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4類人確診易留後遺症!疫後復原養身,中醫3招助補養

新聞中心吳旻珊
2022-12-28 14:00:00
1,069,130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吳旻珊報導】本土疫情目前仍處於高原期,雖然確診個案多為輕症、無症狀,但康復之後仍然有留下「新冠長期症狀」,也就是後遺症的危險。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所示,全球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中,就有6%出現長新冠的問題,當中有37%屬於呼吸道問題、3.2%是疲倦、疼痛,如今台灣本土個案也直逼870萬例確診個案,推估長新冠患者也有超過40萬人。

而目前仍屬於主流病毒株的Omicron,所引發的後遺症中,最明顯的就是倦怠感。日本東京平畑診所的院長平畑光說明,在他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就有大約四成的確診病患出現「勞動後倦怠」的後遺症問題。勞動後倦怠簡單來說是指在從事輕量活動後,產生強烈倦怠感、集中力低落等情況,嚴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編輯推薦:專家:50歲後該留意2個保險,免得需要時沒得用!把握3原則照顧自己的老後

【Omicron感染後遺症有哪些?】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1. 疲勞、倦怠感
  2. 呼吸急促
  3. 嗅味覺異常
  4. 認知功能障礙
  5. 集中力、注意力低落

年紀大、肥胖要小心!這4類人有後遺症機率更大



依據台視新聞網的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賴香君中醫師提醒,若是急性感染期症狀越明顯,像是狂咳不止、高燒不斷,即便之後急性症狀減低,整體的發炎問題也可能還沒平復,就容易造成後續症狀。

另外像是年紀大、肥胖的人、女性等病患,也相較於一般人更常出現新冠長期症狀。位於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去年曾調查過732名罹患過新冠肺炎的受訪者,發現有21.1%的人出現後遺症,其中女性的占比最高,推斷是因受到遺傳及荷爾蒙因素影響的關係;而年長者和有肥胖問題的人本就是重症高風險群之一、抵抗力較弱,即便康復也難逃後遺症。

三大常見後遺症症狀,中醫這樣治



罹患新冠肺炎後遺症的人除了倦怠感外,還可能發生嗅味覺失靈、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等症狀,若是置之不理,就有可能在日常工作、人際交流上出現問題,導致社會功能退縮,心理方面也更容易產生憂鬱、焦慮,甚至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反應。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的新聞稿中,以聯合醫院中醫科曾宣靜醫師的說法來解釋,中醫藥材在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其實非常好,若出現新冠後遺症時,更需對症下藥,減緩後遺症帶來的不適感。

1.肺纖維化



新冠疫情中最熱議的後遺症就是肺纖維化,而曾宣靜醫師表示,抓藥時需以「潤肺化瘀」為治療原則,如果是血虛兼陽虛者,也就是常聽到的「虛寒體質」,就可以選擇養血滋潤、補陽的藥物,例如:何首烏、當歸、菟絲子等。

若是氣虛下陷兼陽虛等脾胃比較不好的患者,就要以益氣升提、補陽的藥材來治療,像是黃耆、人參、柴胡等,需要時再加麻黃、杏仁來改善乾咳、呼吸過淺的問題,就連血氧飽和度不穩定和倦怠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呦!

下一頁看更多後遺症症狀!擔心後遺症上身?一張圖秒懂COVID-19康復者整合門診就醫流程


2.嗅味覺障礙



而嗅味覺方面的後遺症,根據現階段研究來看應該是相關細胞受到感染,導致發炎和損傷所產生,曾宣靜醫師建議讓中醫四診之後,再以辛涼、辛溫、益氣、滋陰或補陽的中藥去調整,就可以逐漸恢復原有嗅味覺功能。

3.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問題



許多人關注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問題,像是常會聽到「腦霧」症狀,曾宣靜醫師就建議服用活血化瘀、補氣、補血或補陽的藥物,對於促進腦神經、腦微血管修復都很有幫助,還可以酌加麻黃、細辛、辛夷等醒腦藥物,加快認知功能的恢復速度。

擔心後遺症上身?染疫康復者還有「整合門診」



想要預防新冠後遺症發生,其實除了打疫苗、確保抗體來對付新冠疫情外,呂美寶營養師也在臉書上發文宣導「維持腸道菌平衡」的重要性。她以今年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為題,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與染疫後「症狀嚴重程度」、「持續發炎」的有著高度關連性,其中確診者腸道內的「壞菌」明顯較多、缺乏調節免疫機能的「好菌」。

對此,她呼籲民眾多多攝取多樣化蔬菜纖維、彩虹食物、無糖優格,並且適時補充益生菌、減少精緻糖份與壞油、就是預防新冠後遺症的好秘訣!

要是真的出現後遺症,也可以利用衛福部推出的「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來治療,這項整合門診主要為胸腔科與感染科,另外像是神經內科、心臟內科、重症醫學專科、精神科、皮膚科、復健科、中醫科,也都能透過主責醫師診察病人的需求後,安排跨科會診,總共只需要繳交一次掛號費、部分負擔,就可以多科看診,提高患者的便利性。

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參考資料:
  1. 專家:「4類人確診」易留新冠後遺症 常見呼吸困難、疲倦、記憶力差
  2. Omicron確診後遺症有哪些?解隔離後工作、生活受影響該怎麼辦?
  3. 不是輕症就沒事!醫籲快做「這件事」減少腦部缺氧後遺症
  4.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新冠肺炎後遺症之中醫治療
  5. COVID-19染疫康復者門住診整合醫療計畫
  6. 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Facebook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