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鼻竇炎、夜咳⋯胃食道逆流8大非典型症狀不只火燒心!飯後2件事別做

簡鈺樺營養師
2024-11-01
52,512
收藏
分享
「嗝!怎麼中午的東西又都跑到口腔裡了?」、「胸口覺得怪怪的」

這些反應或許是您的日常,但千萬不要習慣性的認為自己只是吃太飽或是消化比較慢,而延誤治療增加食道癌的風險。

現代人常見胃食道逆流的原因



若要探討胃食道逆流,便要先從下食道括約肌認識起。其是位於食道遠端的一環狀肌,於正常情況下,吃東西吞咽時,下食道括約肌放鬆讓食物的液體順利進到胃部。相對的,若下食道括約肌的閉合不正常,便會導致食物的反流及逆流的胃酸接觸道食道,引起胸部或喉嚨熱熱的感覺,就稱為「火燒心」,甚至有的人會提到:「溢赤酸」。

然而若要探討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可以分為4大部分:

簡鈺樺營養師_胃食道逆流常見4原因

症狀分為典型與非典型



「我沒有胃酸逆流感,但醫生說我胃食道逆流?!」

事實上逆流情況確實有可能不一定是胃酸喔!空氣、食物、膽汁或腸液,往上逆流到食道都是常見不舒服的情形。而後續引發各式症狀,可分為典型與非典型症狀:

典型症狀
  • 胸口熱熱感
  • 脹氣
  • 持續打嗝
  • 胃部不適
  • 噁心

非典型症狀:
  • 喉頭異物感
  • 氣喘
  • 吞嚥困難
  • 反覆沙啞
  • 慢性鼻竇炎
  • 夜咳
  • 胸悶
  • 呼吸不順

簡鈺樺營養師_胃食道逆流典型、非典型症狀

避免「溢赤酸」傷害食道,穿什麼衣服也有影響?下一頁看看營養師建議的改善7關鍵!

飲食或習慣可以如何留意改善呢?!



聽到這邊可能覺得,那我可以如何調整搭配醫生治療或是個人習慣修正呢?一般會建議大家先從習慣下手:

  1. 用餐細嚼慢嚥:減少胃部大塊質地的工作負擔。

  2. 用餐過程減少說話:可避免空氣也大量夾雜進入腸胃道。

  3. 適量攝取,勿暴飲暴食並且定時定量。

  4. 飯後姿勢需留意:飯後躺在沙發上會增加腹部和胃部的壓力,建議踏步或去散步。因此包含部份長輩飯後馬上睡午覺的習慣,也都特別需要留意。

  5. 寬鬆衣著取代褲頭緊繃的服飾。

  6. 維持正常體重:異常體位會導致腹部壓力增加,壓迫到食道和胃腸道。

  7. 個人壓力緩解:腸胃道上有許多自律神經的神經叢,長時間的壓力與過度緊繃導致交感神經旺盛而引起胃部收縮,未留意有可能引起失調。

飲食留意:

  1. 白開水取代咖啡、茶、酒精、汽水等刺激性飲品:酒精咖啡除了會影響食道黏膜外,還會讓下食道括約肌放鬆,而加重食道逆流的症狀。

  2. 低油脂飲食:油炸、動物皮(如豬皮)、肉類油花較高的部位,會因為所含油脂較高使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下降,易增加胃食道逆流的機率。

  3. 減少精製糖:冰淇淋、麵包、蛋糕、飲品等容易影響胃酸過度分泌。

作者簡介:簡鈺樺營養師,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擔任校園營養講師、專案輔導營養師、腎臟專科營養師。「營養師有樺要說」臉書粉絲專頁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