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平常身體健康,沒有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但走在路上突然胸悶、呼吸急促,甚至覺得胸口一陣撕裂感,小心可能心臟出了狀況!美國前職業足球員遇此情況,發生了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專家表示,早期治療最為關鍵!
根據外媒「Healthline」報導,美國知名前職業足球員Lindsey Huie於2019年9月擔任足球教練走上山頂前往練習場時,她突然覺得難以呼吸。
Lindsey Huie受訪時自述,她覺得胸口向是從中間撕成了兩半,不僅開始大量出汗、感覺像有隻大象坐在她的胸口,並且痛得像胸口有烈火竄出。
根據外媒「Healthline」報導,美國知名前職業足球員Lindsey Huie於2019年9月擔任足球教練走上山頂前往練習場時,她突然覺得難以呼吸。
Lindsey Huie受訪時自述,她覺得胸口向是從中間撕成了兩半,不僅開始大量出汗、感覺像有隻大象坐在她的胸口,並且痛得像胸口有烈火竄出。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緊急送醫經過診斷後,才發現原來她得了「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SCAD)。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有此疾病的人多半是健康女性,並且少有其他風險因素。
美國心臟協會專家Suzanne Steinbaum表示,有些研究指出該症狀可能和荷爾蒙相關,產後婦女和接近生理期(或正處於生理期)的婦女的發病率更高。
哥倫比亞大學首席研究員Jacqueline Saw則表示,60歲以下的婦女發生的心臟病有1/3是SCAD所造成。症狀為供血給心臟的動脈內層從外層撕裂,血液因此滲入層與層之間形成凝塊,該凝塊會進一步使動脈變窄,讓血液流動受限。
雖然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治療指引」指出,目前發生SCAD的多為白人,但其他人種也有相關案例。並且有1~4%的急性冠心症實際上其實是SCAD。
日本的「急性冠心症指引2018修訂版」則指出,根據日本病患的觀察,SCAD的平均年齡為46歲,並且女性占了94%。而,沒有冠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為其重要特徵。
儘管根據加拿大的研究,Jacqueline Saw教授指出,SCAD「有可能」是因為情緒壓力所導致(佔了SCAD患者約49%)。而最常見的誘發原因則為「纖維肌性發育不全」(fibromuscular dysplasia),約佔40%。
另一篇發表於《國際心臟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日本研究也指出,約有29%的日本患者是在情緒壓力下發生SCAD。
而台灣的「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治療指引」則指出,罹患該證的相關原因約有25%~86%是「肌肉纖維發育不良」。
不過,美國西北醫學亨特利醫院心臟病專家Asim Zaidi指出,由於缺少相關證據,目前關於SCAD的發生率、復發率、原因、最佳處置法都仍不確定。
因為SCAD並沒有其他心臟病相關風險因素,所以也沒有明確的建議生活方式能降低罹患風險。就連保持良好體態,吃得健康,並且年紀僅有36歲的前足球員Lindsey Huie都發生了此疾病。
因此,Suzanne Steinbaum建議,應盡可能的宣傳SCAD的警訊給大眾,讓女性能有足夠的警覺性能盡早尋求醫療協助。當出現背部疼痛、胃痛、胸口有壓迫感、胸口緊繃、暈眩、反胃或呼吸喘等症狀,即使認為自己並沒有心臟病的風險也應立刻就醫檢查。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Longer days and more free time while school is out mean summer is the perfect time to jump start your fitness routine. Join the #GoRedGetFit group for support, tips and motivation from women who want to live longer and healthier, just like you. https://t.co/UTodjrb4qV pic.twitter.com/45ztpdoHNW
— GoRedforWomen (@GoRedForWomen) June 21, 2021
女性罹患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的機率更高,沒有心臟病危險因子為其特徵
美國心臟協會專家Suzanne Steinbaum表示,有些研究指出該症狀可能和荷爾蒙相關,產後婦女和接近生理期(或正處於生理期)的婦女的發病率更高。
哥倫比亞大學首席研究員Jacqueline Saw則表示,60歲以下的婦女發生的心臟病有1/3是SCAD所造成。症狀為供血給心臟的動脈內層從外層撕裂,血液因此滲入層與層之間形成凝塊,該凝塊會進一步使動脈變窄,讓血液流動受限。
雖然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治療指引」指出,目前發生SCAD的多為白人,但其他人種也有相關案例。並且有1~4%的急性冠心症實際上其實是SCAD。
日本的「急性冠心症指引2018修訂版」則指出,根據日本病患的觀察,SCAD的平均年齡為46歲,並且女性占了94%。而,沒有冠狀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為其重要特徵。
若婦女發現胸口不舒服,及早去醫院診斷為最佳解方
儘管根據加拿大的研究,Jacqueline Saw教授指出,SCAD「有可能」是因為情緒壓力所導致(佔了SCAD患者約49%)。而最常見的誘發原因則為「纖維肌性發育不全」(fibromuscular dysplasia),約佔40%。
另一篇發表於《國際心臟病學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的日本研究也指出,約有29%的日本患者是在情緒壓力下發生SCAD。
而台灣的「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治療指引」則指出,罹患該證的相關原因約有25%~86%是「肌肉纖維發育不良」。
不過,美國西北醫學亨特利醫院心臟病專家Asim Zaidi指出,由於缺少相關證據,目前關於SCAD的發生率、復發率、原因、最佳處置法都仍不確定。
因為SCAD並沒有其他心臟病相關風險因素,所以也沒有明確的建議生活方式能降低罹患風險。就連保持良好體態,吃得健康,並且年紀僅有36歲的前足球員Lindsey Huie都發生了此疾病。
因此,Suzanne Steinbaum建議,應盡可能的宣傳SCAD的警訊給大眾,讓女性能有足夠的警覺性能盡早尋求醫療協助。當出現背部疼痛、胃痛、胸口有壓迫感、胸口緊繃、暈眩、反胃或呼吸喘等症狀,即使認為自己並沒有心臟病的風險也應立刻就醫檢查。
參考資料:
- No One Suspected This Former Soccer Pro Would Have a Heart Attack at 36
- Real Woman 2021 Lindsey Huie
- Study investigates major cause of heart attacks in women
- 自發性冠狀動脈剝離治療指引
- 特発性冠動脈解離とは
- 急性冠症候群ガイドライン(2018 年改訂版)
- Prognostic impact of 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 in young female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from the Angina Pectoris-Myocardial Infarction Multicenter Investigators in Japan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