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信義區寶林茶室多人吃完炒粿條、河粉後感到身體不適、肝腎衰竭,發生2死、5命危,衛福部定調為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由於每年5~10月為食物中毒的高峰期,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也在已故「俠醫」林杰樑的臉書列出「保存食物10大原則」避免中毒、維護自身健康。
每年春天起,天氣漸熱,便會陸續出現食物中毒案例。去年也曾有法國麵包攤、八寶冰店中標,驗出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和大腸桿菌等細菌,導致受害民眾出現腹瀉、血便、腎衰竭等不適症狀。「俠醫」林杰樑臉書專頁目前由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與林杰樑學生們共同經營,列出「保存食物10大原則」如下:
粿條買回家別放超過3天!保存食物10原則,避免食物中毒
每年春天起,天氣漸熱,便會陸續出現食物中毒案例。去年也曾有法國麵包攤、八寶冰店中標,驗出沙門氏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和大腸桿菌等細菌,導致受害民眾出現腹瀉、血便、腎衰竭等不適症狀。「俠醫」林杰樑臉書專頁目前由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與林杰樑學生們共同經營,列出「保存食物10大原則」如下: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 冰箱非萬能:冰箱沒有殺菌功能,只能延緩食物長菌時間,食物長期放冰箱還是會腐敗。
- 冰箱別放滿:冰箱只能放7成,才能通風維持低溫,且應留意食物不要擋住出風口。
- 長菌危險溫度:食物的危險溫度是7 - 60度,食物不需放涼再放冰箱。以手碰觸容器,覺得不燙手、約65度左右就可放冰箱。
- 米飯應冷凍:當天煮的米飯沒吃完,可在熱的時候(如第3點溫度)保存於保鮮盒放冰箱冷凍,要吃時再蒸熟。
- 粿條等濕麵別放超過3天:濕式的麵、米粉、河粉、粿條買回家應立刻冷藏,保存不要超過3天。
- 留意乾貨與泡發步驟:乾貨泡發前應先用水沖洗,再用乾淨的水泡發。留意不要超過4小時;或每4小時換水,不要泡超過24小時。泡發時最好置放冰箱,若泡發的水產生黏液、軟爛就應丟棄。泡發好的食材應盡速料理。
- 留意發酵食物:無法控制溫度、濕度環境下,建議不要自製發酵食品,購買大廠牌有檢驗過後較有保障。
- 這類食物別入口:若變味、變質、腐敗、發霉,絕對不要入口。
- 勤洗手:處理食物前務必確實洗手。
- 生熟食分開處理:可以先處理熟食再處理生食。
根據食藥署資料,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候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通常會持續1~2天,抵抗力特別弱的人甚至可能因此死亡,千萬不容忽視。若民眾產生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並將剩餘的食物密封並低溫冷藏,盡速通知衛生單位。
參考資料:
- 台灣首次驗出米酵菌酸 專家揭「死亡率超過3成」曝症狀:發病數小時恐致命
- 林杰樑 - 食藥署統計5-10月是食物中毒的高峰期,提醒大家保存食物的方法以避免食物中毒維護健康... | Facebook
- 冰店爆八寶冰驗出4菌,44人食物中毒!醫提醒吃冰3觀察,買了別慢慢吃
- 知名越南法國麵包攤爆422人中毒!食藥署:5招避沙門氏桿菌
- 食品中毒常見問與答 - 食品中毒定義及常見問與答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