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更上手的趴俯式心肺復甦式 心臟名醫列4大特色緊急狀況也不怕

新聞中心藍若水
2022-05-21 00:00:00
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雖然政府、民間機構一直都有進行心肺復甦術的推廣,但一般民眾實際經驗仍稍顯不足,導致當危急情況發生時,因害怕、熟練度等因素,遲滯不前而錯失急救時間。

但心跳、呼吸突然停止,4分鐘之內是急救黃金期,超過8分鐘腦部就會開始缺氧受損,也跟著降低急救成功率及預後效果
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心臟科權威醫師魏崢,曾在《聚焦2.0》節目中,分享更簡單、省去人工呼吸的趴俯式CPR,但他強調該方法,較適用於未學過標準CPR的民眾。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趴俯式CPR 4原因讓一般民眾更上手



大眾所認識的心肺復甦法,需要借助按壓胸部及人工呼吸,幫助血液和氧氣輸送到心、腦部位,確保循環的通暢,但有些民眾可能會較為抗拒敏感接觸的方式,或擔心按壓部位不對、力道不對,導致患者肋骨受傷。

魏崢醫師表示,趴俯式心肺復甦術(Prone CPR)的發想,是根據美國心臟學會ACLS委員副主席McNeil醫師,提出對平躺式CPR的質疑而來,可惜的是McNeil醫師因年紀大,來不及做實驗就逝世;而魏崢醫師則在2004年,經由臨床實驗證明該急救術的可行性,且報告也有刊登在國內外研究期刊。

相較於傳統平躺的心肺復甦術,趴俯式心肺復甦更好記、易執行,魏崢列舉4點,趴俯式心肺復甦的特性:

  1. 容易學習:即使也是要有按壓的動作,但只要將患者趴在地面或硬板床,不斷地按壓上背部,直到送達醫院急診室,或由專業人員接手。
  2. 一人執行,免於唇部接觸:當人體呈趴伏姿勢時,舌頭會自然下垂,不會阻塞呼吸道,而當按壓背部時,也能產生呼吸,不需要人工呼吸給予氣體。
  3. 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感染風險
  4. 降低肋骨、心臟因按壓力度不均衡,可能發生骨折損傷的風險

趴俯式CPR進行中 但不適合懷孕婦、頸椎、肋骨已受傷的患者



對於不夠熟練平躺心肺復甦術的人而言,一來怕施壓點錯位、力度不夠,易傷害心臟、肋骨,二來光是按壓通循環是不夠的,沒有呼吸也起不了急救的作用。

魏崢醫師透過影片講解,先把失去心跳、呼吸且昏迷的患者呈現背躺狀態,臉部位置須擺放任何一側,施救者用雙手,向患者背部規律按壓即可。

但魏崢醫師強調,如果患者為孕婦、車禍頸椎受傷,或者疑似或確定肋骨有斷裂的患者,就不建議使用趴俯式急救,否則會進一步造成二度傷害。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