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挑對枕頭、床墊一夜好眠!省錢2招不再睡到腰痠脖子痛

新聞中心呂維振
2022-12-30 08:00:00
7,629
收藏
分享
「睡覺如果痛到醒過來,表示你有大麻煩了。」侯鐘堡醫師說,在醫學院,醫師的基本養成教育中就提到,人在睡覺清醒的時候,神經傳遞的知覺會比較快。為了不影響睡眠的過程,睡覺時身體有一些訊息會被壓抑,神經傳遞的知覺會被屏蔽,刺激程度會減弱。如果睡到不舒服,也許並沒醒來,但醒來後感覺不舒服甚至比睡前更累,這就表示睡眠品質已受到影響。


如果是痛到醒過來,表示身體壓抑知覺的狀況到了極限,不論是夜間疼痛、發炎發燒、椎間盤突出、癌症都會造成此類劇烈不舒服。全身肌肉都能放鬆,疼痛消失,這才是理想的睡眠。因此當侯鐘堡醫師問「睡起來有比較舒服嗎?」這個簡單直白的問句,如果答案是否定,依經驗來看睡眠品質多半不佳,通常是寢具有問題造成。

錯誤姿勢睡整晚,復健2個月也沒用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35歲科技業男性,平時有運動健身習慣,但長期有後頸痛與手麻等症狀,侯鐘堡醫師判斷這是很典型頸椎神經壓迫,或頸椎關節發炎現象,一開始以為是個案姿勢不良導致,因此安排的復健項目包括常見的熱敷與頸椎牽引。

兩個月下來,發現復建改善有限,於是仔細詢問到底何時才會感覺手麻。病患回答,睡覺前調整姿勢,頸椎後仰時會麻一下。但侯鐘堡訝異的是,這姿勢是測試神經是否受壓時才會特意用到,平時睡覺不應該有這樣的姿勢,這才知道是因為枕頭調整不對,使得睡覺時頸部一直往後仰,所以手麻才會一直沒有改善,姿勢矯正也無用。


體重、床墊互相影響



能不能好睡,體重是很大的變數。侯鐘堡醫師指出,體重較重的人,床墊軟硬度需要偏硬的,才有足夠力量支撐,睡著後肌肉才能更為放鬆。而比較床墊與枕頭,同樣的枕頭在不同床墊睡起來感覺會不同,代表兩者互相影響,「地基的軟硬度會影響枕頭的表現」,再加上床墊比起枕頭,不是那麼容易更換,因此要優先考量「地基」對身體的影響。

這個地基概念上分成兩層。直接接觸身體的稱為舒適層,躺上去覺得舒服軟軟的,厚度約10公分左右,不過會因每個人感受略有不同。而以雙手用全身體重的力量往下壓,若能感受到有抵抗,就表示是感受到了支撐層。

其實這兩層不一定有明確的結構分野,而是因為受力的關係,產生的一種感覺回饋,例如彈簧類的床墊,壓到一個程度,彈簧的反彈力道夠大就壓不下去,那個深度就是支撐層,而泡棉類材質床墊,用力壓而緊密到一個程度,反抗壓力的感覺也會出現,那就是支撐層。

床墊試躺重點
現在購買床墊,多半都可以有試躺的過程,但侯鐘堡醫師提醒,睡前床墊要感覺偏硬,睡著後肌肉放鬆,才能撐住重量,「測試時偏硬才是正常」。
測試時要躺30分鐘,或是躺到快睡著的狀態才有用,因為到了這個程度,全身肌肉才能快要放鬆到接近睡眠時的狀態。此時重點在感受腰部是否有支撐、沒有懸空,髖關節是否能放鬆,是的話就是適合自己的床墊。

身形、枕頭互相影響



不可否認,身形因素既難改變,也是影響怎麼睡的重要因素。侯鐘堡醫師舉例,肩膀較寬者,側睡時枕頭要比較高,以免壓迫肩膀。如果本身有駝背、烏龜頸、水牛肩等,從頸部到肩膀的區域傾斜度較大,或是肩膀很厚,這類情況就算是仰睡,也需要比較高的枕頭,才能讓靠在枕頭的頭頸與靠在床墊的身體,彼此都能在最平衡舒適的狀態。但如果有在復健矯正,頸部的曲度會慢慢變緩,此時就會需要動態調整枕頭,慢慢降低高度。

