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第三篇

呂維振
2017-03-31 00:00:00
4
收藏
分享
相較於使用現金來購物,有「塑膠貨幣」稱號的信用卡,也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支付工具。日前大數據資料分析發現,台灣 40 至 50 歲的消費者最會刷卡,但 80 歲以上單筆刷卡金額最高。現在在醫院也可以刷卡繳費,但你可能不知道結合信用卡與智慧型手機的「行動醫療支付」時代已經到來,在醫院批價繳費不但不用現金跟信用卡,甚至付款人不在醫院都可以辦到!

醫院繳費卻忘了帶卡,現金不夠付怎麼辦......

這一天李媽媽上醫院看病拿藥,就感受到了行動醫療支付的便利。李媽媽從年輕時就為家人與生活操勞,兒子終於長大成人,工作穩定下來,自己肩上的重擔也可漸漸放下,開始過著悠閒的退休生活。只不過歲月不饒人,近年來關節漸漸出了問題,平常走路都會痛,只好定期到醫院報到。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心疼兒子的李媽媽,決定不告訴兒子今天是定期回診的時間,就一個人搭車到醫院看病、領藥。原本就如往常一樣都很順利,見到了醫生,接下來就要去櫃台批價,沒想到此時卻發現,剛才出門時,只記得要帶健保卡,卻忘了要帶銀行金融卡!而醫生開的藥有較多自費額,身上僅有兩、三百元現金卻不夠付!

手機就可以批價繳費,還能減少院內感染

李媽媽開始責怪自己老了、記憶變差忘東忘西,一方面又很緊張,不知該怎麼辦,萬般不願意的情況下,只好拿起手機打電話給兒子求救:

「阿明,我去醫院拿藥,錢帶不夠,又忘了帶提款卡,你可以來一下下幫我付錢嗎?」

「媽,今天去醫院怎麼不講?我開車送你啊!」「沒啦,你工作要緊,我是想不要打擾你啦。」

「媽,沒關係啊,下次一定要跟我講啦。媽,藥單有拿到沒?」

「有啊,在手裡面。」「好,媽你等我一下哦。」

「啊你何時要來?」「我不用來啦,媽你等我一下。」

「為什麼你不用來?不來怎麼付錢?」「媽,我剛剛已經用手機付錢了啊。」

「什麼,手機要怎麼付錢?」

「媽,現在有一款手機 APP 叫做『醫指付』,就是媽你拿到繳費單以後,我打開手機,就可以看到那筆繳費,我就按下去就可以用信用卡繳費了,現在都很方便啦。」

「手機怎麼會知道我有看醫生?」「VISA 卡現在與 6 家醫院跟 21 家銀行有合作,可以看到資料啦。」

「哦,現在有這麼好?」「對呀,以後媽不用提款啦,錢很多人碰過,上面有很多細菌,醫院裡面病菌也很多,院內感染也很可怕。媽關節不好,以後就不要排隊批價,坐著休息,跟我講一下就可以繳費了。」

「可是我下次回診時你不是要出國,那要怎麼辦?」「一樣啊,媽給我通知一下,我在國外也可以繳費。」

「這樣真好。」

手機「醫指付」,跨國都能照護親友

李媽媽現在不但不用在醫院枯等兒子來繳費,還感受到兒子的關心,心裡面覺得很溫暖。不過李媽媽的兒子,究竟如何辦到「親友代付、跨國照護」的便利性?原來他在之前就先下載了一款「醫指付」手機 APP,用自己的 VISA 信用卡或 VISA 金融卡註冊、認證通過。等到李媽媽已經拿到繳費單與領藥單,代表醫院方面的電腦系統已經有了這筆資料,李先生只要選擇醫院別、媽媽的身分證字號與生日,醫指付就能從醫院的系統中找到這筆資料,再按下繳費按鈕,李媽媽就可以直接去藥局領藥,不用排隊批價、不用手拿現金,甚至能減少院內感染的風險。

同時,正因為網路無遠弗屆、立即溝通的特質,即使消費者人在國外,一樣可以透過手機 APP,幫在醫院裡的親友繳費付款。比臨櫃刷卡繳費還要便利的行動支付,已經正式進入了你我日常生活!

註:Visa與各單位合作推出醫療行動支付「醫指付」APP,合作單位如下:

其他醫院及發卡行將陸續加入。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