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酒槽鼻這3種大不同!皮膚科醫師1表解析酒槽鼻治療

邱品齊 醫師
2018-06-09 12:00:00
112,314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邱品齊醫師】

玫瑰斑(Rosacea)俗稱酒糟

,也有人稱為「酒糟鼻或酒渣鼻」,然而實際上後面這兩種稱呼其實並不是很合適,因為很容易被誤解為酒糟就一定會發生在鼻子上。
酒糟,皮膚過敏
酒糟的確常見是臉部中心部位產生長期反覆泛紅的狀況,鼻部也是常見的病灶發生區。但其實並非所有酒糟患者鼻部皮膚就一定會有異狀,而且有些酒糟患者卻只會局限在鼻部皮膚發病,所以直接把酒糟跟酒糟鼻畫上等號,怎麼想都不太對。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這幾年酒糟慢慢被重視,有關疾病分類也有新的改變,大家以前熟知的分類方法是分成以下四種:
  1. 泛紅及微血管擴張型(ETR)
  2. 丘疹膿皰型(PPR)
  3. 鼻瘤型(Phymatous)
  4. 眼部酒糟(Ocular)
酒糟,皮膚過敏
後來發現這樣的分類很容易造成既定誤解與限制,而且這四種型態並非依序進行甚至可合併發生,於是這幾年就有學者提出以臨床表現徵狀來分類。

依病灶表現不同,如血管擴張、發紅、泛紅、丘疹、膿皰,或是水腫、皮膚炎、刺癢感以及組織增生...等,就會對應不同的臨床處理方式,這樣的分類的確是比較有臨床意義。

除了以上分類之外也有使用發生部位來做區隔,比較特別的像是「眼部酒糟」以及「鼻部酒糟」。

我自己是把鼻部酒糟依照臨床表現分成以下三種:

中文說明共伴性鼻部酒糟局部型鼻部酒糟鼻瘤型酒糟
 酒糟,皮膚過敏酒糟,皮膚過敏酒糟,皮膚過敏
英文說明(非正式病名)Rosacea with nasal involvementLocalized nassal rosaceaPhymatous nasal rosacea
分布位置同時會有明顯
臉頰/額頭/下巴酒糟表現
主要只發生在
鼻部及鼻周
主要發生在鼻部
也可能影響附近組織
發生率較常見較少見相當少見
好發年紀年輕人年輕人中老年人
性別分布女生居多女生為主男生為主
皮膚表現以泛紅、血絲為主,
丘疹膿皰也可併生
除了泛紅、血絲之外,
常有丘疹膿皰結節
組織增生與腫脹
口服四環素通常有效效果中等幾乎無效
外用藥品效果效快效果效慢幾乎無效
特殊治療脈衝光/染料雷射口服A酸/抗發炎雷射磨皮/手術處理
治療預後較佳中等較差

由此可知酒糟鼻治療前是需要先分類清楚,分類好之後治療才會比較有效。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邱品齊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擔任國際醫療美容醫學中心主任。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學院邱品齊醫師幸福美肌大公開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