市售枕頭不論形狀與內襯的材質都很多種,也往往成為行銷的賣點。琳瑯滿目的商品中,要如何選出適合自己的枕頭?侯鐘堡醫師認為,枕頭材質基本上分會變形與不會變形兩類,前者像棉花枕、紅豆枕等穀物枕,換姿勢後枕頭會變形,以復健科角度較不推薦,而具有記憶功能的如泡棉枕等特性各有不同,但基本上能恢復原形狀會是較好的選擇。

至於枕頭的形狀也分很多種,要注意的重點如下:

  1. 傳統麵包型:90%的人都用此款,如果身體沒有病痛的話,其實沒有問題。
  2. 人體工學型:也就是前後一邊高一邊低的枕頭。睡高或睡低其實都可以,依個人情形是不同的;脖子僵硬、疼痛或正在落枕的話,通常睡較低那邊;一般正常情況則是睡高的那邊。
  3. 蝴蝶型:看起來兩邊高中間低,可同時仰睡與側睡。要注意的是,如果晚上容易翻來覆去,枕頭應選較寬者,較不易落枕等問題產生。

枕頭試躺重點
購買枕頭時,與購買床墊相同,要有試躺的過程,但只要5至10分鐘,仰躺時頭頸肌肉有無放鬆、有無呼吸順暢;側躺時肩部有無壓力過大、胸部及肩膀有無放鬆,即可知道是否適合自己。

由於身形最不易改變、床墊價高不易時時更換,枕頭往往成為考量睡眠環境時,排序較墊後的因素。除了上述形狀與材質的變數,有時也可能有枕頭與床墊搭配後,高度不易調整的問題,或是如前面所說,頸部在矯正時會有枕頭高度動態調整的需求。侯鐘堡醫師建議可用浴巾來微調高低。
為什麼要用浴巾?因為一般毛巾比較小,容易走位,浴巾比較大條,較能固定,不會睡一下就跑掉。

側睡、仰睡這樣做



關於側睡的姿勢,有一種說法是從頭部、背部到腰部的脊椎,從側面看要呈現一直線,就是比較妥當的姿勢。不過有時這樣觀察並不容易,因此侯鐘堡醫師建議,主要還是注意脖子高度,只要頸部肌肉可以放鬆,呼吸順暢,就是適合的高度,因此枕頭還是關鍵。

側睡時,髖部較寬或是身材魁梧的人,可能會發生上方的腿「往下掉」的情形,因而拉扯到髖部而不適,或是帶動身體往前或後旋轉,容易造成脊椎長期扭轉。解決之道就是在兩腿之間夾一個枕頭,如此一來,可以發現腳部的高度與髖部接近許多,如此姿勢就能比較穩定。

仰睡時,如果會覺得腰部較緊、不舒服,則可以在大腿以下墊一個枕頭,讓膝蓋呈現微彎,此時腰椎會自然呈現較平的狀況, 與床墊之間較無空隙,就可以放鬆腰部。

什麼睡姿透露身體筋膜發生什麼問題



你習慣仰睡還是側睡?有特別原因嗎?奇妙的是,習慣的睡姿居然會透露出自己的身體狀態。

侯鐘堡醫師指出,長期側睡,容易有肩關節肌腱壓迫、疼痛,夾擠症候群、旋轉肌撕裂傷,也可能容易五十肩;若是側面睡,身體屈在一起,可能表示身體前側筋膜或髖關節過度緊繃,可能是因為上班時身體屈起來很久,所以髖關節或腰部筋膜沒鬆開;趴睡在醫學看來是不好的姿勢,因為頸椎一定要旋轉到一側,容易壓迫神經,關節也會卡到,一不小心就會椎間盤突出。

還有一種蠻特別的情形。有些病患表示手往頭部方向平放,而不是放在身體兩側比較好睡。這其實是白天頸部筋膜已受到壓迫所致,例如上班打電腦,使得脖子前側肌肉過緊,有頸椎壓迫神經而手麻等情況,醫學上稱為「胸廓出口症」,晚上手必須要這樣擺,放鬆這部份筋膜才比較舒服,但長期而言應該還是矯正才是治本之道。總結來看,侯鐘堡醫師認為,仰睡、能夠常變換姿勢,是比較好的睡姿型態。

此為《早安健康》1月號《睡眠超強對策》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此為《早安健康》1月號《睡眠超強對策》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睡到腰好痠、脖子也在痛?省錢2招沒換寢具也有一夜好眠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