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新北市議員唐慧琳去年被爆出罹患胰臟癌第三期,未料今(25日)晨傳出仍不敵病魔,享年49歲,國民黨中央委員徐正文、國民黨立委洪孟楷都在臉書證實此消息並發文悼念。唐慧琳過去受訪時曾表示,自己雖然不幸罹患癌王,但自己不會氣餒也沒有放棄的權利!而讓人心疼的是,她也曾說:自己手術成功機率不高,而醫藥費要上百萬,考量到孩子還小,想多留點錢給小孩,選擇「不醫了」!消息傳出後,讓很多網友不捨、湧進她的臉書加油打氣,希望她不要放棄!
唐慧琳當時自拍影片強調會堅強「奮戰到底」,並感謝大家的關心自己也已積極就醫,沒有其他的問題。「健康逐漸恢復,服務處也都正常運作中。」。即便罹癌了,她也依舊在臉書上持續關心台灣時事,去年11月身形削瘦的她曾抱病出席「秋鬥」,更現身支持「反萊豬」活動。唐慧琳口才犀利,邏輯清晰,生病前是政論節目常客,也是藍營群眾口中的「永遠的俠女」。
而唐慧琳對孩子的疼愛,也能從臉書上看出來,她曾在2018年時臉書分享孩子在床上睡在一起抱成一團的照片寫道「出來參選,陪家人的時間少了很多,早上拜完票回到家,聽到小兒子因為媽媽不在,只好要哥哥抱抱,感到一陣心酸,對父母的虧欠就更不在話下了,更感謝所有義工夥伴們的犧牲與付出!」言談間看得出俠女外表下,仍是溫柔感性的慈母。
唐慧琳當時自拍影片強調會堅強「奮戰到底」,並感謝大家的關心自己也已積極就醫,沒有其他的問題。「健康逐漸恢復,服務處也都正常運作中。」。即便罹癌了,她也依舊在臉書上持續關心台灣時事,去年11月身形削瘦的她曾抱病出席「秋鬥」,更現身支持「反萊豬」活動。唐慧琳口才犀利,邏輯清晰,生病前是政論節目常客,也是藍營群眾口中的「永遠的俠女」。
而唐慧琳對孩子的疼愛,也能從臉書上看出來,她曾在2018年時臉書分享孩子在床上睡在一起抱成一團的照片寫道「出來參選,陪家人的時間少了很多,早上拜完票回到家,聽到小兒子因為媽媽不在,只好要哥哥抱抱,感到一陣心酸,對父母的虧欠就更不在話下了,更感謝所有義工夥伴們的犧牲與付出!」言談間看得出俠女外表下,仍是溫柔感性的慈母。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唐慧琳去年傳出罹患胰臟癌的消息時,由於年輕,身邊有許多人都很訝異,並主動關心他,也提供不同的療法及意見。她在罹癌後鮮少公開露面,專心治療。她最後一次臉書發文,是三天前提醒網友做好防颱準備,除寫下「祝福大家一切平安、順心」,也預祝選手們奪金為國爭光,發文當天許多網友替她加油打氣,如今傳出過世消息,網友也在底下留言悼念「可惜了一個優秀的議員」、「俠女議員一路好走」。。
徐正文透露,自己是收到唐慧琳父親的訊息,才得知唐慧琳過世,對此相當錯愕,因為唐慧琳年紀並不大,而且平常給人的就是很強悍的印象,認為這麼優秀的人病逝相當令人惋惜與難過的。他也在臉書悲傷地發文「傳來我們的俠女唐慧琳今晨五點辭世!慧琳姐一路好走!R.I.P」
洪孟楷也在臉書發文悼念「永遠的女俠—唐慧琳」,浩然正氣將永存,持續心心念念著台灣民眾。過去無論是選舉、政論節目、主持、助選等等,收到許多的幫忙跟照顧,「最熱切地笑容也永遠在我們的心目中。」
「胰腺癌」是最常見的胰臟癌,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超過半數的胰腺癌病人死於確診後的半年內,且5年存活率僅有10%左右,就死亡率而言堪稱「癌王」,甚至被喻為「醫師也投降」的難治之症。近年來,因胰臟癌逝世的名人不勝枚舉,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演員李麗鳳、資深媒體人劉駿耀等。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稱號,難以發現、難以治療、容易轉移的特性,使其成為許多人聞之色變的重症。其實,胰臟癌並非十死無生,而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在於能否及早發現。日本廣島縣有一座城市,裡面的居民早期發現胰臟癌的機率,竟然是全日本的7倍以上,關鍵到底是什麼?
