是要勉強收起脾氣,看看四周,心平氣和地講些同理孩子的言語。這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們自身的精神健康著想啊!「噢~你是因為這樣所以覺得很難過啊~」
呵呵呵,不過這樣也很容易破綻百出喔!孩子馬上就會看穿我們的真面目。「你們都不懂我啦~~」然後開始更用力地大哭了起來,哭鬧到好像聲帶都要斷掉一樣,甚至哭到快斷氣似的。完全無視於父母所做的努力。
不管我們做什麼,終究還是又讓我們陷入恐慌的狀態之中。「喂!你到底夠了沒?」(無限反覆)
我們很常使用「同理心」這個單字。但是話說回來,要能夠做到同理,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有些時候我們連自己的心裡在想什麼都不太清楚了,更何況是別人的內心,又要如何能馬上知道呢?再加上對方是連用言語都不太能溝通的孩子,他們也只能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所以要同理這樣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在這樣的狀況中,我建議各位最好還是把「我能同理孩子的內心」這種期待丟掉。總之在哭鬧的當下,孩子的腦袋是著火的狀態。腦袋如果著火了能怎麼辦呢?不就是精神出問題了嗎?
所以,對於大發脾氣的孩子來說,你問他到底為什麼生氣?這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他都已經處於一種類似精神出問題的狀態了,哪還能聽進什麼話呢?我們再怎麼絞盡腦汁對孩子說些甜言蜜語,正在哭泣的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所以說啊,我們這時候就不要再對正在哭泣的孩子說好說歹了。首先要做的是幫他把腦袋中的火撲滅才對。詢問他什麼原因或者試圖同理他,又或者是要把孩子帶去外面說教,這些都是下一個階段才要進行的課題。
那麼,要不要告訴各位滅火的方法呢?
嗯……各位沒有想到答案嗎?好的。我自己為了找出這個答案,也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我在我家老大身上做過許多錯誤的嘗試。我很草率地安撫他之後,因為怕孩子養成愛哭的壞習慣,所以我那時就放著讓他哭到自己筋疲力盡。結果就是我讓孩子很受傷,他還是繼續哭,而且我也哭了。但經歷過這一切之後,讓人傻眼的是,答案竟然是如此簡單。而且是我早就已經知道的答案。
當我們的朋友抽抽噎噎地哭泣時,我們會怎麼做呢?
我們會握著朋友的手,摟著他們的肩膀,如此陪伴在他的身旁,等待他停止哭泣,對吧?其實這樣做就可以了。
當孩子沒來由地發脾氣時,請一言不發地擁抱他就行了。請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直到他冷靜下來為止。如果孩子情緒還很激動,企圖把自己推開時,可以稍微鬆開手臂退後一點,然後再次擁抱他。大概這樣做三次,孩子的心情就會好轉許多。
在這種時候,各位請千萬別開口說些什麼。在這樣的過程中,就算自己再怎麼想要說些話,也請一定要忍住,把嘴巴牢牢閉上。各位只能這麼做。畢竟人們常常說錯話,不是嗎?直到孩子冷靜下來為止,只要我們自己不開口,當天晚上就能平靜安穩地入睡。
當孩子開始拉開嗓門大哭時,我們腦袋一定是會火冒三丈的。我自己也是一樣,在這種時候的精神狀態都是不太穩定的,而且衝動之下說出口的話,最後還會搞到自己很後悔。所以我們千萬別讓自己有機會陷入這種狀態。對方還是個孩子嘛!只要立刻擁抱他就行了。
本文摘自《放下過度努力!佛系育兒,讓爸媽更輕鬆:從作息、遊戲到教育,不被「標準」束縛,擺脫焦慮、壓力,0~6歲幼兒的快樂照顧提案!》/金真善(精神科醫師)/台灣廣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然後接下來是什麼?一直聽著小孩大哭的父母們終於受夠了,「喂!你到底夠了沒?」開始像這樣對孩子大吼。於是現場完全是一團混亂。最後,要不就是怒火爆發的父母們自己振作精神、停止吼小孩;要不就是孩子被父母嚇到而停止哭泣,可能就是以這兩種方式來收場。
最後剩下什麼呢?只能是一團慘狀囉!「今天我又沒有好好同理孩子的心情!今天我又是個沒有耐心的媽媽!」當我們看著滿臉淚痕的孩子,內心也會陷入無止盡的自責當中。可是問題在於隔天又會發生一模一樣的事件,然後自己還是一點對策都沒有。這樣真的讓人感到很絕望。
真的,這種時候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各位可能有在育兒書籍上看到類似這樣的方法:
- 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
- 去同理孩子哭泣的原因,然後安撫他。
聽起來真的是再完美不過的方法了,不是嗎?有誰能反駁這點呢?但問題是,要執行這個方法,實在是太困難了。首先第一步要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從這裡開始就超級困難啊!
