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安健康/梁恆彰醫師、楊翠蟬醫師】冷或熱的環境,對於大腦與神經的運作,也有明顯的影響。當天氣炎熱時,身體散熱困難,所以夏天午後人們會感覺昏昏欲睡、沒有精神,不太想動也動不了,食慾變差,而且容易發生情緒不穩的狀況,比較煩躁。在生病發燒時,也是昏昏欲睡,全身乏力不太能動。當天氣寒冷時,也會想睡覺沒精神,但是通常飲食的慾望會變好,而且一旦活動起來反而覺得精神與體力變好。
雖然寒冷和炎熱都會影響腦神經的功能,但是寒冷可以靠身體的活動與吃東西而得到改善,而炎熱時能夠做的只是散熱,所以說熱帶地區的人們比寒帶地區的人們懶散,這種情形是可以從生理來解釋的 。
當腦神經遇到過熱的情形,就會驅使身體施展各種散熱的機制,這些散熱的機制首先反應在心跳的頻率上,因此心跳的頻率可以反映我們的運作狀況。一天之中我們的心跳頻率從睡醒之後逐漸升高,到了下午以後隨著我們的活動減少,體溫與心跳逐漸降低,一直到第二天睡醒前回復到休息心率。
雖然寒冷和炎熱都會影響腦神經的功能,但是寒冷可以靠身體的活動與吃東西而得到改善,而炎熱時能夠做的只是散熱,所以說熱帶地區的人們比寒帶地區的人們懶散,這種情形是可以從生理來解釋的 。
當腦神經遇到過熱的情形,就會驅使身體施展各種散熱的機制,這些散熱的機制首先反應在心跳的頻率上,因此心跳的頻率可以反映我們的運作狀況。一天之中我們的心跳頻率從睡醒之後逐漸升高,到了下午以後隨著我們的活動減少,體溫與心跳逐漸降低,一直到第二天睡醒前回復到休息心率。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熱到睡不著是有原因的
有一些失眠的原因是來自於交感神經持續興奮、或者體溫持續在高檔,這類的患者常有心率過快、容易口渴和煩躁的情形,這種情形在炎熱的氣候下會更明顯。
因此,人們需要讓房間涼快下來才好睡,而且即使睡覺時我們仍然在發熱,一旦身體有散熱的需要,便會啟動交感神經系統來散熱,這樣會讓我們難以入睡,而且停留在持續發炎的狀態,不但會失去睡眠的修復作用又增加了身體的負擔,當身體慢性發炎,可能會導致各種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和癌症。
另一方面,在寒冬的環境下,因為體溫流失導致交感神經必須興奮以產生更多的熱能,這時候暖暖身子能讓交感神經放鬆下來而容易入睡,但是如果暖氣開太強,或者被子太厚也有可能熱醒了,因為身體對於過熱是很敏感的,一旦過熱觸動交感神經也會使我們醒來。
半夜睡醒排尿容易中風!怎麼做幫助改善失眠?下一頁醫師分享案例與解方
梁醫師小叮嚀:為什麼半夜睡醒排尿會容易中風?