研究胰臟癌30年以上日本醫師蒲田敏文受邀參與健康節目時表示,胰臟癌5年存活率只有7.7%,而難以治療的主因之一,是胰臟癌早期發現1cm以下腫瘤的機率大約只有0.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癌症中心資訊也指出,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至於腫瘤長得較大後才可能出現腹痛、背痛、體重減輕、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蒲田敏文也認為,如果能及早發現胰臟癌,就可能提高治癒率與存活率。而在日本廣島縣尾道市,超早期發現胰臟癌的機率,竟然是全日本的7倍以上!根據日本節目分析,尾道市的超音波檢查普及率高達84%,容易發現胰管腫大、胰囊腫(Pancreatic cyst)等胰臟癌早期徵兆,且相對電腦斷層等檢查方式更便宜、安全、容易普及,可能有助於發現病灶後,及早安排進一步檢查以幫助確診。
節目中也建議,除了一般人應定期到胃腸科、內科或胰臟專科進行超音波檢查外,以下5種因素如符合2種以上,更是胰臟癌高風險群,需積極注意胰臟健康:
下一頁這些症狀竟可能是胰臟癌徵兆!
節目也列出了幾樣胰臟癌的徵兆,幫助我們提高警覺:
美國非營利慈善組織「胰臟癌行動網」(Pancreatic Cancer Action Network)中,由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loan-Kettering紀念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維梅醫學中心(Virginia Mason Medical Center)等專家審定的資料指出,胰臟腫瘤可根據一開始癌變的細胞類型,分為外分泌性與神經內分泌性,這樣的分類有助於了解病程的發展與後續治療。
93%的胰臟癌為外分泌腫瘤,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胰臟腺癌(adenocarcinoma);而7%則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也稱為胰島細胞腫瘤,通常比外分泌腫瘤生長稍慢。
美國密西根大學Rogel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gel Cancer Center)指出,由於過去幾年CT電腦斷層、MRI磁振造影的使用變多,許多胰臟囊腫(pancreatic cysts)也被發現並深入研究。結果顯示:有些類型的囊腫可能與增加胰臟癌發生風險有關,因此對於被診斷出胰臟囊腫的人,建議需要接受評估,以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手術、追蹤觀察等治療。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徐正文透露,自己是收到唐慧琳父親的訊息,才得知唐慧琳過世,對此相當錯愕,因為唐慧琳年紀並不大,而且平常給人的就是很強悍的印象,認為這麼優秀的人病逝相當令人惋惜與難過的。他也在臉書悲傷地發文「傳來我們的俠女唐慧琳今晨五點辭世!慧琳姐一路好走!R.I.P」
洪孟楷也在臉書發文悼念「永遠的女俠—唐慧琳」,浩然正氣將永存,持續心心念念著台灣民眾。過去無論是選舉、政論節目、主持、助選等等,收到許多的幫忙跟照顧,「最熱切地笑容也永遠在我們的心目中。」
「胰腺癌」是最常見的胰臟癌,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超過半數的胰腺癌病人死於確診後的半年內,且5年存活率僅有10%左右,就死亡率而言堪稱「癌王」,甚至被喻為「醫師也投降」的難治之症。近年來,因胰臟癌逝世的名人不勝枚舉,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帕華洛帝(Luciano Pavarotti)、「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Karl Lagerfeld)、演員李麗鳳、資深媒體人劉駿耀等。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胰臟癌素有「癌症之王」的稱號,難以發現、難以治療、容易轉移的特性,使其成為許多人聞之色變的重症。其實,胰臟癌並非十死無生,而提高存活率的關鍵,在於能否及早發現。日本廣島縣有一座城市,裡面的居民早期發現胰臟癌的機率,竟然是全日本的7倍以上,關鍵到底是什麼?
