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最近台灣發生兩起重大火災,各自帶走6條、5條人命,堪稱台灣人近期最大的震撼教育;儘管如此,許多民眾在嘆息火災的慘劇後就忽略了獲取正確的消防觀念,錯誤的消防迷思仍繼續埋下生命損失的風險。一些看似正確的觀念,其實反而讓自己在火場中誤判情勢,做出最致命的決定。
知名的消防知識傳播者蔡宗翰,2015年在TEDxTaipei年會《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迷思》演講中指出:「面對火災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無知」,發人省思而創下400多萬的點閱率。他在演講中提出的3個火場應對選擇題,很多觀眾都選了「讓自己死定了」的選擇。
知名的消防知識傳播者蔡宗翰,2015年在TEDxTaipei年會《破解火場逃生的三個迷思》演講中指出:「面對火災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無知」,發人省思而創下400多萬的點閱率。他在演講中提出的3個火場應對選擇題,很多觀眾都選了「讓自己死定了」的選擇。
遇到火災會用濕毛巾摀住口鼻逃生嗎?這可是致命錯誤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歷經莫拉克、凡那比及高雄石化氣爆等重大災害、著有《打火哥的30堂烈焰求生課》的蔡宗翰,在TEDxTaipei年會演講開頭問了場下觀眾3個情境選擇題:
場下觀眾有不少人對這3個選擇題都舉了手,蔡宗翰對舉手的人沉重地表示:「你們死定了!」上述3種應對反應都是「最致命的錯誤」,他表示:各位發現了嗎?原來造成火災傷亡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我們大多數人對於火災的知識與應變,還是充滿迷思與誤解。
「原來面對火災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無知。」蔡宗翰提出一個重要的火災求生關鍵:「火災最大的敵人不是火,而是濃煙:大部分的人不是被火燒死,而是被濃煙嗆昏後而死亡」,接著一一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
那麼,在火場中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蔡宗翰舉出2009年奪走7條人命的台北白雪大旅舍火災為例,蔡指出,火災調查人員事後勘察其中4名罹難者當時處身的房間,發現房間幾乎沒有火煙侵入,不僅沒有起火燃燒,甚至連熏黑的痕跡都沒有。那為何會造成4名罹難者呢?
因為這4名罹難者,其中有3名跑出房間,1名從房間窗戶往下跳,結果都不幸罹難。蔡宗翰惋惜地說,如果當時那4名罹難者選擇待在房間內,或許就能改寫他們的命運。
一般講到火災應變,大家都會有「火災逃生」的觀念,所以遇到火災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逃」,但有時候「逃」的想法反而會降低自身存活的機率。
蔡宗翰指出,遇到火災一定謹記「小火快逃,濃煙關門」的原則,遇到火災應該要立即逃生,但是,蔡宗翰加重語氣再說了一次「但是」,如果發現火災的時間太晚、火勢已擴大了呢?
比方說,如果打開房門發現門外已充滿了濃煙與高熱,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逃生」,「這時候只要做一個動作 ─ 關門,關門這個動作可以暫時阻擋濃煙,為你爭取時間,等待消防隊的救援。」
蔡宗翰再度強調,在火災中千萬別再躲浴室、不要往上跑,或弄濕毛巾(試圖藉此穿越濃煙密布的火場),這些應變不僅沒用,反而更加危險。「記得小火快逃、濃煙關門的觀念,或許能在關鍵時刻決定你最後能不能活下來。」
蔡宗翰在演講中提到數名在救火中喪生的消防人員,他感慨地說,他發現消防人員對抗的不只是火災,還有民眾的錯誤觀念。他期許大家能在這個資訊爆炸、資訊混雜的時代,將正確的消防知識傳達出去,傳布給每一個人,這樣不僅利於大家自救,也能減少消防人員衝進火場搶救應變錯誤的人的機會,降低職業風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遇到火災會躲進浴室避難的請舉手
- 遇到火災時不能往下跑時,會變通往上跑的請舉手
- 遭遇濃煙會用濕毛巾摀住口鼻逃生的請舉手
場下觀眾有不少人對這3個選擇題都舉了手,蔡宗翰對舉手的人沉重地表示:「你們死定了!」上述3種應對反應都是「最致命的錯誤」,他表示:各位發現了嗎?原來造成火災傷亡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我們大多數人對於火災的知識與應變,還是充滿迷思與誤解。
「原來面對火災我們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的無知。」蔡宗翰提出一個重要的火災求生關鍵:「火災最大的敵人不是火,而是濃煙:大部分的人不是被火燒死,而是被濃煙嗆昏後而死亡」,接著一一解開大家心中的疑惑:
- 為什麼火災不能躲浴室:因為浴室的門大多是塑膠門,塑膠遇到火會熔化,濃煙進入一瞬間就能害人窒息。
- 為什麼在火場中不能往上跑:因為煙上升的速度比人還快,每秒可以上升3-5公尺。
- 遭遇濃煙為什麼不能用濕毛巾摀住口鼻逃生:因為實驗證明濕毛巾根本擋不住濃煙中的毒氣跟高溫,而且穿越濃煙會把人從相對安全的環境移動到更致命的危險當中。
那麼,在火場中怎麼做才是對的呢?
在火災中不一定要「逃」生,而是求生
蔡宗翰舉出2009年奪走7條人命的台北白雪大旅舍火災為例,蔡指出,火災調查人員事後勘察其中4名罹難者當時處身的房間,發現房間幾乎沒有火煙侵入,不僅沒有起火燃燒,甚至連熏黑的痕跡都沒有。那為何會造成4名罹難者呢?
因為這4名罹難者,其中有3名跑出房間,1名從房間窗戶往下跳,結果都不幸罹難。蔡宗翰惋惜地說,如果當時那4名罹難者選擇待在房間內,或許就能改寫他們的命運。
一般講到火災應變,大家都會有「火災逃生」的觀念,所以遇到火災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逃」,但有時候「逃」的想法反而會降低自身存活的機率。
火災保命8字訣:小火快逃、濃煙關門
蔡宗翰指出,遇到火災一定謹記「小火快逃,濃煙關門」的原則,遇到火災應該要立即逃生,但是,蔡宗翰加重語氣再說了一次「但是」,如果發現火災的時間太晚、火勢已擴大了呢?
比方說,如果打開房門發現門外已充滿了濃煙與高熱,這個時候「千萬不要逃生」,「這時候只要做一個動作 ─ 關門,關門這個動作可以暫時阻擋濃煙,為你爭取時間,等待消防隊的救援。」
蔡宗翰再度強調,在火災中千萬別再躲浴室、不要往上跑,或弄濕毛巾(試圖藉此穿越濃煙密布的火場),這些應變不僅沒用,反而更加危險。「記得小火快逃、濃煙關門的觀念,或許能在關鍵時刻決定你最後能不能活下來。」
消防人員對抗的不只是火災,還有民眾的錯誤觀念
蔡宗翰在演講中提到數名在救火中喪生的消防人員,他感慨地說,他發現消防人員對抗的不只是火災,還有民眾的錯誤觀念。他期許大家能在這個資訊爆炸、資訊混雜的時代,將正確的消防知識傳達出去,傳布給每一個人,這樣不僅利於大家自救,也能減少消防人員衝進火場搶救應變錯誤的人的機會,降低職業風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