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人畜共通傳染病這個專有名詞雖看似複雜,不過其實並不少見,諸如常耳聞的疱疹病毒、鼠疫、狂犬病、鸚鵡熱、結核病,都是其中之一。不過你曾聽過「兔熱病」嗎?台灣昨日公布首例兔熱病本土案例,若未妥善治療,致死率竟可高達15%!
疾管署9/7公布了台灣首例本土確診兔熱病的個案。這名個案是居住於台灣南部的6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7月的時候因為發燒、寒顫、腹瀉等不適症狀前往某醫學中心就醫,沒料到,病患在8月再次就診時就出現敗血症的情況。經血清二採抗體檢驗陽性,確診兔熱病。
疾管署9/7公布了台灣首例本土確診兔熱病的個案。這名個案是居住於台灣南部的60多歲男性,本身有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慢性病史。7月的時候因為發燒、寒顫、腹瀉等不適症狀前往某醫學中心就醫,沒料到,病患在8月再次就診時就出現敗血症的情況。經血清二採抗體檢驗陽性,確診兔熱病。
兔熱病人畜都會感染!若引發敗血症死亡率最高達6成!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兔熱病(Tularemia)如鼠疫、狂犬病、鸚鵡熱、結核病一般,是由土倫病法蘭西斯氏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疾病。自台灣2007年將兔熱病列為法定傳染病監測後,這些年來,僅有兩起案例,除了本次的案例以外,另一例為2011年來自美國的境外移入個案。
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兔熱病的宿主包括家畜、野生動物及多種硬蜱(節肢動物的一種,由該動物引發的常見疾病有萊姆病等傳染病)。主要野生動物宿主則包括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等。
以往若患者染疫未經妥善治療,致死率最高可達15%,若有敗血症,死亡率可達3至6成,如今只要透過抗生素治療就可降低死亡率,而康復後將終生免疫。
不過,本土確診個案老翁不僅未出國旅遊,家中也沒有飼養寵物,究竟從何感染目前不得而知。不過,經過疫調發現,住家附近有草叢及魚塭,同時有野貓出沒,或許是可能的致病原因。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兔熱病的傳染途徑十分多元,不僅有可能被吸血性節肢動物(如硬蜱)叮咬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吸入受汙染的空氣而感染。
由於該疾病有可能透過空氣傳播,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也指出,針對老翁同住家人,也將會陸續檢驗血清是否有抗體產生。
不過,目前並沒有人傳人的病例報告,風險族群大多為實驗室職業暴露及從事野外活動者。因此民眾進行野外活動時,應留意以下狀況,避免受到兔熱病的侵襲: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疾管署預防醫學辦公室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兔熱病的宿主包括家畜、野生動物及多種硬蜱(節肢動物的一種,由該動物引發的常見疾病有萊姆病等傳染病)。主要野生動物宿主則包括兔子、野兔、田鼠、麝香鼠、海狸、水鼠等。
以往若患者染疫未經妥善治療,致死率最高可達15%,若有敗血症,死亡率可達3至6成,如今只要透過抗生素治療就可降低死亡率,而康復後將終生免疫。
不過,本土確診個案老翁不僅未出國旅遊,家中也沒有飼養寵物,究竟從何感染目前不得而知。不過,經過疫調發現,住家附近有草叢及魚塭,同時有野貓出沒,或許是可能的致病原因。
兔熱病的傳染途徑多元,戶外活動需特別留意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的資料,兔熱病的傳染途徑十分多元,不僅有可能被吸血性節肢動物(如硬蜱)叮咬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受感染動物組織、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水,或吸入受汙染的空氣而感染。
由於該疾病有可能透過空氣傳播,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也指出,針對老翁同住家人,也將會陸續檢驗血清是否有抗體產生。
不過,目前並沒有人傳人的病例報告,風險族群大多為實驗室職業暴露及從事野外活動者。因此民眾進行野外活動時,應留意以下狀況,避免受到兔熱病的侵襲:
- 應避免接觸野兔、囓齒類等野生動物。
- 應避免生食野生動物或畜肉。
- 著長袖衣褲或使用驅蟲劑以避免受節肢動物叮咬。
- 處理動物屍體(尤其兔子)時,需佩戴口罩、防水手套。
- 避免接觸或生飲受汙染的水。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