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抗癌症,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化療、藥物治療等,但其實心理的因素,不論是與癌症的病因或是治療成效,也息息相關。藉由臨床經驗,預防醫學醫師洛桑加參發現,心中的怨氣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除了應該避免在心中累積太多怨氣、釀成「心毒」,他也教導大家可以透過簡單的瑜伽動作,將怨氣從體內排出去。
「目前除了我們的研究,還有國外許多研究都發現,像是乳癌、肺腺癌等疾病,其實心理的因素很大。」洛桑加參醫師解釋,他發現很多病人雖然每天吃蔬菜水果,也有運動、爬山,家裡更沒有相關癌症病史,但最後卻罹患癌症,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心懷「怨氣」:「包含年輕的時候被同學欺騙等,我們在與病人訪談的過程中發現,通常都會有心理因素存在。」
怨氣養出乳癌、肺腺癌!積怨,是與抗癌作對
「目前除了我們的研究,還有國外許多研究都發現,像是乳癌、肺腺癌等疾病,其實心理的因素很大。」洛桑加參醫師解釋,他發現很多病人雖然每天吃蔬菜水果,也有運動、爬山,家裡更沒有相關癌症病史,但最後卻罹患癌症,而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心懷「怨氣」:「包含年輕的時候被同學欺騙等,我們在與病人訪談的過程中發現,通常都會有心理因素存在。」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不論是肺腺癌也好,乳癌也好,我都會跟病患說:『你心裡的怨氣跟不開心只要放下,病大概一半就好了。』」洛桑醫師舉例,有一位病人在罹患癌症後,改變了自己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同時也做了開刀、化療等治療,痊癒後兩年依然復發:「在深談的時候,我問他有沒有開心的事可以想一想,他卻想不起來任何一間值得開心的事情,因為從小家庭給他的觀念就只有要賺很多錢。」因為想要賺錢的慾望,讓這位病患每天處於緊繃的狀態,直到最後他才發覺自己雖然有錢、有地位,卻從來不曾開心過。
「連一件開心的事都講不出來的時候,人生多可憐?」洛桑醫師強調,很多癌症的發生是存在著心理因素,特別是乳癌與肺腺癌容易由「怨氣」產生:「很多人會問我:『怨氣哪裡來?』最大的怨氣通常是從家人、父母、配偶,有些人則是來自親朋好友,只有對陌生人才不會產生怨氣。」因此他也強調,尤其是對父母,孝不孝順是其次,但千萬不能有怨氣,否則日積月累下來除了影響個性與想法,最後甚至可能傷害自己的健康。
「當我們在提倡健康,經常會說要吃什麼水果、保健食品,或是做什麼運動,但在熱衷這些事情的同時,卻忽略掉心理的因素。」洛桑醫師補充,儘管近幾年開始出現免疫療法等不錯的治療方法,但若是想要讓治療發揮到最大的效果,就不得不重視心理因素。
除了要避免「含怨」,洛桑醫師也建議,可以透過調整呼吸的方法來緩解焦慮:「這種方法源自於『Breathing Yoga(呼吸瑜伽)』或是『Breathing Meditation(呼吸冥想)』,這是結合西藏佛教,並且在印度流傳許久的一種瑜伽,只要平常覺得焦慮就可以練習。」洛桑醫師解釋,至於呼吸的方法本身則稱為「triangle」, 也就是「倒三角呼吸法」,也意味著在進行時一定要遵守「倒三角」的原則。
「倒三角呼吸法」指的是在呼吸時,想像一個虛構的倒正三角形,並且在吸氣、停止(憋氣)、吐氣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最底下的頂點,向上繞行三個邊之後回到原點。
原則上姿勢為坐姿,包含「單盤」、「雙盤」等盤腿坐姿,或坐在椅子上。如果要站著也可以,只要維持頸椎、腰椎、胸椎,讓整個人是正的、挺的就能夠開始。
焦慮、恐慌睡不好!下一頁醫師再親身傳授1招呼吸法,每天3次排毒清怨氣
確定好姿勢後,將眼睛、嘴巴閉上,讓舌頭頂住上顎,用鼻子吸氣約4秒直到吸飽;在數秒的同時,想像自己從底下的頂點,沿著邊移動到上方的其中一個頂點。
接著屏住呼吸,同樣數四秒,將注意力從上方的頂點,移動到虛擬三角形的第三個頂點;最後只要將屏住的氣,數四秒慢慢吐出,並且讓注意力從第三個頂點回到原點就完成。
像這樣「吸氣、停、吐氣」算一次,進行21次就算是一個循環。如果沒辦法一直集中精神,則可以嘗試從7次開始。
