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按按肚子就能觀察!日漢方醫:6個部位看出氣血、肝腎腸胃健康

仙頭正四郎(日本東洋醫學會漢方專門醫師)監修
2020-08-03 11:00:00
26,078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仙頭正四郎(日本東洋醫學會漢方專門醫師)監修】

切診之一的腹診



腹診也是切診的一種,主要是將手掌貼在腹部上,從腹部的硬度與彈力,以及按壓時的抵抗及內臟水聲等狀況,來診察身體狀態的診察法。在日本發展開來的漢方醫學,特別重視這種診察法。

主要關鍵字: #腹診 #心下部 #胸脅部 #臍上部 #臍旁部 #臍下部 #膈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從腹部的抵抗與壓痛來掌握身體狀態

觸摸肚子來確認腹壁硬度與彈力、按壓時的抵抗與壓痛、內臟水聲等特徵,以診察身體狀態的診察法,就稱為「腹診」。

西醫進行腹診的主要目的,是從腹壁上方探知腹部內臟的狀況,但中醫的腹診目的,不只在診察內臟情形,同時也在確認腹部的皮膚與腹肌的彈力、硬度、有無硬塊等,藉以掌握對疾病擁有抵抗力的正氣充實度,以及氣、血、津液的狀態,甚至會從某特有狀態來判斷腎氣的強弱、肝氣的停滯情形、血的停滯情形等。

腹診在中醫裡似乎不太被重用,但在日本的中醫裡,卻是決定處方的一項指針,非常受重視。腹部可以分為心下部、胸脅部、臍上部、臍旁部、臍下部、脅下部、下腹部、腹直肌等部位,只要掌握發生在這些部位的抵抗或疼痛、硬結(硬塊)、悸動、無力等特徵,就能推測出氣、血、津液的停滯情形,以及五臟的失調。


腹診方法與常見的特有症狀

西醫進行腹診時,為清楚掌握內臟情形,會讓病患採取仰躺姿勢,並將膝蓋豎起來,以放鬆腹壁。相較之下,中醫進行腹診時,為準確判斷腹壁的緊張度,會讓仰躺的病患伸直雙腳,再用手輕輕觸摸病患的腹部,藉以在非常自然的狀態下,測得腹部的緊張度與皮膚的滋潤度等。

之後會局部輕輕按壓腹部,確認皮下與深處是否有硬結或塊狀情形,以及深處動脈的跳動情形,及面對來自外部刺激時,身體的抵抗程度等。尤其是側腹部、臍下部、臍上部、心下部、胸脅部等處,會稍微用力按壓,或用手指斜按下去,以確認特有的反應。

從相當於橫膈膜位置的心下部到胸脅部為止,稱為「膈」,是體內氣流上下交錯的重要部位,一旦這裡出現緊張或硬結情形,就表示氣的流動很差。

腹部特有的反應包括按壓胸脅部時,覺得較硬且難受的胸脅苦滿,與按壓心窩時會很難受的心下痞鞭,以及輕敲或搖晃胃部時,胃裡傳來水聲的胃內停水等。

按按肚子就能觀察出身體狀況?下一頁中醫圖解有你不知道的健康密碼大揭密!


腹診時會觸摸腹部各部位以診察特有的反應

按壓腹部時可從腹壁狀態得知的事:

  • 過度緊張或硬結(硬塊)
    表示病態活動的亢進狀態、氣、血、津液的循環停滯不前。

  • 適度緊張
    正氣健全且充實。

  • 既不緊張也無抵抗
    表示正氣很弱。
腹部名稱
代表性的反應

胸脅苦滿
胸脅受壓迫時會緊張且感到難受的狀態,表示氣上下通行時,在膈裡遭受阻礙,因此停滯不前,代表肝鬱氣滯(肝的疏泄作用低下,導致氣循環變差的狀態)。
胸脅苦滿
心下痞鞭
心窩受壓迫時會感到難受的狀態,有時甚至會像板子一樣緊繃,表示氣滯胃熱(氣停滯不前,導致胃失調的狀態)。
心下痞鞭
胃內停水
輕敲或搖晃胃部時,胃裡傳來水聲的狀態,表示腸胃功能低下,且存在多餘水分(濕邪)。
胃內停水
腹直肌攣急
臍四周的腹直肌又硬又緊張,有如棍棒一樣的狀態,表示氣停滯不前。
腹直肌攣急
臍上悸
觸摸臍上時,會發現腹部大動脈有強烈跳動的狀態,表示肝氣很旺盛。若跳動情形較弱,表示因氣虛等因素,造成腹壁緊張度降低,有時甚至能觸摸到動脈。
臍上悸
臍下不仁
按壓臍下的腹直肌時,毫無抵抗就能按得很深的狀態,表示腹直肌下部的張力低下,有時會伴隨出現知覺麻痺的症狀,代表腎陽虛。
臍下不仁
左側腹部結節(瘤)
按壓左側腹部時,出現如硬塊般結節(瘤)的狀態,但其實並非真有東西存在,只是靜脈鬱血,表示有血瘀情形。
左側腹部結節(瘤)
本文摘自《中醫超圖解》/仙頭正四郎(日本東洋醫學會漢方專門醫師)監修/漫遊者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只要按按肚子就能觀察!日漢方醫教你從6個部位看氣血與五臟健康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