你知道嗎?憋尿的時候交感神經會變得興奮,而排尿會使副交感神經興奮。因此,睡到夜半的時候,如果膀胱漲就會醒來,而排尿之後多數人又會倒頭就睡。
然而,當夜間排尿時如果過度刺激副交感神經,就可能導致迷走神經昏迷,這是因為半夜時我們的血管放鬆,當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或者交感神經不足,無法加速心跳與收縮血管,會造成血壓過低而昏倒,甚至發生心血管栓塞的心肌梗塞或中風現象。
案例:夏天惱人失眠,只能靠安眠藥入睡
陳小姐四十五歲,除了容易失眠外,並沒有什麼其他的症狀,尤其夏天裡很容易失眠,甚至需要服用安眠藥才好睡。
調整與馴化→ 避免夏天喝熱水,晚上喝杯冰水順利入睡了
門診時她的休息心跳每分鐘約八十至九十下,治療後我請她不要在夏天裡喝溫熱水,以免過度刺激交感神經,之後她慢慢訓練習慣喝冰水。一段時間後,她發現晚上喝杯冰水,甚至不用吃藥就可以好睡了。誠如大家都知道,冬天手腳冰冷時喝杯熱牛奶可以幫助睡眠,其實炎熱的時候來杯冰水,也會有平衡自律神經的作用。
案例:長年頭痛、肩痛、怕冷風、少動,只喝溫熱水
陳小姐三十五歲,身材偏瘦、臉色凝重,她有長年嚴重的頭痛困擾,甚至需要請假休息,因為怕風、也怕冷,所以很怕冷氣空調。平時穿著比較多,同時提袋裡也隨時放著裝了溫熱水的保溫瓶。
我看她的身體狀態瘦,略有脊柱側彎,肩頸也到處有激痛點,是很典型的頸因性頭痛患者。
調整與馴化→ 採取疼痛治療,也開始運動、喝冰涼水, 兩個月後體力變好了
除了治療頸因性頭痛之外,我請她選擇爬山、跑步或打球等運動,並在天熱時改喝涼或冰開水,才不會一下子就累了。經過兩個多月,她的體力與精神變好,同時也不再那麼怕冷氣空調了。
兩招助眠:懂得降溫和補充熱量
遇到有睡眠困擾的病人,如果有心跳過快或者其他過熱的症狀時,我會建議試著讓自己降溫,如果慢慢訓練可以適應的話,喝冰開水的效果更好。另外,也要避免天氣熱的時候,在晚上散步太久或者做過多的運動,因為低度的交感神經興奮很容易讓人難以入睡。
同樣的道理,到了冬天如果感覺寒冷體溫不足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新陳代謝加速,這時候喝一點熱的飲料(例如牛奶)或吃一點熱食補充熱量,可以放鬆交感神經使得人容易入睡。
頭痛常常原因出在脖子?下一頁醫師給出三種改善方案!
常見的頭痛,其實病灶在頸部
頭痛是一種常見的不舒服,除了生病、高血壓、血管性、自律神經失調或者極少數腫瘤的因素之外,其實最常見的是頸因性的頭痛。除此之外,如果天氣炎熱,則常見體內過熱引起的血管性頭痛。
頭部外部的疼痛神經,有些來自於腦神經支配的顏面部位(例如顏面神經與三叉神經),有些來自迷走神經,但多數的區域都是由頸神經來支配,因此由頸神經所產生的反射移轉疼痛最常見。也就是說,雖然頭部在痛,但是病灶在頸部,這也是為什麼低頭族常有頭痛的原因。
神經痛的特性就是對冷刺激發生敏感,這是因為局部神經血管受冷刺激產生收縮而發生疼痛,所以,把頭部與頸部保暖了,會感覺比較舒服。在天氣太冷體溫不足時,我們需要這麼做來保暖維持體溫以減少不舒服,但如果氣溫適中還把頭頸部包得緊緊的,久了可能會產生冷敏感,稍微有一點風或者溫度略低,就會產生頸因性頭痛。
如果有這種困擾,除了頭頸部神經紓解(將受擠壓的神經紓解開)治療外,也要加強上肢與頭頸部的運動(例如跑步、打羽球、籃球等等),其次應該減少常喝溫熱開水,也可以做冷減敏的訓練,透過習慣喝冷開水或者冷水擦拭頭頸部,讓頭頸部適應涼的環境,這樣反而比較不容易發生頭痛。
本文摘自《自律神經失調:冷處理、抗發炎》/梁恆彰(台大癌醫中心麻醉部兼任主治醫師)、楊翠蟬(新北翰生診所主治醫師)/新自然主義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熱到睡不著有原因!讓你一覺到天亮、不被夜尿吵醒,醫師推薦兩招助眠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