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按:卡內基創辦人黑幼龍獨特的三代教養學,強調「素養」,給孩子好好生活與面對未來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就養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是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他的四個孩子,老大黑立言現任台灣卡內基訓練總經理,老二黑立國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醫院副院長,老三黑立俐是專職主婦,小兒子黑立行創業研發汽車的兒童安全座椅,各自成家立業,他認為:「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不是成績。」
-
【早安健康/黑幼龍(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我無意鼓勵孩子不要念書,而且我的孩子書都念得很好。
-
【早安健康/黑幼龍(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我無意鼓勵孩子不要念書,而且我的孩子書都念得很好。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但我也真心想以我的一生作見證,學業好不是一切。
記得我在閱讀巴菲特的傳記《雪球》時,印象深刻的是,在這本書中,巴菲特十六次提到卡內基,巴菲特提到自己念中學時,偶然在書架上看到祖父的一本書:《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文授權翻譯書名為《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巴菲特除了很感興趣的閱讀這本書,還發現,要是哪幾天在學校裡,違背了書裡的原則,朋友會離他而去,他就會不開心。要是哪一星期,他按照書裡的原則去做,那段時間同學會更想接近他,他自己也更快樂,新朋友也多起來了。(編輯推薦:不喝星巴克、不把遺產留給後代…盤點巴菲特、李嘉誠絕對不做的5件事)
我們大概很少人有巴菲特的際遇,卻可以一起探討一下,這本書裡的原則有哪些重要的因素,為什麼這些因素會造成這麼鮮明的對比?
這本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人們不要批評、責備、抱怨,因為這是一種負面的人生態度。
但要做到這點很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在批評、責備、抱怨下長大的。在學校、在家中,老師與父母常常在我們犯錯時指責我們,甚至後來進入職埸,經理要我們進他辦公室談話,多半也是在我們犯錯時。到後來我們當父母時,也自然的常對孩子批評、責備、抱怨。
想像一下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父母一味的對他們批評、責備、抱怨,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逃避,反抗、為自己辯護。這樣對親子關係會造成負面影響。(編輯推薦:規定兒子給孝親費,不然不孝順?3項準備當個受歡迎的大人,而非孩子的負擔)
常常批評,代表著一種挑剔、苛刻的性格,誰會喜歡與這樣的人交朋友?
責備,常代表態度失控,發脾氣罵人。人在憤怒的時候,什麼誇張的話都說得出口,孩子的自尊心會遭受打擊,搞得親子雙方常悶悶不樂。
抱怨,則是不接納、不包容,甚至不尊重,不視孩子為一獨立的個體。
巴菲特就是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犯了這些負面的行為後,朋友會離他而去。
誠如本書談到的,常常給予他人真誠的讚賞與感謝,聆聽他人說話,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讓他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巴菲特發現,每當他想到要這樣做時,人緣變好了,朋友多了,在學校的時光快樂了。尤其是這個時候,才能影響他人。
坦白說,我們做父母的無論為孩子做什麼,要求孩子做什麼,最終目標不都是希望孩子未來一生健康、快樂、幸福嗎?
那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培養正向的人生觀,除了自己要具備,更要幫助孩子建立正向的態度與觀念。
但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或疏忽這個終極目標,特別是在要求他們用功讀書、考取最好的學校時。
如果我問你:「你希望他們從最好的學校畢業,但性格變得怪怪的、很自卑,常常退縮自卑?還是希望他們功課沒那麼好,但常充滿自信,有能力面對困難,克服挫折感?」
我相信大多數的父母會選擇後者:自信。
你希望孩子能從最好的學校畢業,但工作與生活態度消極,懶洋洋的,什麼事都得過且過?還是他雖然念的是普通學校,但充滿幹勁,不輕易灰心放棄,對未來的前途抱著積極態度?
我很有把握,你會選擇的是後者。
讀書時單打獨鬥,工作卻要團隊合作,這就是矛盾所在。你希望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到晚悶悶的、冷冷的,一句話都不想說?還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無論功課好壞,都很開朗,滿懷熱忱,經常面帶笑容,樂於與他人溝通交談?
我想你也會選擇後者。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團隊合作,只會單打獨鬥的人很吃虧。但我們的升學制度就是靠個人單獨用功讀書。到了職場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想辦法的時候,不合群的人即使專業能力很強,但常是最不快樂、最無成就感者,離職率也最高。
「孩子漸漸長大成人,我最引以為榮的事情是…」繼續看下一頁
孩子漸漸長大成人,我最引以為榮的是,他們很願意分享,也會參加公益慈善活動,慷慨的幫助弱勢者。但不幸的是有些人只想到自己,常以自我為中心,可能他們那麼不快樂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中缺少此一高層次的人格發展。
我很慶幸孩子在念小學時,會帶他們去參訪某些弱勢團體中心,自己決定要從零用錢中認捐多少。這個經驗對他們後來人格中的同理心丶關懷社會的態度都有幫助。
無論孩子的讀書成績有多好,如果性格中缺乏堅毅,以後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遭遇打擊,或陷入低潮,他可能就無力承受。幫助孩子培養堅毅的性格,長遠來看,是孩子最感謝父母的助力之一。
其他還有好奇心、探索力、創意,都是父母能大展身手之處。帶他們去爬山,到公園散步,參觀文物展,一起看場好電影,單獨與孩子談心。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在學業考試之外的氛圍中進行的互動。
你一定了解我無意鼓勵孩子不要念書,而且我的孩子書都念得很好。但我也真心想以我的一生作見證,學業好,不是一切。記得賈伯斯曾說,他這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在大一時輟學,他才有時間去學他感興趣的東西了。
我想強調的就是這點,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的事,包括求學在內。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一起幫助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的事,包括求學在內。
本文摘自《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發光體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記得我在閱讀巴菲特的傳記《雪球》時,印象深刻的是,在這本書中,巴菲特十六次提到卡內基,巴菲特提到自己念中學時,偶然在書架上看到祖父的一本書:《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文授權翻譯書名為《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巴菲特除了很感興趣的閱讀這本書,還發現,要是哪幾天在學校裡,違背了書裡的原則,朋友會離他而去,他就會不開心。要是哪一星期,他按照書裡的原則去做,那段時間同學會更想接近他,他自己也更快樂,新朋友也多起來了。(編輯推薦:不喝星巴克、不把遺產留給後代…盤點巴菲特、李嘉誠絕對不做的5件事)
我們大概很少人有巴菲特的際遇,卻可以一起探討一下,這本書裡的原則有哪些重要的因素,為什麼這些因素會造成這麼鮮明的對比?
