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

青光眼中醫能治!2私房茶飲+穴位明目養眼

早安健康鍾佩錦
2021-06-28 16:30:00
37,038
收藏
分享
雖然大家都知道眼睛健康的重要性,卻覺得眼睛疾病應該離還年輕的自己很遙遠?隨著人口的老化及3C產品的普及,青光眼的整體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統計台灣在2020年大約有45萬人罹患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視神經萎縮造成視野缺損終至失明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青光眼是僅次於白內障,排名全球「致盲率」第二的眼科疾病,因此青光眼防治已被列入全球防盲計畫的一環。

中醫如何看待眼科疾病?

請勿設定超過兩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三組超連結

請勿設定超過五組超連結

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有需求書沒有需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求書沒有需求書有需超級連結!!!!!!!!!!!!!!!!!!!!!!!!!!!

測試資料請你複製URLhttps://media-sit.h2u.io/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02115603540545085401360436563530 超連結

 

 

陳淑媛中醫師說明,從中醫觀點而言,眼睛疾病與全身五臟六腑的健康息息相關,可以反映身體內臟重要部位的健康與否。

中醫眼科和中醫內科相同,必須望聞問切四診和参,辨證論治。治療可以用中藥配合針灸,每個人的狀況不同,需要辨證後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陳淑媛中醫師舉例,因為「肝開竅於目」,如果是眼睛乾澀是因為肝血不足引起,這時候就會加入養肝血的用藥,例如:生地黃、枸杞子或桑葚來保肝養血。

中醫如何看待青光眼?



陳淑媛中醫師說明,青光眼是一種多重原因造成視神經萎縮及視野缺損的疾病,青光眼引起的視力喪失,常被描述為外周視力喪失,一般視野從周邊開始喪失進而失明,常伴有光線不足和視覺模糊的症狀。

青光眼是現代醫學名詞,傳統中醫學並沒有「青光眼」這個病名

陳淑媛中醫師引中醫典籍說明,青光眼應歸類於五風內障之範疇。一般認為,綠風內障類似於急性閉鎖性青光眼,青風內障類似於隅角開放性青光眼。

唐代《外臺祕要》內提到「綠翳青盲」說明病因是「內肝管缺,眼孔不通」,跟現在實證醫學發現青光眼的病因跟眼部周圍血液循環不良與眼壓升高有高度相關。

中醫如何治療青光眼?



陳淑媛中醫師表示,中醫最近很流行治療青光眼的方式為「眼眶內針法」。

「眼眶內針法」是採用3-5公分的專門針眼睛周邊穴位的球型眼針,經由眼眶和眼球中間軟組織的空隙,進針到眼球旁邊和視神經孔外圍總肌腱環前,來調整懸韌帶和睫狀肌的緊張度,改善房水和血液循環。

改善房水可以降低眼壓,促進血液循環並幫助營養室神經,達到眼底組織和神經修復的功能。在臨床上中醫師使用頻率最高的穴位是「睛明穴」和「球後穴」。

曾有一位59歲患者,除了規律接受西醫眼藥水治療外,同時也配合中醫眼針治療,陳淑媛中醫師分享,這位患者每周針2次,每次40分鐘,6個月後患者的視野就有明顯的進步。「左右眼視野平均缺損值皆下降,視野都成功進步了4%。」

下一頁中醫推薦8大穴道+2保健茶飲,活絡眼周氣血,預防青光眼!


青光眼如何自我保健及預防?



青光眼患者常常會感到眼周脹和眼睛痠澀不舒服,陳淑媛醫師建議,我們可以用眼周穴位按摩達到活絡眼周氣血運行的目的。

用指腹或手指關節在穴道上按壓10次,適度按到微微痠脹感即可,每次3循環,每天可按3~5次,藉此達到活絡眼睛局部的氣血運行。

中醫眼周8大穴

  • 攢竹穴:眉頭處
  • 魚腰穴:眉毛中間
  • 絲竹空穴:眉尾處
  • 睛明穴:內眼角靠近眼眶骨內緣處
  • 承泣穴:瞳孔下眼眶下緣
  • 四白穴:瞳孔下承泣穴的下面(下眼眶骨凹陷處)
  • 瞳子髎:外眼角處
  • 太陽穴:頭部兩側顳側的凹陷處

青光眼保健茶飲



虛證型的青光眼
通常是正常眼壓型青光眼,伴隨著血壓偏低,手腳冰冷、容易疲勞等症狀。
建議茶飲:以花旗蔘10克+枸杞子5克,沖300c.c.熱水喝 ,每天一次。

實證型青光眼
通常是眼壓偏高型青光眼,可能有便祕、常常眼眶脹偏頭痛等症狀。
建議茶飲:以決明子10克+白菊花3克,沖300c.c.熱水喝 ,每天一次。

(資料來源/陳淑媛中醫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收藏
分享
繼續閱讀下一篇推薦文章