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猴痘確定列為法定傳染病!會人傳人嗎?醫師解析3大症狀與傳染途徑

新聞中心吳慧禎、黃品儒
2022-06-25 11:00:00
81,330
收藏
分享
全球猴痘疫情擴散,疾管署昨日公布台灣首例猴痘境外移入病例,也是繼新加坡、韓國,第3個亞洲國家出現猴痘病例。案例為一名留學德國20多歲本國籍男性,在返台後確診,目前已在負壓隔離病房治療。這名病患相關19名密切接觸者,因接觸時皆有戴口罩,因此被歸類為「一般健康監測」,目前尚無症狀發生,預計健康監測至7月13日。

台灣也已經將猴痘正式列為台灣第二類法定傳染病,若遇到疑似個案,依規定應在24小時內通報。對於台灣出現首例確診個案,疾管署今天也已經向WHO通報。【用聽的就知道什麼是猴痘?醫師提醒3大警覺要小心!→點我聽最新、最實用的早安健康Podcast】

台灣現首例個案!猴痘到底是什麼?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猴痘疫情今年爆發,並於各國蔓延,疾管署指出,全球已累計50國報告至少有3,598例確診,其中以歐洲及美洲病例數最多,累計病例前5名為英國、德國、西班牙、法國,及葡萄牙。

猴痘到底是什麼疾病?皮膚科醫師胡怡萱醫師指出,猴痘屬於一種病毒感染,原先流行於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首次發現病毒是在猴子身上。後來發現這種病毒也會傳染給人,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疾病。感染猴痘會讓人有發燒、長水泡等狀況。

基本上會長水泡的病蠻多的,胡怡萱醫師表示,像是水痘、皰疹、唇泡疹(單純皰疹),以及帶狀皰疹等,還有已經滅絕的天花,都會引發長水泡。而這幾類與猴痘一樣,都是屬於痘病毒科(Poxviridae)的病毒。

染疫先發燒、淋巴腫大,再有4階段皮膚症狀



猴痘病毒會這麼受到關注也是因為它的症狀與天花相似,而WHO於1980年宣布天花已經在世界滅絕。而感染猴痘的潛伏期約1至3周,通常是1至2周就會出現症狀。胡怡萱醫師指出,猴痘的症狀一開始會有發燒、畏寒,再來會有出汗、頭痛及肌肉痠痛的狀況。此外,也會有一些淋巴腺腫大的症狀,像是在耳朵、脖子、腋下,以及腹股溝這些容易有淋巴結的地方,產生腫大、腫痛的狀況。

在發燒大約1至3天之後,猴痘病患才會出些一些皮膚的病灶。一開始會有小疹子(macules),或是小丘疹(papules),初期先由臉部開始,然後再蔓延到四肢、全身,甚至有可能手掌、腳掌都會出現。

接著,從丘疹變成水泡(vesicles),再變為膿疱(pustules),最後會有一個很深的結痂(crust),再脫落。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個,全身上相滿滿的都是水泡。

症狀可能持續14至21天,大多數個案可於幾周內康復。胡怡萱醫師也指出,目前比較嚴重的後遺症,包括肺炎、敗血症,甚至死亡,在一些非洲國家統計,致死率從0點多至10%。此外,如果感染猴痘病毒,可能會留下一些痘疤,也要多加注意這種疾病。

猴痘傳染途徑:人畜共通、人傳人



猴痘有可能是下一波全球疫情嗎?胡怡萱醫師表示,目前仍是新冠病毒傳染力較強,因為新冠病毒可以藉由空氣、飛沫傳染。而猴痘目前的傳染途徑有:

  1. 人畜共通傳染: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此外,食用受感染的野生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
  2. 人傳人: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飛沫傳播則需要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才比較容易發生,因此醫護人員及同住家人都有較大的感染風險。
  • 高風險族群:醫護人員、檢疫人員、接觸感染野生動物者、確診者密切接觸者、免疫力較低者,如小孩、長輩、慢性疾病者等。

天花疫苗可以預防猴痘



胡怡萱醫師表示,在天花流行期間發現,感染過牛痘的小孩,比較不會感染天花,因而發展出牛痘疫苗作為天花疫苗,而牛痘同樣也屬於痘病毒科的病毒。台灣早期推動的天花疫苗接種,同樣也是牛痘所發展出的天花疫苗。

台灣於1945年,天花曾一度嚴重流行,因此,於1956年修訂「臺灣省種痘規則」,規定自出生至20歲內,應接種天花疫苗。而台灣在1955年起就沒有天花病例發生,因此自1979年起停止接種天花疫苗,故該年以後出生之臺灣民眾均為未接種族群。

胡怡萱醫師表示,歐洲、美國等國家目前已經有小規模流行,所以他們已經進口、產生減毒疫苗(attenuated vaccine),用於預防天花及猴痘感染。是否需要施打疫苗?美國CDC表示,猴痘不易在人際間傳播,建議暴露於高風險工作者再接踵,目前仍不需要大規模接種疫苗。

胡怡萱醫師最後也提醒,應避免前往猴痘病毒流行地區,也要避免接觸可能感染的野生動物,藉此降低感染的風險。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