負面的人生態度,讓巴菲特的朋友離他而去
這本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要人們不要批評、責備、抱怨,因為這是一種負面的人生態度。
但要做到這點很難,因為我們大多數人是在批評、責備、抱怨下長大的。在學校、在家中,老師與父母常常在我們犯錯時指責我們,甚至後來進入職埸,經理要我們進他辦公室談話,多半也是在我們犯錯時。到後來我們當父母時,也自然的常對孩子批評、責備、抱怨。
想像一下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父母一味的對他們批評、責備、抱怨,他們的第一個反應一定是逃避,反抗、為自己辯護。這樣對親子關係會造成負面影響。(編輯推薦:規定兒子給孝親費,不然不孝順?3項準備當個受歡迎的大人,而非孩子的負擔)
常常批評,代表著一種挑剔、苛刻的性格,誰會喜歡與這樣的人交朋友?
責備,常代表態度失控,發脾氣罵人。人在憤怒的時候,什麼誇張的話都說得出口,孩子的自尊心會遭受打擊,搞得親子雙方常悶悶不樂。
抱怨,則是不接納、不包容,甚至不尊重,不視孩子為一獨立的個體。
巴菲特就是在求學階段,發現自己犯了這些負面的行為後,朋友會離他而去。
誠如本書談到的,常常給予他人真誠的讚賞與感謝,聆聽他人說話,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讓他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巴菲特發現,每當他想到要這樣做時,人緣變好了,朋友多了,在學校的時光快樂了。尤其是這個時候,才能影響他人。
道理很明顯,但父母該怎麼做?
坦白說,我們做父母的無論為孩子做什麼,要求孩子做什麼,最終目標不都是希望孩子未來一生健康、快樂、幸福嗎?
那我們的出發點,就是培養正向的人生觀,除了自己要具備,更要幫助孩子建立正向的態度與觀念。
但有時候我們會忘記或疏忽這個終極目標,特別是在要求他們用功讀書、考取最好的學校時。
如果我問你:「你希望他們從最好的學校畢業,但性格變得怪怪的、很自卑,常常退縮自卑?還是希望他們功課沒那麼好,但常充滿自信,有能力面對困難,克服挫折感?」
我相信大多數的父母會選擇後者:自信。
你希望孩子能從最好的學校畢業,但工作與生活態度消極,懶洋洋的,什麼事都得過且過?還是他雖然念的是普通學校,但充滿幹勁,不輕易灰心放棄,對未來的前途抱著積極態度?
我很有把握,你會選擇的是後者。
讀書時單打獨鬥,工作卻要團隊合作,這就是矛盾所在。你希望看到自己孩子一天到晚悶悶的、冷冷的,一句話都不想說?還是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無論功課好壞,都很開朗,滿懷熱忱,經常面帶笑容,樂於與他人溝通交談?
我想你也會選擇後者。
現在各行各業都需要團隊合作,只會單打獨鬥的人很吃虧。但我們的升學制度就是靠個人單獨用功讀書。到了職場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一起想辦法的時候,不合群的人即使專業能力很強,但常是最不快樂、最無成就感者,離職率也最高。
「孩子漸漸長大成人,我最引以為榮的事情是…」繼續看下一頁
用心教導孩子學會分享,幫他人也是幫自己
孩子漸漸長大成人,我最引以為榮的是,他們很願意分享,也會參加公益慈善活動,慷慨的幫助弱勢者。但不幸的是有些人只想到自己,常以自我為中心,可能他們那麼不快樂的原因之一,就是生活中缺少此一高層次的人格發展。
我很慶幸孩子在念小學時,會帶他們去參訪某些弱勢團體中心,自己決定要從零用錢中認捐多少。這個經驗對他們後來人格中的同理心丶關懷社會的態度都有幫助。
無論孩子的讀書成績有多好,如果性格中缺乏堅毅,以後在工作、家庭、生活中遭遇打擊,或陷入低潮,他可能就無力承受。幫助孩子培養堅毅的性格,長遠來看,是孩子最感謝父母的助力之一。
其他還有好奇心、探索力、創意,都是父母能大展身手之處。帶他們去爬山,到公園散步,參觀文物展,一起看場好電影,單獨與孩子談心。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在學業考試之外的氛圍中進行的互動。
你一定了解我無意鼓勵孩子不要念書,而且我的孩子書都念得很好。但我也真心想以我的一生作見證,學業好,不是一切。記得賈伯斯曾說,他這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事,就是在大一時輟學,他才有時間去學他感興趣的東西了。
我想強調的就是這點,讓我們一起幫助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的事,包括求學在內。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一起幫助孩子學習他們有興趣的事,包括求學在內。
本文摘自《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中文卡內基訓練創辦人)/發光體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