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老人跌倒最令人不放心,根據前陣子的一則新聞報導指出,80歲的張姓奶奶因在家中不慎滑倒,導致左邊髖部股骨頸移位性骨折,住院時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在醫院休養、恢復良好的張奶奶,卻在出院前一晚,自行下床行動,但室內燈光昏暗,張奶奶被東西絆跌,造成人工關節旁骨折,只好再度手術復位。
長者因生理功能退化,行動力不如以往,禁不起撞、跌,擔憂之餘,還是得提醒家中有長輩的朋友預防跌倒的觀念,避免老人髖骨脫臼、骨折意外的風險。
長者因生理功能退化,行動力不如以往,禁不起撞、跌,擔憂之餘,還是得提醒家中有長輩的朋友預防跌倒的觀念,避免老人髖骨脫臼、骨折意外的風險。
一跌影響大 兩種主因要注意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據107年死因統計,跌倒為65歲以上事故傷害原因第二名,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長陳妙心指出,曾有跌倒經驗的老人再次跌倒的機會很高,但有60%的長者仍未有防跌觀念或措施,且忽略跌倒的嚴重傷害如脫臼、骨折和長期臥床的後遺症。
台中醫院骨科醫師黃敏旭指出,老年人會跌倒的原因,一是身體老化帶來的平衡感、掌控姿勢的能力退步,以及視力變得模糊,容易在較暗的環境中碰撞跌倒;再者是用藥不當可能引起的頭昏、頭暈等,都提高長者不小心跌倒的機率。
跌倒輕者造成皮肉或較嚴重的外傷,但「老人殺手」髖骨骨折更是年紀大的人致命傷,除了疼痛之外,也影響日後生活品質。
骨折不只行動受限,根據萬芳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張惟淳表示,若是一跌不起長期臥床,容易引起嗆傷、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等併發症,加速死亡期程。
據資料顯示,臥室、客廳和浴室為家中容易跌倒地點,不僅居家安全意識要提升,該如何加強居家安全措施也是重點,成大醫院骨科部骨科醫師戴大維針對這三處地帶提出三點指南:
台中醫院骨科醫師黃敏旭指出,老年人會跌倒的原因,一是身體老化帶來的平衡感、掌控姿勢的能力退步,以及視力變得模糊,容易在較暗的環境中碰撞跌倒;再者是用藥不當可能引起的頭昏、頭暈等,都提高長者不小心跌倒的機率。
跌倒不只是外部傷口,髖骨骨折易臥床引起併發症
跌倒輕者造成皮肉或較嚴重的外傷,但「老人殺手」髖骨骨折更是年紀大的人致命傷,除了疼痛之外,也影響日後生活品質。
骨折不只行動受限,根據萬芳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張惟淳表示,若是一跌不起長期臥床,容易引起嗆傷、肺炎、褥瘡、泌尿道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等併發症,加速死亡期程。
居家安全更要防跌 扶手、止滑物輔助 門檻考慮必要性
據資料顯示,臥室、客廳和浴室為家中容易跌倒地點,不僅居家安全意識要提升,該如何加強居家安全措施也是重點,成大醫院骨科部骨科醫師戴大維針對這三處地帶提出三點指南:
- 預防浴室滑倒:浴室濕滑是讓人重心不穩、容易滑倒的主因,戴醫師建議除了乾濕分離設計以外,地板應有止滑墊等防滑裝置,周邊也可以加裝扶手,且浴室要保持乾燥。
- 預防樓梯跌倒:為了降低被物品絆倒的機率,樓梯間應避免堆放雜物,此外也要使用防滑貼片、扶手等裝置。若家中環境允許,盡量將長輩的房間設置於一樓,減少需要使用樓梯的機會。
- 預防雜物絆倒:地上雜物對視力退化的老人來說,很容易誤踩、誤撞或被絆倒,平時就該將物品收納整齊。另外就是要注意門檻的設計或必要性。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