除了集中精神、遵守倒三角形「吸氣、停、吐氣」的原則,洛桑加參醫師也強調,過程中不論吸氣或吐氣都只用鼻子,而且要慢慢來不能趕:「所有的呼吸練習都要使用到丹田,吸氣的時候肚子會鼓出來,吐氣時肚子則要縮回去。」
除了化解日常焦慮,對於心懷「怨氣」的民眾,洛桑醫師也有建議的呼吸方法:「在我們預防醫學中心,這種『龜息法』已經變成一種『處方箋』,尤其是對於睡不好或患有恐慌症,甚至會因為過度呼吸送急診的民眾,都非常有效。」
在進行「龜息法」時,同樣需要將眼睛閉上、舌頭頂住上顎,並且使用丹田式呼吸。「和『倒三角形呼吸法』不同,『龜息法』在吸氣時一定要用力的吸,做完甚至會感到疲累。」洛桑加參醫師解釋,除了吸氣時必須要吸到無法在吸氣為止,緊接著憋氣也要憋到極限:「藉由這種像是潛水最後階段的感覺,能夠快速消除焦慮與恐慌感,最後再用力、快速地把氣吐出。」
「『龜息法』的訣竅就是吸的時候要『慢、長、細』,憋氣的時候會感覺到整個臉都顫抖,像是空氣全部都跑到腦部,全部塞滿。」洛桑加參醫師補充:「接著快速吐出,把怨氣等不好的東西,全部都吐出來。」而「龜息法」的一個循環,同樣是以21次為單位,但若是初學者,洛桑加參醫師也建議可以從7次,或3次開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連一件開心的事都講不出來的時候,人生多可憐?」洛桑醫師強調,很多癌症的發生是存在著心理因素,特別是乳癌與肺腺癌容易由「怨氣」產生:「很多人會問我:『怨氣哪裡來?』最大的怨氣通常是從家人、父母、配偶,有些人則是來自親朋好友,只有對陌生人才不會產生怨氣。」因此他也強調,尤其是對父母,孝不孝順是其次,但千萬不能有怨氣,否則日積月累下來除了影響個性與想法,最後甚至可能傷害自己的健康。
「當我們在提倡健康,經常會說要吃什麼水果、保健食品,或是做什麼運動,但在熱衷這些事情的同時,卻忽略掉心理的因素。」洛桑醫師補充,儘管近幾年開始出現免疫療法等不錯的治療方法,但若是想要讓治療發揮到最大的效果,就不得不重視心理因素。
倒三角呼吸法:排解焦慮,從心強免疫
除了要避免「含怨」,洛桑醫師也建議,可以透過調整呼吸的方法來緩解焦慮:「這種方法源自於『Breathing Yoga(呼吸瑜伽)』或是『Breathing Meditation(呼吸冥想)』,這是結合西藏佛教,並且在印度流傳許久的一種瑜伽,只要平常覺得焦慮就可以練習。」洛桑醫師解釋,至於呼吸的方法本身則稱為「triangle」, 也就是「倒三角呼吸法」,也意味著在進行時一定要遵守「倒三角」的原則。
「倒三角呼吸法」指的是在呼吸時,想像一個虛構的倒正三角形,並且在吸氣、停止(憋氣)、吐氣時,將注意力集中在最底下的頂點,向上繞行三個邊之後回到原點。
原則上姿勢為坐姿,包含「單盤」、「雙盤」等盤腿坐姿,或坐在椅子上。如果要站著也可以,只要維持頸椎、腰椎、胸椎,讓整個人是正的、挺的就能夠開始。
焦慮、恐慌睡不好!下一頁醫師再親身傳授1招呼吸法,每天3次排毒清怨氣
確定好姿勢後,將眼睛、嘴巴閉上,讓舌頭頂住上顎,用鼻子吸氣約4秒直到吸飽;在數秒的同時,想像自己從底下的頂點,沿著邊移動到上方的其中一個頂點。
接著屏住呼吸,同樣數四秒,將注意力從上方的頂點,移動到虛擬三角形的第三個頂點;最後只要將屏住的氣,數四秒慢慢吐出,並且讓注意力從第三個頂點回到原點就完成。
像這樣「吸氣、停、吐氣」算一次,進行21次就算是一個循環。如果沒辦法一直集中精神,則可以嘗試從7次開始。
除了集中精神、遵守倒三角形「吸氣、停、吐氣」的原則,洛桑加參醫師也強調,過程中不論吸氣或吐氣都只用鼻子,而且要慢慢來不能趕:「所有的呼吸練習都要使用到丹田,吸氣的時候肚子會鼓出來,吐氣時肚子則要縮回去。」
龜息法:每天3次清掉怨氣 幫自己大排毒
除了化解日常焦慮,對於心懷「怨氣」的民眾,洛桑醫師也有建議的呼吸方法:「在我們預防醫學中心,這種『龜息法』已經變成一種『處方箋』,尤其是對於睡不好或患有恐慌症,甚至會因為過度呼吸送急診的民眾,都非常有效。」
在進行「龜息法」時,同樣需要將眼睛閉上、舌頭頂住上顎,並且使用丹田式呼吸。「和『倒三角形呼吸法』不同,『龜息法』在吸氣時一定要用力的吸,做完甚至會感到疲累。」洛桑加參醫師解釋,除了吸氣時必須要吸到無法在吸氣為止,緊接著憋氣也要憋到極限:「藉由這種像是潛水最後階段的感覺,能夠快速消除焦慮與恐慌感,最後再用力、快速地把氣吐出。」
「『龜息法』的訣竅就是吸的時候要『慢、長、細』,憋氣的時候會感覺到整個臉都顫抖,像是空氣全部都跑到腦部,全部塞滿。」洛桑加參醫師補充:「接著快速吐出,把怨氣等不好的東西,全部都吐出來。」而「龜息法」的一個循環,同樣是以21次為單位,但若是初學者,洛桑加參醫師也建議可以從7次,或3次開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