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婦女「沈默殺手」卵巢癌,常和腸胃不適搞混,卵巢癌前兆、症狀、如何治療一文看

新聞中心孟瑤
2024-10-06 00:00:00
14
收藏
分享
相對於子宮頸抹片可揪出子宮頸癌,「卵巢癌」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加上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因此極難早期發現,被稱為「婦女的沉默殺手」。卵巢癌初期有前兆嗎?症狀、原因有哪些?如何檢查和治療?一文告訴你。

卵巢癌症狀有哪些?



根據國泰綜合醫院衛教文章,早期癌細胞侷限於卵巢時,通常沒有任何症狀;當逐漸長大的腫瘤壓迫到鄰近器官時,一些輕微的症狀就會出現,但這些症狀也十分容易被忽略。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腹部腫脹感,伴隨一些腸胃不適,如消化不良、噁心感、下腹不舒服、食慾不振等。當腫瘤大到壓迫到腸子或膀胱時,就會引起便秘或頻尿;如果壓迫到神經,則會引起坐骨神經痛、腹痛和腰痛。

因此當有腹部或腸胃不適症狀又找不出原因時,可考慮做骨盆內診,腹部或陰道超音波檢查,都有不錯的診斷功能。

卵巢癌原因?



根據長庚醫院的卵巢癌衛教手冊,有一些危險因子被認為會提高罹患卵巢癌的機會,整理成以下六點:

  1. 荷爾蒙及排卵
    由於「不斷的排卵」會使身體內的荷爾蒙維持在高濃度中,對卵巢上皮細胞造成慢性的刺激,因此像是未曾懷孕、不孕、生育子女數少者,其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會較高。

    同時,在排卵前後,卵巢表皮細胞會進行增殖與修補,難免產生不正常的細胞,假使無法中止細胞的分裂,就會形成腫瘤,這也是現今卵巢癌發生率增加的因素之一。

  2. 家族病史
    家族中一等親(如母親、姐妹、女兒等)中有人得到卵巢癌時,此一家族較其他婦女得到卵巢癌的機率將增加約50%。

  3. 環境因素
    西方工業國家卵巢癌的發生率較高。

  4. 年齡
    年紀越大,得到卵巢癌的機會也會增加,大多數的 卵巢癌患者年齡均超過50、60歲。卵巢癌的真正起因到目前還不明瞭,但可以確定的是,卵巢癌不會藉由傳染而得到。

  5. 乳癌
    婦女若有罹患乳癌,或母親、姐妹曾有人得過乳癌,發生卵巢癌的危險性也會增高。

  6. 飲食
    肥胖、愛吃高脂食物者,罹患卵巢癌的機率也會增加。 

卵巢癌初期有前兆嗎?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卵巢癌初期多是腹脹、腹瀉、便秘等類似腸胃道症狀,患者可能因此輕忽,加上醫學上缺乏有效的篩檢工具,導致卵巢癌難以早期發現。

雖然卵巢癌不易防治,但若謹記卵巢癌的可能症狀,增加警覺心,還是能降低罹癌風險。卵巢癌的早期症狀包括以下六點,應及早警覺、早期治療。 

  1. 便秘或腹瀉
  2. 長期月經異常
  3. 長期反覆肚子悶痛、脹氣
  4. 頻尿
  5. 頭髮變粗變硬或掉髮
  6. 容易飽、食慾減低

哪些人是卵巢癌的高危險群?



根據聯安醫周刊資料,卵巢癌的高危險群可歸納成以下五類:

  1. 初經比較早的人
  2. 50歲以上婦女
  3. 未曾生育的婦女
  4. 停經較晚者
  5. 有卵巢癌與乳癌家族病史者

卵巢癌的成因與卵巢長期受到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有關,因此排卵周期長的女性,像是初經來得早、停經比較晚者,以及未曾懷孕而無法讓卵巢有休息周期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相對會較高。

同時,有卵巢癌家族病史者,像是一等親中有一人曾經患病,罹癌機率會增加兩倍;而若是一等親中有兩人以上曾罹患卵巢癌,其患病機率可能會增加五到十倍。此外,乳癌有某些基因與卵巢癌相關,因此,若是有乳癌家族病史者也要特別小心。

卵巢癌如何檢查?超音波照的出來嗎?



可以。

陰道超音波是目前醫界公認篩檢卵巢癌的最佳利器,超音波探頭從陰道進入,可以更清楚看到卵巢有無疑似病變。

根據聯安醫周刊資料,女性可藉由子宮頸抹片檢查時順便進行觸診,並每年定期進行婦科超音波、血液篩檢腫瘤指標CA-125等檢測。高風險族群最好每半年定期檢查一次,有家族史者也可進行遺傳基因檢測。檢查方法整理為以下幾種:

  1. 子宮頸抹片檢查
    高雄長庚婦產部主任林浩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卵巢癌的患者,百分之二十是經由婦科內診發現的,因此女性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合併婦科的內診,變成最主要的檢查,一旦發現卵巢有異,就必需做超音波檢查。

