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早餐真的比較健康嗎?
「一定要記得吃早餐。」起床之後,你稍微伸展了一下身子,看了一眼時鐘,算了算離刷牙洗臉準備好出門,還有一點點時間。雖然這點時間可能恍個神就會流逝,但你今天不知為何覺得浪費這段時光特別可惜。既然還有一點時間,那乾脆簡單吃個早餐吧。你想起父母總是叮嚀你一定要記得吃早餐,但為什麼就總是懶得吃早餐呢?
「吃早餐有益身體健康」、「不吃早餐對身體不好」,又或是「不吃早餐的話,可以減少卡路里攝取,有助於減重」等,生活中充斥著許多與早餐相關、沒有科學根據的說法與主張。健康節目裡說,早餐是三餐裡最重要的一餐;但有時候有些專家卻說,就算沒吃早餐,其實也沒有太大關係。所以到底需不需要吃早餐呢?現在就讓我們來好好探究一下吧。
吃不吃早餐和減重有關係嗎?
早餐與減輕體重的相關性,是幾年來早餐爭論的核心。這是因為不同研究者,會提出截然相反的主張與論點:某幾項由穀片公司提供資金援助的研究中,主張早點吃早餐有助於控制體重,反觀未接受過食品企業援助的研究,對此卻沒有明確結論。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主張「吃早餐有助控制體重」一方的意見。營養學家安娜凱斯基-拉科寧博士主張吃早餐可以防止體重增加。試圖減重的肥胖者,通常會在晚間攝取比早上更多的卡路里。如果白天沒吃飽,就會因為飢餓與對食物的渴望加劇,導致他們在晚上吃得更多。這個理論便是建立在這樣的邏輯上。
也有另外的研究主張,比起沒吃早餐、活動程度高的人,吃早餐的人體重會更輕。但是他們的體重之所以較輕,與其歸因於有沒有吃早餐,更有可能的原因是生活模式和社會經濟條件變化,讓整體健康狀態獲得改善。例如,必須在夜間工作的勞工們,比朝九晚五的人更不容易吃到早餐,健康不佳的可能性也更高。因此,我們無法斷定有吃早餐的人體重一定比較輕,因為無法證明兩者間有明確的相關性。
與其相反,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則指出:吃早餐與否與減輕體重之間,兩者並無太大的關聯性。該研究認為不吃早餐雖然可以燃燒更多的卡路里,但也會提高身體的炎症程度。對於該不該吃早餐,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意見,但有一點可以確定:規律的飲食習慣,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確實有益。
假設早餐不過量,而且是在一定時間內、於固定的間隔時間用餐的話,吃早餐就對維持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不吃早餐對身體有害嗎?怎麼吃早餐才健康?下一頁看更多專業醫師的建議吧!
不吃早餐真的對健康有害嗎?
即使不以減重為目標,健康的早餐在各方面仍有許多好處。有吃早餐習慣的人會比較少吃零食,也有固定的飲食習慣,身體活動也會增加。相反地,沒有吃早餐習慣的人不只可能有肥胖問題,罹患糖尿病、心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可能也會增加。吃早餐可以促進新陳代謝這項健康指標,強化身體燃燒脂肪的能力,並有預防如第二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效果。
最近相當流行不吃早餐的飲食模式,間歇性斷食就是一例,但這種模式會對身體帶來什麼影響,還有待更多研究釐清。
雖說為了健康的生活,還是要吃早餐比較好,但是如果早上真的不餓、真的吃不下的話該怎麼辦呢?會為此感到苦惱的人,可能是因為有在深夜吃宵夜的習慣,早上才不覺得肚子餓。如果減少吃宵夜的份量,或是乾脆不要吃的話,早上自然會感到飢餓,也就會想要吃早餐,如此一來,就能改善整體的飲食習慣,身體自然而然也會更健康。
健康吃早餐的小訣竅!
1.如果下定決心要養成吃早餐的習慣,究竟要吃些什麼才好呢?好的早餐要包含「蛋白質」、「穀物」、「健康的脂肪」和「水果或青菜」四大類食物。蛋白質和脂肪能夠增加飽足感,讓你減少不必要的零食攝取;穀物、水果和青菜則是可以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想滿足這些條件,同時吃得簡單的話,不妨在希臘優格裡加些堅果類和水果,再撒一些穀片當作早餐。
2.吃早餐的適當時間,雖然會隨每天的行程或需求變化,但一般來說,最好在起床後一小時內吃。吃早餐就像幫汽車加油一樣,汽車要有汽油才能前進,人也要吃東西才能動。如果不提供燃料給身體,就會降低工作、生活或運動的品質。越是激烈的身體活動,就需要攝取越多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較少的脂肪與纖維質,這時候燕麥或穀片是很好的選擇。
3.如果進行超過45分鐘的跑步或健身等劇烈運動後,為了要恢復體力就需要再度進食,此時最好補充適當的水分、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如果是走路等較輕鬆的運動,就不必為了恢復體力另外進食。
吃早餐是維持健康生活的好選擇,但對體重的變化並無特別影響。如果因為想要減重而選擇不吃早餐,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起床後的1小時內均衡攝取健康且成分多元的飲食,才是透過吃早餐獲得健康的秘訣。
本文摘自《當身體不想上班的時候》/李宜昌、李應顯、李始映、金台翰、李宜奭(醫師)/遠流出版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