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菠菜鐵質吸收率不到8%!血液科權威:改善貧血吃這些

日文編譯/陳建甫
2017-06-25 10:00:00
41,792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陳建甫編譯】根據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資料指出,台灣有50%~70%的健康女性存在缺鐵問題,除了容易在經期流失大量的鐵,時下女性更是常因節食、便食等原因,而使鐵質攝取量普遍不足,僅達建議量的75%。

人體缺鐵時通常會出現:頭痛、耳鳴、肩頸僵硬、心悸、喘不過氣、易疲累、負面思考、無力、淺眠、早上起不來等數種症狀。雖然透過補充鐵劑就能夠改善,但是容易出現便秘、黑便、以及嘔吐的可能。

缺鐵就會缺氧 該從飲食下手改善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日本腫瘤血液內科醫師明星智洋就表示,紅血球中的血紅素就是由鐵及蛋白質所構成的,透過鐵與氧的化學鏈結,紅血球才能將氧氣運送到全身。所以缺鐵就會讓身體各部位跟著缺氧,也就產生了頭暈、肩頸痠痛的病症。

補鐵:動物性食品比植物性好
明星醫師也提醒,其實透過飲食來攝取鐵質是最佳的補鐵手段,而食物中的鐵質又分為動物性食物的「血基質鐵」與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基質鐵」兩種。代表的食物有豬肝、雞肝、牛肉以及紅肉魚等;而後者則有熟紫菜、菠菜、羊栖菜、小松菜及醃蘿蔔等食材。

植物性食品中的熟紫菜是食物之冠,每100公克約含37.9毫克,但是對比動物性的血基質鐵進入體內被吸收率為10%~30%;植物性的非血基質鐵則只能吸收到1%~8%,醫師認為,日本人就是因為日常攝取的鐵質多以非血基質鐵為主,而造成貧血、缺鐵的情形。

鍋具換用鐵器 鐵含量多六倍以上
此外,日本健康節目《大家的家庭醫學》更指出,同為亞洲缺鐵國家之一的柬埔寨,過去女性貧血率高達44%,透過煮湯時加入鐵塊一同加熱,一年就減少了80%的貧血人口。日本研究者基於這份資料進行實驗後發現,煮湯時將鍋具換成鐵器,能夠提高料理中的鐵含量達6倍,煎炒時使用鐵鍋也能令鐵含量增加為2倍。

明星醫師也提醒,由於鐵劑中含有的鐵屬於二價鐵,長期放置之後會變質不易身體吸收,若是急著在過期前吃完,反而會造成民眾鐵質攝取過量。因此他建議民眾先從飲食選擇上下手,若是貧血情況仍未改善,才在遵循醫師建議的情況下開始食用保健食品及鐵劑。

【延伸閱讀】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