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央行將升息?債券、股票、房地產,你的錢怎樣理財能抗通膨?

林奇芬
2021-11-25 10:00:00
156,51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林奇芬(Money錢雜誌顧問)】

通膨來襲,理財因應三部曲



美國最新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6.2%,創下近30年新高。此消息一出,美股大跌、債券大跌。投資人要問,通膨來了嗎?現在還可以投資嗎?錢究竟要擺哪裡才能抗通膨呢?

央行撒錢行動,逐漸退場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美國聯準會在11月正式宣布,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代表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央行大量撒錢的時代已經階段性落幕了。雖然Taper的時程非常緩慢,每月僅縮小150億美元,但到2022年6月底QE就完全結束。另外,歐洲央行的QE行動也預計到2022年3月底。二大央行不再撒錢,對金融市場勢必帶來一些影響。

除了QE告一段落,接下來大家更關心的是,何時升息、升幾碼?原先市場預估聯準會最快2022年下半年升息1碼,但隨著近期生產者物價指數(WPI)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居高不下,市場擔心升息速度加快,這才是帶來股債市震盪的元兇。

目前全球央行都把通膨視為短期現象,對於升息態度多偏向按兵不動。但若未來幾個月通膨率持續居高不下,則央行政策也可能轉向。由於通膨率影響央行動向,因此觀察通膨率,是判斷利率走向的重要參考。

通膨影響,理財三部曲



未來通膨率若居高不下,會如何影響金融市場呢?我們可以用三部曲來觀察。

一部曲,債券利率走高,不利債券表現。



通膨升高,可能讓央行提早升息,或加快升息,推升債券殖利率上揚,對債券價格不利。今年以來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從最低1%,緩步走升到近期最高1.7%,顯示利率趨勢往上,今年以來債券基金表現則是震盪走低。

目前央行尚未升息,債券基金表現已經不佳,未來若啟動升息或快速升息,對債券市場將持續帶來壓力。投資人若是長線投資者,只能忍耐度過這個階段,若是短線投資者,可以適度降低投資比重。等升息告一個段落,才是進場買債券的好時機。(編輯推薦:定存利率低,買債券更好?適合退休、小資族的債券ETF,3個觀念養大搖錢樹



二部曲,股價本益比重新評估,本夢比可能破滅。



過去二年資金寬鬆,推升股票市場大漲,許多國家股市都創了歷史新高。但隨著資金退場、利率走高,股價本益比也需要重新評估。在零利率時代,市場可以藉著題材推升股價,只要有夢股價就狂飆。但當利率走高後,合理本益比縮小,更無法撐起本夢比,投資人須要慎選投資標的,回歸價值選股,不要過度追漲投機股。

好消息是,隨著新冠疫情獲得控制,全球經濟呈現緩步復甦趨勢,暫時不需要擔心景氣衰退風險。另外,通膨雖升高,但有些公司有能力調高價格,把成本壓力轉嫁至下游廠商或消費者,企業仍可維持獲利。但若通膨時間持續,最終影響到消費端導致需求萎縮,則可能帶來景氣反轉風險。短期間內股市受影響較小,但若通膨時間拉長,利率持續升高,最終對股票市場不利。(編輯推薦:0050太貴?6檔「兄弟版」ETF績效出列、最便宜僅0050的3折價

三部曲,利率若持續攀高,不利房地產。



許多人都認為房地產具有抗通膨效果。確實,從10年、20年趨勢來看,房價只漲不跌,確實具有抗通膨能力。不過,房地產是對利率極為敏感的投資工具,因為房地產大多需要貸款,當利率走升,表示房貸負擔加重,對房地產市場不利。2008年的次貸風暴就是因為聯準會快速升息,導致房地產出現許多逾放呆帳,未來若利率加速攀升時,對房地產市場就需要轉趨保守一些。(編輯推薦:明知房價很貴還是得買?何時買房會比較吃虧?專家給出衷心建議

未來需要密切觀察,究竟通膨是短期現象還是長期趨勢?若僅是短期現象,明年上半年通膨有減緩趨勢時,對股票與房地產的影響較小,可能僅是震盪風險,但因為預期收縮資金,對債市的影響將持續。但若通膨持續升高,導致央行收縮資金速度加快,則對股市與房地產,就需要提高警覺了。

(以上為個人看法,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人請自行判斷投資風險)

本文獲得「林奇芬治富俱樂部」 粉絲專頁授權刊載。

作者簡介:林奇芬,現職:Money錢雜誌顧問。經歷:Money錢雜誌社長、Smart智富月刊社長、總編輯、衛視中文台財經節目製作人、公共電視新聞部記者。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