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甩開痰濕、告別虛胖一身病!排毒瘦腿操消水腫、2個強心穴位防乳癌

新聞中心呂維振、王之義
2022-04-29 18:00:00
50,852
收藏
分享
常常覺得全身提不起勁、有沈重感,總是睡不飽、頭腦昏昏脹脹的?這些徵兆都可能是因為身體濕氣太重!其實從頭到腳有許多症狀都跟濕氣滯留有關,褚柏菁中醫師指出,中醫觀點裡有所謂的六邪致病,其中的「濕」泛指外來的細菌、黴菌與濕氣。當身體內在不平衡,體內濕氣過重,就可能產生病症!

濕氣影響全身!頭痛、痠痛、脹氣全都來!



人體為什麼要除濕?因為濕氣一旦卡在身體各處,我們就會感受到那個部位很沉重、痠痛,或是提不起精神,尤其在下午會昏昏欲睡。褚柏菁中醫師表示,「體濕」是可以具象去理解的。把我們的身體分為上、中、下來說明: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 上半身:覺得頭部有種濕矇感,沉甸甸的,脖子也覺得緊繃。眼皮重、眼瞼浮腫,眼袋變大下垂。臉頰則容易出油、浮腫。鼻子也會因為濕氣,導致鼻黏膜腫脹,引發鼻塞、呼吸不順。手臂漸漸感到沉重痠痛,早上起床尤其手指感覺脹脹的,難以彎曲、握拳。


  • 中段身:中間的濕則可以發覺胃脹滿、脹氣,導致胃食道逆流症狀、吐水、腹瀉等,甚至腹部會有虛胖、鬆軟的狀況。濕氣導致的脂肪,會比較鬆軟,也是臺語所說的「肥軟」。

  • 下半身:女性易在婦科系統表現濕氣症狀,因濕氣環境適合念珠菌生存,也就容易反覆產生陰道感染、白帶等。此外,子宮卵巢也可能有卵巢水瘤、多囊性卵巢,影響生育能力。最容易發現的濕氣表現就是小腿、腳背腫脹,下肢關節痠痛沉重;腳容易流汗,導致腳氣重、汗皰疹及黴菌感染等。 

觀察排便2種情形,快速分辨濕氣體質



濕熱體質原來可以從排便情況觀察,比如很常拉肚子的人,要注意體內濕氣過重;如果是排便時大便容易黏馬桶、常常沖不太乾淨,可能是濕熱體質,這種人也經常有便秘的問題。
  1. 水瀉型:體內濕大於熱,糞便偏水,多半以腹瀉方式排出
  2. 濕黏型:體內濕又夾熱,糞便濕而偏黏,有時還會導致便秘

中醫教你2個

除濕

穴位,強心、鬆肩頸、防乳癌



醫師分享,我們的腋下有個「極泉穴」,這個穴很重要,能夠幫助經脈的流通還能強心,加強吸收代謝力並預防乳癌;如果你有長年的肩頸痠痛、僵硬,也能用按住「肩頸穴」來伸展。

【極泉穴:促進循環暖氣開關】
  1. 先將左手以4指扣壓住右手腋窩下的極泉穴,這個穴在深處,所以可以用點力,淋巴不通的人可能會覺得有點痛。如果這裡有淋巴結,可以左右揉動它,讓它流通。尤其是女生,可以避免乳癌的產生。
  2. 扣壓住後,前後來回揮動(或畫圈圈)右手臂約30秒,接著換另外一隻手。

【肩頸穴:鬆肩通血氣】
  1. 將左手扣壓在右肩的肩頸穴上,覺得有點痠痛、最硬的位置上。
  2. 前後來回揮動右手臂約30秒,角度可以大一點,接著換另外一隻手。如果發現左、右不一樣高,例如右肩較高,就代表那個地方可以多做一些這個動作

除濕動態美腿操:通淋巴、消水腫、助循環



久坐會讓下半身氣血循環不佳,若又常翹著腳,也容易造成骨盆歪斜不平均。這個動作很溫和,不會拉傷膝蓋,適合每個人做,而且不用起身,就能靠一張椅子協助滯留的淋巴運動。

【導通腿部淋巴操】
  1. 雙手往後抓住椅子,坐穩後,先抬起一隻腳(左右不限)
  2. 將腿抬起伸直、接著放下,讓膝關節活動。這個動作能促進腳部的淋巴流動,每一隻腳各做20下
  3. 接著做變化操,一樣是抬起腳,先往內、再往外。以中醫來說,外側是脾經,內側是三焦經跟膽經。

【動態按摩美腿操】
  1. 使用可以一邊運動、一邊按摩的動態按摩法。
  2. 先抬起右腳,雙手扣住「足三里」與「陰陵泉」這2個穴位。
  3. 由上往下推,手推的同時腳也跟著一起動,這樣的動態按摩可以一次享受到2種好處,又運動又按摩穴位。
  4. 腳踝處有「三陰交」、腿外側有「豐隆穴」,由上往下來回推壓。
  5. 穴位的精準度不用太在意,只要在腿的通道上來回按壓就可以。
  6. 腳底的「湧泉穴」也可以常按摩,可以增加氣的往上回流。

4種排濕精油,去濕、抗發炎、幫助代謝循環



如果想要以按摩的方式,幫助身體排除濕氣,褚柏菁醫師建議也可以搭配4種精油按摩腿部,幫助淋巴流動,利濕消腫。
  1. 葡萄柚精油:利水去濕、幫助代謝。
  2. 絲柏精油:舒緩緊繃、消除水腫。
  3. 生薑精油:促進血液循環
  4. 黑胡椒精油:溫熱、抗發炎功效,腳寒冷時可以添加。
【排濕精油配方】以基底油50CC,配以上4種精油各10滴,做成複方精油。

此為《早安健康》5月號《除體濕全書》部分內容。完整精采內容全台各7-11、全家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網路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免運特惠中~
雜誌除體濕全書連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