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布魯斯威利罹失語症宣告息影!失語症3類症狀與治療策略一次看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2-03-31 12:00:00
79,004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享譽國際、家喻戶曉的67歲動作影星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儘管年歲已高,仍每年持續產出新作品,不料3/31長女路莫威利(Rumer Willis)突然於社群公布布魯斯威利罹患失語症、正式息影的消息,令粉絲震驚不已。

布魯斯威利以臨時演員、替補演員起家,一直到1985年演出影集《雙面嬌娃》才較為人所知,之後更有《終極警探》系列、《第五元素》、《黑色追緝令》、《靈異第六感》、《浴血任務》、《超危險特工》等傑作,在動作電影中留下了難以磨滅地位。

然而,近年他雖持續產出作品,甚至僅在2021、2022年就有超過10部電影作品問世,但卻鮮少出現在大螢幕中,而大多直接推出光碟或上串流平台,除了引起民眾質疑挑選作品的原則以外, 也有民眾懷疑可能是健康狀況出了問題,因此想趁自己還能演戲時盡全力地燃燒自己。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而布魯斯威利長女路莫威利也於3/31在社群正式對外宣布,布魯斯威利一直都在經歷一些健康問題,且被診斷患有「失語症」,同時也影響了他的認知能力,因此決定告別這個對他來說意義重大的工作。(編輯推薦:酒吧小歌女翻身英特爾總經理,吳惠瑜:我不再為錢賣命!罹腦瘤後活出新人生)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Rumer Willis(@rumerwillis)分享的貼文


失語症因腦傷引起,3類症狀大不同



綜合豐原醫院和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的衛教資料,失語症是因大腦損傷(中風、腦瘤、退化性疾病,以及車禍、腦部撞擊等頭部外傷)所造成,主要可分為以下3種類:

  1. 表達性失語症:雖然表達差,甚至僅能說出單字、不完整的句子,但能理解部分溝通內容。
  2. 接受性失語症:雖然表達能力好,但理解差,可能出現答非所問、文不對題的狀況。
  3. 全面性失語症: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都不佳。

除此之外,根據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的衛教資料,部分失語症患者也會出現閱讀能力障礙語書寫能力障礙,出現無法理解文字、符號,或無法書寫、抄寫的狀況。

失語症治療要把握黃金復健期!語言師療師分享復健方法



關渡醫院指出,失語症應把握復健治療黃金期,在發病後12個月內進行語言復健,通常會有明顯的進展。思比語言治療所語言治療師張詠絜,則於Youtube分享了適用於所有類型失語症患者的「詞彙網路」復健心法。她解釋,人在腦中記憶一個詞時,並非某一個詞記在腦中的某個位置,而是由許多相關聯的「概念」交疊而成。因此,只要想到一個詞,周邊相關的其他詞彙也會跟著被活化。如:想到香蕉時,可能會想到「黃色」、「猴子」等相關聯的詞彙。

因此,即使大腦受到損傷,部分神經網路受到破壞,但可以運用大腦的這個特性,利用還存留的詞彙網路,讓患者更容易提取出核心詞彙,增加患者「把字叫出來的成功率」,同時建立連結與概念,下次要再說同樣的字詞時,將有更多的線索可以使用。這個方式不僅用在復健,若患者學會這個概念,以後想講某個詞但講不出來時,也可以透過詞彙網路的思考模式,幫自己順利找出想說的核心詞彙。

活化詞彙網路如同在玩「一想到XX你會想到什麼?」,在練習活化詞彙網路時,可以有6個方向能進行思考(以「碗」舉例):
  1. 類別或特徵描述:圓形的、餐具、有深有淺
  2. 描述用途或用法:用來盛飯、盛湯
  3. 會出現的地點:餐廳、廚房、餐桌、洗完後會放在架子上
  4. 相關動作或物品:筷子、湯匙、白飯
  5. 使用的時機:吃飯時用的
  6. 相關句子或俚語:吃完飯後要洗「碗」、呷緊弄破「碗」

張詠絜表示,上述6方向可以只挑幾個用、交替使用,又或同時一起使用,能成功提取詞彙的就是好方法,建議患者都使用看看,建立詞彙網路連結。

罹患失語症會好嗎?下一頁看看更多專家說法,跟失語症的患者溝通又有哪些該注意的關鍵?


失語症會好嗎?當家人罹患失語症,我們可以這樣做



根據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資料,患者會發生失語症,是腦部損傷導致語言能力的暫時喪失,若能接受專業治療、加上家人的耐心支持,患者仍有機會恢復一定程度的語言能力。

由於是後天腦部受損所導致,除了治療與復健外,與失語症患者的日常互動、溝通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若不慎,恐加深患者的挫折感,甚至傷了他們的心。

台灣聽力語言學會指出,由於失語症患者並非聽力損傷而導致理解困難,因此溝通時不必加大聲音,但可使用手勢輔助溝通,語句聲調自然、放慢、簡短即可。也應避免生病細節、往事、宗教、政治等刺激敏感議題,以免患者急於表達,但卻說不出口,加深挫折。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 給予說話機會,鼓勵但不要強迫
  • 說錯話不要責怪,給予時間再讓患者嘗試表達
  • 鼓勵多使用日常用語(如:早安、謝謝、再見)
  • 可透過書寫輔助溝通
  • 給予稱讚:不論大小事,只要說話就應給予肯定
  • 給予尊重:由於大多數失語症患者的認知能力與發病前相當,只是語言能力受損,應給予尊重,不可用對待小孩方式對待患者

參考資料:
  1. 罹患失語症!布魯斯威利宣佈退休
  2. 什麼是失語症
  3. 認識「失語症」
  4. 高齡醫學復健系列 失語症之介紹與復健
  5. 認識失語症
  6. 什麼是失語症?詠絜老師分享「詞彙網路」的復健心法
  7. 失語症 | 衛教單張 -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