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酸性體質致癌是錯的⋯但酸化尿液可以抑菌抗發炎!醫師告訴你怎麼吃

新聞中心吳慧禎、黃品儒
2022-06-29 09:00:00
25,177
收藏
分享
泌尿道感染、發炎,一直都是許多女性最大的困擾。尤其夏天悶熱、流汗量大,導致排尿量減少,也相對的更容易有泌尿道反覆發炎的狀況!據統計,女性一生中有50%上的機率會感染泌尿道疾病,更是男性的8倍。除了多喝水,馬偕紀念醫院泌尿科陳鈺昕醫師指出,預防泌尿道發炎,還可以從酸化尿液下手!【用聽的就知道如何透過酸化尿液預防泌尿道感染、發炎→點我聽最新、最實用的早安健康Podcast】

為什麼女性比較容易泌尿道發炎?



女性有較高的機率會引發泌尿道發炎,陳鈺昕醫師表示,是因為女性的尿道相較男性來講比較短,約3至4公分,且開口與肛門、陰道相當接近。如此一來,陰道及腸道的細菌就很容易經由尿道上行至膀胱造成感染。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而最常見的狀況就是,肛門口附近原先就有一些大腸桿菌,當它們來到尿道並逆行到膀胱時,就會利用菌毛及細胞外膜上的蛋白質來附著在泌尿道的上皮細胞。在平時多喝水、正常排尿的狀況下,這些細菌會被尿液沖掉排出,不易附著。

但是,當喝水量少,或是常常憋尿,就會增加病菌附著在泌尿道黏膜的機會,久而久之,細菌滋生,引起尿道炎、膀胱炎的風險也就會增加。


3類食材幫助酸化尿液,8招預防尿道感染



弱酸性的環境是不利於較常引起泌尿道發炎的大腸桿菌,而我們普通的因此才會有酸化尿液可以預防尿道感染的說法。陳鈺昕醫師提醒,多喝水及規律的排尿才是預防尿道發炎的關鍵,而酸化尿液則是輔助。

尿液正常的酸鹼值非常廣,會從pH4.5到8.0,通常值呈弱酸性,由pH6.0至7.5,如果適當的攝取能幫助尿液酸性的食材就可以幫助尿液偏酸。陳鈺昕醫師指出,常見的酸性食材包括:

【3類食材幫助酸化尿液】

  1. 蛋白質:乳酪、肉、蛋、貝類等高蛋白食材。
  2. 水果:葡萄、西瓜、莓果類。
  3. 蔬菜:玉米、南瓜、蘆筍等。

醫師也指出,除了靠酸性食材的攝取之外,生活型態的改變也同樣很重要,並列出平時生活習慣可以改善的8個地方:

【8種生活習慣預防泌尿道感染】



  1. 多喝水:每天2000至3000c.c.的水。
  2. 少憋尿:2到3小時至少排尿1次。
  3. 多淋浴、少泡澡
  4. 女性如廁後最好由前向後擦拭。
  5. 性行為前、後都要做好清潔。
  6. 少穿過緊的褲子。
  7. 正常且規律的生活作息。
  8. 有泌尿道結石相關疾病藥治療。

酸化尿液人人都適用嗎?過酸恐泌尿道結石



酸化尿液可以從旁輔助預防泌尿道感染,但是,陳鈺昕醫師也表示,一切都過猶不及。尤其是太酸的尿液,其實很容易增加泌尿道結石的發生率。所以,本身若是有泌尿道結石病史的人,除了多喝水,可以針對結石的成分去分析來調整飲食,以及嘗試「鹼化」尿液,幫助尿液回復到弱酸性。

飲食部分可以多吃一些天然蔬果,像是深綠色蔬菜、柳丁、檸檬、蘿蔔、番茄等,並減少肉類、起司等偏酸性的食材,進而幫助鹼化尿液。

但是柳丁、檸檬吃起來酸酸的,這樣不會讓尿液偏酸嗎?陳鈺昕醫師表示,食材的酸鹼性是指在經過腸道吸收、代謝後,由腎臟排出而增加尿液的酸鹼值。而不是食物本身吃起來酸酸的,就是偏酸性的食材。

鹼性水可以幫助鹼化尿液,預防結石嗎?



醫師表示,鹼性水其實是水中的陽離子,如鈣、鎂、鈉、鉀等金屬離子,在電解後會因為帶正電會聚集至陰極,同時會吸引水中的氫氧離子(OH-)靠近,而這些陰極附近的水也就是所謂的鹼性水。

雖然說是鹼性水,但是水體的鹼性並不是很強,對於健康的人體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而喝鹼性水改變尿液酸鹼值,可以預防腎結石,目前也並未有大型文獻佐證。

酸性食材會造成酸性體質,容易致癌?



講到酸化尿液,很多人可能會聯想到,常常聽說酸性體質可能有礙健康,甚至容易致癌。對此,陳鈺昕醫師指出,體內的酸鹼值體內環境的酸鹼值是維持在一個極小範圍內浮動。有這說法可能是因為有研究發現,腫瘤周圍微環境的pH 值的確比正常組織和器官要低。

這是因為腫瘤細胞比正常細胞生長快,而在腫瘤組織中血管的供應往往跟不上腫瘤細胞快速擴增的腳步,供應的氧氣和養料不足,由此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產物,使得腫瘤組織周邊的組織液pH值降低。

然而,腫瘤對體液酸鹼度的影響只侷限於腫瘤組織周邊的微環境,目前尚無科學證據表明腫瘤會導致整個身體體液都變酸。

酸性體質易致癌?3大系統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至於酸、鹼性體質的說法,是源自於美國一本提到這個理論的書,而該書的作者也在2018年被加州法院判決詐欺罪。在科學上,目前並沒有證實、也沒有定義出酸鹼性體質的說法。也就沒有體質的酸鹼,會去影響身體健康的概念。

醫師表示,人體內的酸鹼度是維持恆定的,正常人體的血液跟組織液等的酸鹼值則約pH7.35至7.45,呈現中性到弱鹼性之間。而體內有緩衝系統、腎臟控制及呼吸系統這三大系統在維持體內酸鹼平衡,讓正常血液的pH 值僅會在一個極小的範圍內波動。要如果血液高於pH7.45,則是鹼中毒;低於pH7.35則會稱為酸中毒。

而血液的酸鹼值也不會因為食物去改變,因為我們的小腸會根據身體的狀況,選擇吸收酸或鹼性物質,多餘的則會排除掉。另外身體代謝後會產生的一些酸性物質也會由二氧化碳、尿液的形式排出。

最後,醫師再次提醒,過鹼或過酸的尿液都不應該是常態,鹼化或酸化尿液都只是輔助。要預防尿路結石或是尿路感染最正確的態度是,多喝水、維持良好生活作息、改變飲食習慣、出現不適就要及早就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