找出哭泣的原因,這在新生兒身上還算是相對簡單的。要不就是大便了,要不就是肚子餓了,再不然就是想睡覺。總之大概就是這三種的其中之一。所以新生兒一哭,父母可以先把尿布打開來確認看看,或者餵個奶,然後輕拍孩子安撫他,大部分就可以解決孩子哭泣的狀況。
可是當孩子稍微再大一點之後,唉,上述的方法就只能拿來想想而已。想要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腦袋裡在想什麼,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孩子會因為自己比較會說話了,就覺得自己也是個大人。也就是說,他們會期待能進行「大人對大人」的思想溝通。可是孩子懂的詞彙有限,發音又不是很清楚,可能不經思考就直接把話說出來,結果當別人都聽不懂的時候,他們就會開始生氣。
我們可能也會因為孩子變得越來越會說話,就有點過度地誇獎他們。並且會期待能用對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所以當孩子鬧脾氣大哭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感到很疑惑。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玩具嗎?還是因為冰淇淋呢?還是太熱才這樣的呢?還是想睡覺啊?還是想吃飯呢?」如果第一個選項就猜對的話,那天就是成功的一天了。可是事情往往不如我們預期的那樣順利嘛!
「不是不是不是啦~~啊~~~~!」
「喂!你到底夠了沒?」(無限反覆)
運氣好的時候,大概還能推測出孩子哭鬧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他想使用喜歡的東西,也可能是想要拿著那個東西,又或者可能是發生讓他不開心的事情等諸如此類的小事。可是重點在於「好,我知道你為什麼哭了。但是你也沒必要為了這種小事情鬧成這樣嘛!」大人們對這種小事實在很難有認同感,所以就不會產生想要安撫孩子的念頭。
對於大發脾氣的孩子來說,你問他到底為什麼生氣?這是一點用都沒有的。總之在哭鬧的當下,孩子的腦袋是著火的狀態。下一頁看看專家有什麼「滅火」的好方法
即使如此,奉勸各位還是要勉強收起脾氣,看看四周,心平氣和地講些同理孩子的言語。這不是為了他,而是為了我們自身的精神健康著想啊!「噢~你是因為這樣所以覺得很難過啊~」
呵呵呵,不過這樣也很容易破綻百出喔!孩子馬上就會看穿我們的真面目。「你們都不懂我啦~~」然後開始更用力地大哭了起來,哭鬧到好像聲帶都要斷掉一樣,甚至哭到快斷氣似的。完全無視於父母所做的努力。
不管我們做什麼,終究還是又讓我們陷入恐慌的狀態之中。「喂!你到底夠了沒?」(無限反覆)
我們很常使用「同理心」這個單字。但是話說回來,要能夠做到同理,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有些時候我們連自己的心裡在想什麼都不太清楚了,更何況是別人的內心,又要如何能馬上知道呢?再加上對方是連用言語都不太能溝通的孩子,他們也只能用發脾氣的方式來表達,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所以要同理這樣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在這樣的狀況中,我建議各位最好還是把「我能同理孩子的內心」這種期待丟掉。總之在哭鬧的當下,孩子的腦袋是著火的狀態。腦袋如果著火了能怎麼辦呢?不就是精神出問題了嗎?
所以,對於大發脾氣的孩子來說,你問他到底為什麼生氣?這是一點用都沒有的。他都已經處於一種類似精神出問題的狀態了,哪還能聽進什麼話呢?我們再怎麼絞盡腦汁對孩子說些甜言蜜語,正在哭泣的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所以說啊,我們這時候就不要再對正在哭泣的孩子說好說歹了。首先要做的是幫他把腦袋中的火撲滅才對。詢問他什麼原因或者試圖同理他,又或者是要把孩子帶去外面說教,這些都是下一個階段才要進行的課題。
那麼,要不要告訴各位滅火的方法呢?
嗯……各位沒有想到答案嗎?好的。我自己為了找出這個答案,也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我在我家老大身上做過許多錯誤的嘗試。我很草率地安撫他之後,因為怕孩子養成愛哭的壞習慣,所以我那時就放著讓他哭到自己筋疲力盡。結果就是我讓孩子很受傷,他還是繼續哭,而且我也哭了。但經歷過這一切之後,讓人傻眼的是,答案竟然是如此簡單。而且是我早就已經知道的答案。
當我們的朋友抽抽噎噎地哭泣時,我們會怎麼做呢?
我們會握著朋友的手,摟著他們的肩膀,如此陪伴在他的身旁,等待他停止哭泣,對吧?其實這樣做就可以了。
當孩子沒來由地發脾氣時,請一言不發地擁抱他就行了。請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直到他冷靜下來為止。如果孩子情緒還很激動,企圖把自己推開時,可以稍微鬆開手臂退後一點,然後再次擁抱他。大概這樣做三次,孩子的心情就會好轉許多。
在這種時候,各位請千萬別開口說些什麼。在這樣的過程中,就算自己再怎麼想要說些話,也請一定要忍住,把嘴巴牢牢閉上。各位只能這麼做。畢竟人們常常說錯話,不是嗎?直到孩子冷靜下來為止,只要我們自己不開口,當天晚上就能平靜安穩地入睡。
當孩子開始拉開嗓門大哭時,我們腦袋一定是會火冒三丈的。我自己也是一樣,在這種時候的精神狀態都是不太穩定的,而且衝動之下說出口的話,最後還會搞到自己很後悔。所以我們千萬別讓自己有機會陷入這種狀態。對方還是個孩子嘛!只要立刻擁抱他就行了。
本文摘自《放下過度努力!佛系育兒,讓爸媽更輕鬆:從作息、遊戲到教育,不被「標準」束縛,擺脫焦慮、壓力,0~6歲幼兒的快樂照顧提案!》/金真善(精神科醫師)/台灣廣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