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原味太太(手指食物x副食品x育兒健康作家)】
隨著寶寶越長越大,逐漸沒辦法只靠喝奶獲取需要的所有營養,必須學習吃其他的食物。而這段介於喝奶到和大人一樣正常飲食間的過渡期,就需要所謂的「副食品」,也稱為「離乳食」。台灣常見的副食品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下面這三種。
從喝奶到正常飲食,寶寶的「副食品過渡期」
隨著寶寶越長越大,逐漸沒辦法只靠喝奶獲取需要的所有營養,必須學習吃其他的食物。而這段介於喝奶到和大人一樣正常飲食間的過渡期,就需要所謂的「副食品」,也稱為「離乳食」。台灣常見的副食品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下面這三種。
傳統餵食法 泥粥漸進至飯食類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通常傳統餵食法約在寶寶4個月大時開始吃10倍粥或是米精,先是以泥狀食物和粥類開始,再漸進增加顆粒感慢慢到吃飯。大部分是4~6個月時以米精、十倍粥混合蔬果泥、7~9個月過渡到口感軟的寶寶粥、10~12個月再依狀況增加顆粒和稠度(類似燉飯的口感)、一歲以上才慢慢接觸到乾飯。
由於寶寶長時間食用同一種質地的粥食,且完全由照顧者決定吃多少,到一歲時突然要轉換到固體食物,可能會出現不適應而挑食的狀況,需花費較長時間適應。
讓寶寶從大概6個月大,能坐正、好好拿起食物時,就開始學習如何自主進食。食物不需要特別打成泥,通常是餐桌上有什麼,切成合適大小就能給寶寶食用,完全由寶寶主導自己想吃什麼吃多少。
大人和小孩可以一同在餐桌上用餐,讓孩子能藉由模仿大人進食的參與感、喜歡上吃飯。由於在6個月大就開始學吃固體食物,充分練習咀嚼,因此能很快跟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也因為咀嚼能力進步、從小嘗試各種質地的食物,挑食的機率也會降低。
在開始手指食物前,父母必須要對於手指食物有安全大小的認知,跟傳統餵食很不同的是,初期手指食物越大就越安全。傳統餵食是先從泥狀食物漸漸到有顆粒感的食物,食物是由小變大;而初期手指食物則相反,是由大到小。
寶寶吃手指食物並不危險,往往是給予不安全的食物才會造成危險,這點傳統餵食的寶寶也是一樣的。例如圓圓的、堅硬的、很滑的食材容易噎到,但這不代表不能吃這些食物,而是需要經過適合的處理再給予。我們需要熟知給予食物的規則,透過適合寶寶月齡的方式來準備食物。
不同階段的寶寶副食品,食材處理方式、大小也不一樣喔!繼續看第二頁,寶寶副食品備料訣竅懶人包!
月齡小的寶寶還無法用大拇指和食指精準抓起食物,通常是用整個拳頭去抓握,所以這時期的手指食物的大小和長度大概跟兩根成人手指一樣,寶寶抓起時食物可以從拳頭的上下方露出來,寶寶才能盡情地啃咬它。此外,硬食材必須煮軟,軟到用舌頭頂住上顎可以將食物壓碎的程度。
寶寶大約9個月大時會開始發展手部精細動作,漸漸能用食指和拇指撿起更小的食物,咀嚼能力也比上個階段更熟練,可以試著將食物的大小從又長又寬的大塊狀變小,改切比較小塊或是切成薄片。
這個階段的食物還是要煮至柔軟。需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你的寶寶是從這個時期才第一次接觸手指食物,建議先從6~9個月的食物準則開始練習比較安全。
寶寶從6個月大開始吃手指食物,隨著練習,在一歲時咀嚼能力一定有相當大的進步,這時可以鼓勵寶寶嘗試更多口感的食物,例如脆脆的、外酥內軟的、多汁的,能夠帶給寶寶更多感官上的刺激。
但需注意,這個時期給予的食物仍要避免圓圓、堅硬的、很滑的東西,食物雖然可以做調味,但還是要避免過鹹過油膩。如果寶寶這時還在由父母餵食,應該趕快開始學習自主進食。
本文摘自《原味太太的寶寶手指食物》/原味太太(手指食物x副食品x育兒健康作家)/台灣廣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由於寶寶長時間食用同一種質地的粥食,且完全由照顧者決定吃多少,到一歲時突然要轉換到固體食物,可能會出現不適應而挑食的狀況,需花費較長時間適應。
