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3大隱藏版傷眼元凶!中醫推1招伸展從根本護眼

早安健康鍾佩錦
2021-04-14 16:30:00
10,688
收藏
分享
以往提及眼睛,我們可能會直接聯想到「西醫眼科」,但其實中醫對於治療眼疾也大有功效。本次健康連線邀請到林佑彥中醫師,與我們分享中醫是怎麼看待眼科疾病!

中醫如何看待眼科疾病?



林佑彥中醫師以乾眼症為例說明,現代眼科對其的治療多半是施予「眼藥水」及「人工淚液」緩解症狀,但並無法完全根治。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六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若從中醫角度而言,會根據以下三個方向,尋找乾眼背後的原因:

  1. 淚水製造不足
  2. 淚水排出受到阻礙
  3. 淚水消耗過度

找到原因之後再從根本治療,解決並預防乾眼症的問題。

眼病並非眼睛本身出問題?

林佑彥中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到的眼病問題都不是出在眼睛本身,很多時候是因為身體的一些「毛病」,如心血管疾病、腸胃疾病,甚至是自體免疫疾病,都有可能導致眼睛出現相關症狀。

因此,治療上也不能單純就症狀改善而已,而是要找到疾病真正原因,才能從源頭阻斷及治療。

看似與眼睛無關,其實是傷眼元凶?



提及眼睛乾澀不適、不舒服等,大家可能會想說自已是3C產品用太多,或沒有維持好距離導致,但林佑彥中醫師提醒,有一些大家可能忽略的生活習慣,也是造成眼睛症狀的原因。

低頭、彎腰駝背

林佑彥中醫師說,自己常看到一些工作上需要長期低頭的朋友,如藥師、裁縫師、製圖相關工作、牙醫師等,這些人眼睛常出現痠澀疲勞的狀況,檢查後都沒有其他的疾病或症狀,最後發現因為工作需要長期低頭彎腰駝背,姿勢不良而引發。

此時只要確實矯正姿勢,並將身體較緊繃處,如胸口、頸部、肩膀等鬆開,眼睛的淚水就能重新分泌,改善痠澀疲勞。

熬夜晚睡

當我們晚睡覺,隔天眼睛就容易感到痠澀,結膜也更容易充血。而若長期熬夜,眼睛反覆發炎或淚水消耗過度的症狀,也會比一般人來得嚴重。

飲食太多燒烤炸辣

飲食中過多的炸物、麻辣鍋等刺激時,有些人的眼淚、眼屎就會增多,「眼睛都黏住了。」眼壓也跟著變高等等,因此飲食習慣也是引發眼睛症狀重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改掉壞習慣,還有一些超簡單的日常眼睛保健法!下一頁醫師推薦1伸展動作,保護靈魂之窗


日常簡單的眼睛自我保健法



改變用眼習慣

  • 使用3C產品,每25分鐘休息5分鐘:林佑彥中醫師指出,當我們使用3C產品或其他需要近距離用眼的時,時間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他建議,大家滑手機時,可以每次使用25分鐘就休息5分鐘,將使用的時間縮短,增加休息的次數,「眼睛就有時間可以充分休息,緩解疲勞。」
  • 調整用眼距離:滑手機、看書時,建議至少與眼睛距離30公分,避免眼睛過度緊繃,增加疲勞程度。
  • 調整周遭環境,如保持光線充足。

按摩眼周

步驟:
  1. 洗淨雙手。
  2. 用手指在眼眶骨周圍按摩,避免按壓到眼球。
  3. 一個點大概按壓30分鐘,接續按壓眼眶外一整圈。

林佑彥中醫師指出,並不一定要確保有按到穴位,就會有緩解效果。如果想要了解哪些穴位對於改善眼睛疲勞、痠澀的效果更好,可以再自行搜尋。

蒸氣、熱敷眼罩

坊間的相關產品對於緩解眼睛疲勞都會有幫助,但林佑彥中醫師提醒,如果雙眼持續嚴重紅腫、灼熱時,就不建議使用。

伸展拉筋:坐姿前彎

林佑彥醫師於其著作《眼癒力》中說明,坐姿前彎屬於瑜珈的練功方式,在練習時要做到「速度慢、時間長、放鬆延伸不用力」三要訣,才能達到「鬆靜暖軟」的效果。

步驟
  1. 坐在平整且堅硬的地面或床面,雙腳伸直。
  2. 兩腳與肩同寬,上半身放鬆坐正。
  3. 兩腳掌如同含住汽車油門的方式,讓腳掌向前延伸,但不要將腳背下壓。
  4. 讓坐骨與薦椎與地面垂直,不要過度後仰。
  5. 上半身放鬆,雙手隨意放置在兩側或兩腳中央,沒有特定的姿勢。
  6. 頭頂百會穴向前上方延伸,讓整條脊椎伸展,但不可用力下壓,不必將手向前超過腳掌。
  7. 維持姿勢10∼20分鐘。

▼坐姿前彎圖解
坐姿前彎圖解(圖片來源/原水文化)
(資料來源:《眼癒力》/林佑彥(中醫師)/原水文化)

「照顧眼睛不能只想到眼睛而已,」林佑彥中醫師強調,要思考的是眼睛的水分、血液(養分)從哪裡來,絕對不是眼睛自行製造,而是從身體消化吸收後運送而來。

因此,這中間的通路是否受到其他原因壓迫或阻塞?還是因為身體能量不足無法運送到頭部?又或是根本的氣血營養、水分就不夠了。「從這幾個方向思考是否是導致眼睛出問題的原因,再著手保養治療才會是最有效果的。」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