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薦髂關節!20%下背痛的原因!該掛哪科、如何治療一次解答

何琨棟醫師
2024-01-16 09:00:00
45,951
收藏
分享
【早安健康/何琨棟醫師】

薦髂關節!20 % 下背痛的原因!



有 15 -30 % 的下背痛與薦髂關節(Sacroiliac Joint, SIJ)相關,若有下背痛等問題一定要了解這個關節,以下會以 SIJ 稱呼它!

SIJ 作為脊椎與下肢骨頭間的轉接點,需要同時承受垂直的壓力與下肢旋轉的力量,目前認為 SIJ 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穩定性並允許垂直的力量傳遞到下肢。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在身體中有這麼獨特的腳色,SIJ 的組成也很特別,同時包含兩種關節特性且左右各一,位於薦椎和髂骨交界的前三分之一是真正的滑膜關節(前側關節囊),由透明軟骨覆蓋,提供骨頭間的滑動;其餘的部分是由錯綜複雜的韌帶組成,提供很好的穩定性。

因為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穩定,與腰椎相比 SIJ 只能承受其 1/20 的垂直壓力,如果超過則可能拉傷較脆弱的前側關節囊。
薦髂關節

薦髂關節錯位、薦髂關節炎


與 SIJ 相關的免疫問題包含僵直性脊椎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萊特氏症候群等,所以薦髂關節「炎」其中一部分真的是指關節出現了發炎現象。

引起 SIJ 錯位或疼痛的原因包括:

薦髂關節可能因慢跑、脊椎側彎、長短腳、腰椎手術固定後造成錯位
  • 外傷撞擊(包含車禍、高處跌落等直接的受傷)
  • 高反覆的衝擊運動(慢跑)
  • 脊椎側彎
  • 長短腳
  • 曾經接受腰椎手術固定手術
引起 SIJ 錯位或疼痛的原因包括

薦髂關節疼痛


SIJ 本身痛:具體的 SIJ 疼痛區域位於後上髂棘 (PSIS) 往內 3 公分與往下約 10 公分中間的範圍,最大對應了 SIJ 本身的疼痛。

▼薦髂關節疼痛位置約在後上髂棘往內3公分及往下10公分的區域
薦髂關節疼痛
SIJ 轉移痛:

  • 屁股痛 (94%)
  • 下背痛 (72%)
  • 腹股溝痛 (14%)
  • 下肢痛 (50%):大腿後側及外側痛最多,其次是小腿痛和足部疼痛 (年輕個案比較容易出現!)

薦髂關節看哪科



SIJ 可能會合併上述的免疫問題,如果本來就有在風濕免疫科就診的個案,可以在門診追蹤時與醫師討論 SIJ 部分的相關治療。

若不確定是否有免疫問題,則可以先至復健科就診,給醫師評估檢查,排除其他可能與 SIJ 疼痛相似的問題如:腰椎椎間盤突出、髖關節退化、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或婦科疾病等病症,再做 SIJ 的診斷與治療。

如果醫師檢測發現三個以上的誘發測試陽性,則可以接受診斷性注射,注射同時是診斷又是治療,若注射後急性疼痛緩解 > 75% 可診斷為 SIJ 造成的疼痛,研究指出關節內增生注射治療可顯著緩解 SIJ 疼痛 (1 週 1 次,最多 3 次),並且其效果持續時間比類固醇注射更長。

對於治療 SIJ 的目標主要有兩個,分別是:

  1. 消除痛源:透過注射同時確認診斷加治療
  2. 調整骨盆和髖關節的使用方式:透過訓練恢復個案生活功能

其中 SIJ 的活動性受到臀大肌、梨狀肌、股二頭肌和胸腰筋膜等幾塊相連肌肉的影響,在 SIJ 疼痛的個案身上也發現,腹內斜肌、多裂肌、臀大肌的啟動力不足,這一部分往往需要透過「積極的保守治療」,也就是運動訓練加強骨盆部分的核心肌力以及髖關節的啟動能力,才能真正地恢復健康。

另外,手術只適用在保守治療效果都不無法改善的狀況,透過關節融合術穩定 SIJ 來緩解疼痛。

※本文獲得「何琨棟醫師」授權刊載。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