胰臟癌及早發現是存活關鍵,5大族群更要積極檢查
研究胰臟癌30年以上日本醫師蒲田敏文受邀參與健康節目時表示,胰臟癌5年存活率只有7.7%,而難以治療的主因之一,是胰臟癌早期發現1cm以下腫瘤的機率大約只有0.8%。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癌症中心資訊也指出,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以至於腫瘤長得較大後才可能出現腹痛、背痛、體重減輕、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蒲田敏文也認為,如果能及早發現胰臟癌,就可能提高治癒率與存活率。而在日本廣島縣尾道市,超早期發現胰臟癌的機率,竟然是全日本的7倍以上!根據日本節目分析,尾道市的超音波檢查普及率高達84%,容易發現胰管腫大、胰囊腫(Pancreatic cyst)等胰臟癌早期徵兆,且相對電腦斷層等檢查方式更便宜、安全、容易普及,可能有助於發現病灶後,及早安排進一步檢查以幫助確診。
節目中也建議,除了一般人應定期到胃腸科、內科或胰臟專科進行超音波檢查外,以下5種因素如符合2種以上,更是胰臟癌高風險群,需積極注意胰臟健康:
- 家族有胰臟癌病史
尤其是家人在50歲以下發病,風險更高。 - 慢性胰臟炎患者
罹患胰臟炎4年以內的風險更高。 - 糖尿病患者
罹患糖尿病2年以內的風險更高。 - 有喝酒習慣者
每天喝超過3罐350ml啤酒的人要特別注意。 - 有吸菸習慣者
下一頁這些症狀竟可能是胰臟癌徵兆!
這些症狀也有可能是胰臟癌徵兆
節目也列出了幾樣胰臟癌的徵兆,幫助我們提高警覺:
- 鳩尾穴(太陽神經叢)疼痛
日本愛知縣癌中心中央醫院資訊指出,胰臟位於太陽神經叢位置深處,在胃腸的內側,上方是肝臟、下方是結腸,如有胰臟癌問題,有可能會出現疼痛、出血等症狀。 - 背痛
腰部以上、肩胛骨以下部位疼痛,也有可能是胰臟癌造成的。日本癌症資訊專業網站《癌治療.com》指出,胰臟癌有可能因為癌細胞增生、壓迫到腹膜而引發強烈的背痛。 - 血糖急速上升
血糖急速上升不一定是糖尿病,有可能是胰臟癌使胰臟功能失調造成的,如果生活習慣規律正常,血糖卻莫名上升的話一定要多加注意。 - 大便浮油
健康的狀況下胰臟會排出胰液幫助消化,若是有胰臟癌問題,胰液排出異常,讓身體消化脂肪的能力發生障礙,就可能造成脂肪便、下痢問題。
胰臟癌種類
美國非營利慈善組織「胰臟癌行動網」(Pancreatic Cancer Action Network)中,由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loan-Kettering紀念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維梅醫學中心(Virginia Mason Medical Center)等專家審定的資料指出,胰臟腫瘤可根據一開始癌變的細胞類型,分為外分泌性與神經內分泌性,這樣的分類有助於了解病程的發展與後續治療。
93%的胰臟癌為外分泌腫瘤,其中最常見的種類為胰臟腺癌(adenocarcinoma);而7%則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也稱為胰島細胞腫瘤,通常比外分泌腫瘤生長稍慢。
胰臟癌常見徵兆與症狀
- 下腹部或背部疼痛
- 體重減輕
- 皮膚或眼睛黃疸,可能同時伴隨皮膚癢
- 食慾不佳
- 噁心感
- 糞便狀態改變
- 胰臟腫脹發炎
- 新近發生的糖尿病
- 疲勞、衰弱,或憂鬱症狀
- 較晚期的胰臟癌也可能出現腹部積水、血栓等徵兆
美國密西根大學Rogel癌症中心(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gel Cancer Center)指出,由於過去幾年CT電腦斷層、MRI磁振造影的使用變多,許多胰臟囊腫(pancreatic cysts)也被發現並深入研究。結果顯示:有些類型的囊腫可能與增加胰臟癌發生風險有關,因此對於被診斷出胰臟囊腫的人,建議需要接受評估,以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手術、追蹤觀察等治療。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