  2. 超音波檢查
    根據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資料,對於十公分以下的早期病灶,陰道超音波檢查最為方便準確,可以測試出卵巢腫瘤血管的分佈以及血流動向,對於腫瘤良性和惡性的鑑定有相當大的幫忙。但當卵巢腫瘤大於五公分,內容物無固體成分,而腫瘤血管血流阻力指數大於0.4時,則建議患者四到六週後要再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如腫瘤有繼續增長的現象,則建議剖腹探查,做切除腫瘤的處理。

  3. 腫瘤指標
    CA125是類上皮卵巢癌比較具敏感性及特異性的腫瘤指標,通常在癌症被診斷前12~18個月,即可能出現異常(>35u/ml),建議婦女應每一到三年檢查一次。一般認為CA125可作為偵測早期類上皮卵巢癌的工具,在第一、二期的癌症,約有60%的CA125會出現異常,至於其他腫瘤指標則還包括像是有CA199、CA153等。

卵巢癌復發時,會有什麼症狀?



臺北榮民總醫院輸血醫學科科主任劉峻宇醫師表示,如果腫瘤變大,患者會感到下腹部腫脹或不舒服,也可能因此食慾降低或是吃了少量食物就有飽脹感。

其他症狀包括消化不良、噁心、脹氣和體重減輕。大的腫瘤可能壓迫附近器官,例如腸子或膀胱,造成腹瀉、便秘或頻尿。偶爾卵巢癌會以陰道出血來表現。

卵巢癌可能因為體液堆積於腹腔形成腹水,患者會感到腹脹。體液也可能堆積在肺的周圍,患者會感到呼吸短促,這些症候都有可能是卵巢癌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其他較不嚴重的疾病所造成,所以還是須靠醫師做鑑別診斷。

此外,腫瘤指標CA-125數值也可以作為是否復發的參考指標,通常在外科手術前,患者血液中的腫瘤指標CA-125會很高,在腫瘤切除後的數星期內會恢復到正常值。倘若CA-125數值再次升高,則表示癌症可能又再復發,建議須謹慎遵從主治醫師在健康檢查時所給予的忠告,同時若有任何症狀或問題出現,須儘速向醫師報告。

卵巢癌存活率?



癌症存活率和是否早期發現息息相關,卵巢癌也不例外。根據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第一期卵巢癌五年存活率可達80%,但第三、四期則降至25~30%。

隨著藥物發展與更積極之手術治療,目前可提升至40%,但五年後仍有半數會復發,對於晚期卵巢癌的治療極限,目前仍有待突破。

卵巢癌如何治療?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何志明醫師表示,卵巢癌治療以手術為主,手術會盡量將腫瘤清乾淨,然後做一個完整的手術分期,這對於後續的治療非常重要。

此外,手術後的化學治療也相當重要,因為化學藥物可以把殘存的癌細胞殺死,或延長復發時間以達到治療效果,目前以紫山醇 (Paclitaxel)合併Carboplatin治療卵巢癌的效果最佳,可有效延長存活時間及減輕化療所引起的副作用。

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第一線化療平均18個月後會復發,需要再次的化療。但是也有約20%患者對第一線化療是無效或是具鉑類抗藥性的患者,化療後六個月內就復發,須接受第二線的化療。

針對這一群預後不好的病人,建議可在化療中加上標靶藥物,抑制腫瘤新生血管達到延長存活期或無疾病進展存活期。對於具鉑類敏感性的患者,可在復發後接受第二線化療有效時,加上口服標靶藥物,抑制一種DNA斷裂修補時所需的酵素,可有效延長無疾病存活期。

為什麼卵巢癌需要做基因檢測?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衛教資料,當中晚期的卵巢癌被診斷時,可以利用腫瘤組織切片做HRD基因檢測,以確認癌細胞是否具有HRD狀態以及BRCA基因有沒有突變。若HRD檢測結果為陽性,表示細胞修復的功能失常。

依據HRD狀態或BRCA基因突變狀態可考慮使用PARP抑制劑作為維持性療法,讓癌細胞在PARP抑制劑的作用下無法進行DNA修復,使癌細胞死亡,以期達到控制疾病及維持病人生活品質的目的。

透過HRD檢測,可以了解癌細胞的HRD狀態BRCA基因是否突變,有助患者與醫師討論合適的維持性療法,以穩定病情及降低復發的風險。

參考資料:
  1. 國泰綜合醫院衛教文章
  2. 卵巢癌衛教手冊(長庚醫院)
  3. 擠出「筷子便」竟是卵巢癌擴散!初期症狀似腸胃不適,8前兆須留意
  4. 頻尿、下腹腫脹 可能為卵巢癌徵兆(聯安醫周刊)
  5. 婦女癌症的篩檢
  6. 卵巢癌之早期診斷(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網站資料)
  7. 卵巢癌復發會有那些症狀?
  8. 發生率及死亡率均超越子宮頸癌!卵巢癌怎發現?怎治療?(全民健康基金會資料)
  9. 2022 卵巢癌大小事_衛教手冊(台灣癌症基金會)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