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暈眩、聽力差,竟是耳朵長皮蛇!中醫師退熱解毒方加速復原

吳宛容中醫師
2021-09-16 08:00:00
19,531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吳宛容中醫師】

走路暈眩、聽力差,竟是耳朵長皮蛇?

 

秋天是帶狀皰疹(皮蛇)的好發季節,一名52歲女士長期頭暈並且伴隨聽力減退,起先不以為意,以為過一陣子自己會好,有天她突然覺得右側耳朵疼痛,伴有明顯的頭痛,兩天後女士的症狀並沒有消失,反倒是右側耳後腫脹明顯後發作時如電擊般的劇烈疼痛,疼痛指數破表,原來才發現是少見的耳朵皰疹引起。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逐步改善症狀,已漸漸恢復原有的生活品質。

吳宛容表示,患者因為更年期後導致免疫系統失調,加上長期的睡眠不佳,才會誘發耳帶狀皰疹,這種同樣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病毒侵犯顱神經節和面神經,容易產生劇烈耳痛、耳聾、眩暈嚴重還會導致面癱。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耳帶狀皰疹一般症狀不典型,通常首發症狀並不表現為皰疹,而是出現耳部淋巴結腫大、耳痛等症狀,所以常常會被當成腮腺炎、中耳炎治療。很多患者耳痛後數日才出現耳周皰疹、周圍性面癱,此時才能確診,但是這時黃金治療期已經過了一大半,所以往往後續的預後都不是這麼理想。


這時建議除了抗病毒藥與類固醇外,中醫的內外治法可以加速患者復原,中醫的用藥與西醫的抗病毒藥,止痛藥,類固醇並不會有太多的交互作用,相反的透過中醫的辨證,可以加快患者的病程,減輕患者的疼痛狀況。

中醫辨證類型主要可分為包括肝膽風火、脾經濕熱、氣滯血瘀三種。患者常見多種症候合併出現,臨床上用藥常使用龍膽瀉肝湯、牛黃清心丸、托裏消毒飲來改善發炎,如果發炎的症狀較為嚴重就加強清熱退火的處理;復原情況不好,當患者免疫系統本來就較差的話,就要注意「脾胃」的問題;而改善疼痛的問題,最重要就是要注意「活血化瘀」的部分,其他如銀翹散、真人活命湯、胃苓湯、三黃瀉心湯等丟能有效的緩解帶狀皰疹後的神經痛。

避免濕熱毒邪侵體,防範帶狀皰疹中醫有妙方!下一頁看更多


中醫針對帶狀皰疹的外治法



青黛退熱解毒膏

  • 材料:生大黃20克、冰片5克研末,青黛粉50克,雞蛋3枚(取蛋清)

  • 做法:將青黛、生大黃及冰片用蛋清調勻塗抹患處,每日3次。

  • 功效:青黛性味咸寒,歸肝、脾、胃經,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見長,輔以蛋清寒涼清熱,大黃冰片膏外敷。生大黃,味苦性寒,有活血化瘀,消炎破積之功效,冰片味辛涼微寒,開竅散郁,消炎止痛,此方具有止痛、乾燥,收斂創面之作用,但是建議諮詢合格的中醫師才了解是否適合使用。

當患者有明顯水泡出現時,洗澡可用溫水沖洗,小心勿弄破水泡,這時不可泡澡,若水泡已破裂,不可碰到水,平常用紗布蓋住傷口,避免衣物摩擦,塗抹新藥前,可用乾淨棉片搭配生理食鹽水濕敷,去除舊藥膏後再塗新藥。

飲食上忌食辛辣溫熱食物,酒、煙、生薑、辣椒、羊肉、牛肉及煎炸食物等辛辣溫熱之品,食後易助火生熱。中醫認為,本病為濕熱火毒蘊結肌膚所生,故該病患者應忌食上述辛辣致熱食品,清淡飲食。高粱厚味,易使本病之濕熱毒邪內蘊不達,病情纏綿不癒。透過健康飲食和正常作息或加強運動,來提高身體免疫力,及早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期,隨時提高警覺以防皮蛇悄悄纏上身。

作者簡介:吳宛容中醫師,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經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學歷包括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台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專長中醫兒科、過敏體質調理、濕疹、婦科等。 【翰鳴堂/睿鳴堂中醫醫療體系】臉書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突然耳朵腫痛又頭痛,竟是耳朵長皮蛇!中醫師退熱解毒方加速復原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