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誤當跳蚤咬,皮膚疹子好不了!小心禽蟎入侵

新聞中心蔡經謙
2022-11-12 00:00:00
7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明明沒有過敏,但身上總是出現不明的紅腫小包,怎麼都好不了!罪魁禍首,或許是家中出現了「蟲蟲危機」,總是在家中陽台發現鳥類的蹤跡,又或是工作、生活周遭有許多鳥類嗎?或許要多留意禽蟎的存在了!

皮膚科林昀萱醫師曾在Youtube影片中,分享一名年輕女大生的病患個案,患者主訴,最近皮膚會出現一個個癢癢紅紅的小包,消下去後還會反覆長。林昀萱醫師觀察,這種長得像蚊子叮的小包不只手腳,在肚子、腋下、背後,甚至胸罩邊緣等身上部位也會出現,和一般只侷限在手腳的蚊蟲叮咬不同。經過問診後發現,該個案住所對面的公園常有鳥飛過來,認為很有可能為「禽蟎叮咬」所致。

沒食物,只好「將就」進食!為什麼會被禽蟎叮咬?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禽蟎和一般民眾常見的蚊子、跳蚤雖然都為昆蟲,但禽蟎的生長環境大有不同。林昀萱醫師說明,熱帶禽蟎是一種寄生在鳥類身上的蟎蟲,大小如同原子筆點在白紙上,僅有不到1mm。由於禽蟎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除了春夏是牠們的繁殖季節外,人類的皮膚皺褶、腋下、胯下等溫暖的地方,也是牠們喜歡躲藏的地方。此外,由於禽蟎多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不少病人會覺得睡一覺起來身上突然出現許多小包。

既然禽蟎主要寄生在鳥類身上,又怎麼會跑來叮咬人類呢?林昀萱醫師說明,如果生活環境有以下四種狀況,讓禽蟎進入沒有鳥類的環境,為了生存,禽蟎也就只能用人血「將就」一下了:

  • 家中陽台或冷氣有鳥類築鳥巢,禽蟎通過冷氣、牆壁裂隙進入家中
  • 居住附近常有鳥類,比如鄰居飼養、附近有公園
  • 曬衣場有鳥類聚集,禽蟎容易跑至衣服、棉被上
  • 工作場所附近有鳥類

是跳蚤、蚊子或禽蟎叮咬?這些特徵可辨認



一般講叮咬腫包,許多人只會想到蚊子與跳蚤,禽蟎的叮咬特徵有什麼不一樣嗎?林昀萱醫師說明,雖然叮咬的腫包也是紅紅的小包,不過禽蟎會沿著皮膚爬行,爬到衣物邊緣遇到阻礙便會開始吸血,並沿著邊緣持續吸第2口、第3口,因此常會在袖口、褲管、腰帶、內衣邊緣等處,出現紅色小包排成一直線,或呈現三角形的樣子,並以上半身為主;至於跳蚤,由於彈跳高度僅有20公分,因此則多以下半身為主。

此外,由於禽蟎是由鳥類帶來,如果生活環境中的鳥類來源持續在,即使皮膚病灶消失,禽蟎叮咬也容易有復發的特徵。

從生活環境根除病源!醫師推薦2妙招遠離禽蟎



想知道自己身上又紅又癢的小腫包是不是禽蟎惹禍?除了以上的特徵以外,另一個方法就是用手電筒強光來觀察,或是用透明膠帶黏貼窗緣,或使用膠黏式滾筒在家中黏黏看,看能不能黏出禽蟎的蹤跡。

而若要防止禽蟎在家中出現,由於禽蟎主要以禽鳥類為宿主,因此首先就要防止鳥類在居家周遭活動。林昀萱醫師建議,可在陽台放置防鳥踏,或是倒黏圖釘於白紙放置陽台,避免鳥類靠近;若是已有鳥類築巢,則要注意避免直搗鳥巢,以免原本在鳥巢中的禽蟎跑到家中避難,應以塑膠袋將鳥巢密封再丟棄即可。

雖然禽蟎不適合吸食人血,若放著不管,只要周遭沒有鳥類增加禽蟎的數量,牠們也會慢慢死掉或因為無法繁殖慢慢消失在家中。不過,若想早日清除禽蟎,林昀萱醫師建議可以透過吸塵器仔細吸過家中,在窗台、枕頭、床單、布沙發、地毯更要仔細,清潔完後,在將集塵袋密封丟棄。或是透過噴霧式、水煙式的殺蟲劑消毒家中。

本文授權改寫自林政賢皮膚科診所Youtube頻道/原文出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關鍵字: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