BLW 寶寶第一口飯就開始學習自己動手吃飯
讓寶寶從大概6個月大,能坐正、好好拿起食物時,就開始學習如何自主進食。食物不需要特別打成泥,通常是餐桌上有什麼,切成合適大小就能給寶寶食用,完全由寶寶主導自己想吃什麼吃多少。
大人和小孩可以一同在餐桌上用餐,讓孩子能藉由模仿大人進食的參與感、喜歡上吃飯。由於在6個月大就開始學吃固體食物,充分練習咀嚼,因此能很快跟大人吃同樣的食物,也因為咀嚼能力進步、從小嘗試各種質地的食物,挑食的機率也會降低。
傳統餵食法VS. BLW
傳統餵食法 | BLW |
食物泥及粥為主 | 選擇很多,不侷限同質地的食物,跟家人吃同樣的食物 |
主導者為大人,由於寶寶常被期待多吃一點,可能會出現過度餵食狀況 | 大人不干涉,寶寶依照自己的胃口,決定要吃多少、要不要吃 |
寶寶單獨吃飯,與家人分開吃飯 | 不需大人餵食,可以同時跟家人一起吃飯,寶寶更有參與感 |
寶寶由吃泥狀轉變到固體食物的過渡期較長 | 很快就可以跟大人吃一樣的食物 |
大約4個月大開始嘗試吃泥、米精 | 跳過吃泥階段,6個月大直接開始手指食物 |
配合成長階段給予適當的手指食物
在開始手指食物前,父母必須要對於手指食物有安全大小的認知,跟傳統餵食很不同的是,初期手指食物越大就越安全。傳統餵食是先從泥狀食物漸漸到有顆粒感的食物,食物是由小變大;而初期手指食物則相反,是由大到小。
寶寶吃手指食物並不危險,往往是給予不安全的食物才會造成危險,這點傳統餵食的寶寶也是一樣的。例如圓圓的、堅硬的、很滑的食材容易噎到,但這不代表不能吃這些食物,而是需要經過適合的處理再給予。我們需要熟知給予食物的規則,透過適合寶寶月齡的方式來準備食物。
不同階段的寶寶副食品,食材處理方式、大小也不一樣喔!繼續看第二頁,寶寶副食品備料訣竅懶人包!
不同階段的食材處理方式與大小
6~9個月寶寶的手指食物
月齡小的寶寶還無法用大拇指和食指精準抓起食物,通常是用整個拳頭去抓握,所以這時期的手指食物的大小和長度大概跟兩根成人手指一樣,寶寶抓起時食物可以從拳頭的上下方露出來,寶寶才能盡情地啃咬它。此外,硬食材必須煮軟,軟到用舌頭頂住上顎可以將食物壓碎的程度。
9~12個月寶寶的手指食物
寶寶大約9個月大時會開始發展手部精細動作,漸漸能用食指和拇指撿起更小的食物,咀嚼能力也比上個階段更熟練,可以試著將食物的大小從又長又寬的大塊狀變小,改切比較小塊或是切成薄片。
這個階段的食物還是要煮至柔軟。需注意的一點是,如果你的寶寶是從這個時期才第一次接觸手指食物,建議先從6~9個月的食物準則開始練習比較安全。
12個月以上寶寶的手指食物
寶寶從6個月大開始吃手指食物,隨著練習,在一歲時咀嚼能力一定有相當大的進步,這時可以鼓勵寶寶嘗試更多口感的食物,例如脆脆的、外酥內軟的、多汁的,能夠帶給寶寶更多感官上的刺激。
但需注意,這個時期給予的食物仍要避免圓圓、堅硬的、很滑的東西,食物雖然可以做調味,但還是要避免過鹹過油膩。如果寶寶這時還在由父母餵食,應該趕快開始學習自主進食。
常見食材的階段處理法
- 雞蛋
6~9個月:醜蒸蛋(蛋:水=1:0.5)or 煎熟,切長條
9~12個月:煎蛋切小塊or水煮蛋切¼ - 牛肉
6~9個月:不易咬斷的厚肉排(供寶寶吸肉汁)or 漢堡排
9~12個月:肉絲 - 玉米
6~9個月:整根
9~12個月:玉米粒切碎加入料理(如:玉米煎蛋) - 番茄
6~9個月:建議吃大番茄,切半月形,煮熟
9~12個月:可吃小番茄,切1/4大小 - 蘋果
6~9個月:切半,煮熟
9~12個月:切薄片
- 酪梨
6~9個月:切半月形(需熟透、柔軟)
9~12個月:切丁 - 藍莓
6~9個月:切碎加優格
9~12個月:壓扁
- 芒果
6~9個月:切長條
9~12個月:切丁
- 西瓜
6~9個月:切長條(去籽)
9~12個月:切丁(去籽)
本文摘自《原味太太的寶寶手指食物》/原味太太(手指食物x副食品x育兒健康作家)/台灣廣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